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文学

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是无所求?那怎么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喜欢老子的朋友,欢迎一起探讨一下

全部回答

2018-04-07

0 0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这是《老子》第三章,它阐述的管理之道两千年来为中国仁贤的帝王和有干能的官吏所推崇备至,造就了一个幻像般的“文景之治”,也造就了传说中的汉唐盛世。     老子之意,以为民有争心则生祸乱,惟使人无知无欲,巧智不生,才会回到淳朴敦厚的自然状态。
  仅仅从字面上理解老子是牵强和不负责任的。那些因为老子赞颂使民无知无欲,就满腔愤怒地认为老子赞颂愚民政治、穷民政治,谴责其违背社会前进规律的,则是对老子管理思想的恶意曲解与利用。     在《老子》中,上篇讲述的大多是“道”,下篇讨论的却多为“术”。
  如果我们将道与术分别视为管理的宏旨与技巧,则不难发现,“为无为”是老子的管理技巧,“无为而无不为”才是其试图达到的目标。   其实就如同彼得·杜拉克说的那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大多数管理人员都不知道他们是在进行管理工作。
    ” 在美国首启现代数字化管理的,是桑顿和麦克纳玛拉等被称为“蓝血十杰”的10个美国退役空军军官。在古代中国,即使管理数十万人修筑万里长城的蒙恬将军似乎也没有认识到自己管理者的职能,更无论那些低级官吏了。
     工业家汉森爵士说:“管理领域的大多数观点很久以来就已经存在了。  管理者的技巧不但包括掌握这些观点,还包括为特定的职位和场合选择最适合的某种特定观点,而不是在特定的场合选择出适当的观点集合。
  ”   稳定性是管理者所追寻的目标,《老子》所体现出的是对稳定性的一种追求,尽管它往往因为其过分的理想化而不能得以实现。然而管理的大道,如果能够轻易地实现,它便只能成为“非常道”,进而沦落为“术”的层次了。
       为无为而无不为,从管理学上来说,它对稳定性的追求迄今依然是最深刻、最卓越的管理理论。当大多数西方管理学家试图从《孙子兵法》中寻找管理之术时,他们很难发现《老子》及其代表的中国智慧,也就很难找到管理理论突破口的方向了。
   |。

2018-04-07

48 0

无为而无不为,我的理解是无论做什么都要符合客观规律,自然谓之道。追求理想要根据自身条件,已经努力去做了,成败就是随缘,不强求。没有那份执着,也没有那份烦恼。 老子的思想不是彻底的无为,也不是无不为,为所欲为,他说的是中道。他在探索宇宙、人生的真理,道法自然,假名为道。道是悟得的,写在纸上的道仅是文字说明而已。

2018-04-07

14 0

做该做的不做不该做的!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文学
地理
器乐/声乐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民俗传统
舞蹈
文学
文学
诗歌
小说
散文
戏剧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