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1613——1682)原名 ,明亡后更名为炎武,字宁人,江苏昆山人。他的故乡有个亭林湖,所以后人又称他为“亭林先生”,是明末清初一位卓有成就的爱国学者,杰出的思想家,史学家和文学家。请详细讲一讲他的历史和他具有代表性的精彩的作品?
顾炎武,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5月28日)生于江苏昆山东南的一个叫千墩的江南小镇(即现千灯镇)(昆山的花浦村)。顾炎武初名绛,学名继绅,字忠清,号宁人,自称圭年,或自署蒋山?颉?
清顺治二年(1645),清兵南下,为敬仰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门生王炎午的忠贞品格,他更名炎武。 顺治七年,为避害曾化名蒋山?颉R蚣蚁缬幸煌ち趾嗜顺仆ち窒壬?
亭林先生3岁曾患痘症,右目为眇;7岁就塾,一目十行。19岁娶太仓王氏;至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1月9日,去世于曲沃,享年70岁)。 一生受母教影响最大,10岁前即被授以小学,并及明代政纪诸书,举凡经史、典制、郡邑、掌故、金石、天...全部
顾炎武,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5月28日)生于江苏昆山东南的一个叫千墩的江南小镇(即现千灯镇)(昆山的花浦村)。顾炎武初名绛,学名继绅,字忠清,号宁人,自称圭年,或自署蒋山?颉?
清顺治二年(1645),清兵南下,为敬仰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门生王炎午的忠贞品格,他更名炎武。
顺治七年,为避害曾化名蒋山?颉R蚣蚁缬幸煌ち趾嗜顺仆ち窒壬?
亭林先生3岁曾患痘症,右目为眇;7岁就塾,一目十行。19岁娶太仓王氏;至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1月9日,去世于曲沃,享年70岁)。
一生受母教影响最大,10岁前即被授以小学,并及明代政纪诸书,举凡经史、典制、郡邑、掌故、金石、天文、舆地、仪象、兵农等,无所不通,故有“清代经学之开山祖”的美称。
亭林先生是我国明清之际学术思想界,治学严谨,忠贞耿介,励节高蹈,堪为各级教师示范者。
一、未婚守节断指和药的嗣母
顾氏的先世住在吴郡,现在的江苏吴县一带,是江东四大姓之一,五代时迁居滁州。南宋时有名顾庆的,从滁州迁居海门姚刘沙,今崇明县。庆的次子伯善又从姚刘沙迁居昆山县,于是顾氏就定居在昆山县的花浦村。
从伯善传十一世到顾济,乃亭林先生的高祖;曾祖章志字子行,号观海,嘉靖癸丑的进士,做过南京兵部侍郎。本生祖绍芳,字实甫,号学海,是万历丁丑年的进士,做过左春坊左赞善。嗣祖绍芾,字德甫,是章志的次子,为太学生。
本生父同应,字仲从,官荫生。嗣父同吉,早亡。嗣母王氏,乃太仆寺少卿王宇的孙女,太学生王述的女儿。
本来王述的女儿乃昆山儒生顾同吉的未婚妻,但至十八岁时,顾同吉尚未结婚,即行病卒。这时王氏方十七岁,在征得伊父母同意之后,即前往顾府吊祭。
奠毕,即坚决不再返娘家,并谓闻之礼:信,妇德也。曩已请期,妾身为顾氏人矣,去此安往?即行决定与其太姑及姑相依为命,终生不嫁,从一而终。如此未婚即守节的妇德,在我国历史上尚属少见。
王氏到顾府后,平日不出大门,数年不回娘家。
白天纺绩,夜晚看书,每至深夜方才休息,对于史记、通鉴、明朝政纪诸书等,尤感兴趣。有一次,其姑生病,昼夜服侍,极为辛劳。姑怜其终日辛劳,实于心不忍,特予慰问并牵其手,王氏不愿露指;其姑再三追问,方知伊为姑病曾断一小指而和药煮之,遂不胜惊奇与感佩。
于是断指和药以示孝心的感人实事,不胫而走,在我国历史上平添一番佳话。崇祯九年,王氏年五十一岁,御史王一鹗奏旌其门曰“贞孝”,相传迄今。
当清兵南下,先生曾纠合同志起义抗清,不幸失败。他的母亲对他说:“我虽妇人,身受国恩,与国俱亡,义也。
汝无为异国臣子,无负世世国恩,无忘先祖遗训,则吾可瞑目于地下!”于是绝食十五天而亡,堪称忠贞烈性的奇女子。
二、“归奇顾怪”传为美谈
明末,归庄与顾亭林,两人都有很高的才名,而且耿介绝俗,世人有“归奇顾怪”的说法。
亭林先生有双瞳子,右目微眇,其貌不扬,状甚丑,然才气不凡,生性耿介。先生自幼读书极为辛勤,然亦与众不同。例如先生每年常于春夏温经,届时即邀声音宏大者四人,分坐左右,置注疏本于前,先生居中,亦置经本于前,请一人诵读;遇有字句不清时,即详加辨问,读过二十页再换另一人,四人轮流,周而复始。
读完十三经,再温三史或南北史。平日不喝酒,偶遇友人饮宴终日,常感不快,并谓“可惜一日虚度矣”。此外,也常喜欢在马上诵读诸经注疏,有时且因而不慎坠落坑谷。先生入清不仕,四处遨游,随居而安。一生中五谒明孝陵——南京明太祖墓,六谒明思陵——直隶昌平明怀宗墓,可见其故国情深,国族观念极深,决非一般人所能轻易认识与了解者。
他尤其对人人应当知耻一事,分析更为深刻,曾谓:“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者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归庄字玄恭,乃明代大文学家归震川的曾孙。
平素为人豪迈尚气节,但有怪名,人皆奇之。例如他曾写一联于其草堂:“两口寄安乐之窝,妻太聪明夫太怪;四邻接幽冥之宅,人何寥落鬼何多!”并常自称“归妹”,“归乎来”,或“普明头陀”等名。他与亭林先生皆为昆山人,常有交往,声气相投,友谊甚深。
从以上简略的事实来看,严格说来,相传的“归奇顾怪”,实乃由于伟大的思想家或学者的特立独行之实际生活,引起了一般人的敬仰,成为美谈,更可激励后世青年的尊敬与怀念。
三、重视科学研究讲求实学
亭林先生的学问,博大精深,学有专长,后世尤多称述其音韵考据学最具权威。
由于亭林先生的治学精神谨严,取材务求真实,立论力求公正,故在学术研究上能有莫大成就。例如全祖望曾谓:“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二骡,载书自随。所至阨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
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鞅中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于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如此认真求实的精神,与治学严谨的态度,和当前所谓“言必有物”的科学研究(Scientific research)极为相近。
亭林先生在亲身调查研究,使用调查法(Survey Method)搜集原始资料,以证明历史事实方面,亦具成效。他仆仆边塞二十余年,多为研究国防地理,以觅复国建国基地,一直不忘光复大汉河山。
故尝“游览于山之东西,河之南北”,“数次出国,五谒孝陵,六谒思陵”,最后定居于陕之华阴。先生认为“华阴绾毂关河之口,虽足不出户,而能见天下之人,闻天下之事。一旦有警,入山守险,不十里之遥,若志在四方,一出关门,亦有建瓴之便”,及“北方开山之利过于垦荒,畜牧之获饶于耕耨”,都是经过实际勘查之后,所获得的具体经验与论断。
先生的兴趣是多方面的,但处处都富有研究精神,分类录出,旁推互证,绝不轻意放过。他欢喜金石文字,凡走到名山,巨镇、祠庙、伽蓝的地方,便探寻古碑遗碣,拂拭玩读,并抄录大要,以备将来研究时作为原始资料。
其重要著作为日知录、音学、天下郡国利病书、金石文字记、求古录、石经考、九经误字、历代帝王宅京记、五经同异、昌平山水记、京东考古录、北平古今记等,影响以后学术研究风气,极为显著。
四、日知录为家喻户晓的名著
在清朝一代,亭林先生的日知录,堪称洛阳纸贵、家喻户晓的名著;除其门人潘耒有日知录闽中本外,尚有嘉定黄汝成集释本、广州本、湖本局本、朝宗书室活字本、及席氏刻集释本。
民国以来更有商务万有文库荟要本,乃是将《日知录》三十二卷与《日知录之余》四卷合印而成。版本如此之多,可见世人需要阅读之殷。日知录经过亭林先生的多次增改,成为博大精深与包罗万象的名著。如果要想知道过往历史与经国治世之道,日知录可以提供很多宝贵的资料;这也正是成为当时世人喜爱阅读的主要原因之一。
日知录本是亭林先生的读书札记,然而其中尚包括论说、考据等性质的杂文。此书在其生前已着手编辑,并有钞本及刻本八卷。由其初刻日知录自序中,更可知其内容广泛无所不包,例如:某自五十以后,笃志经史。
其于音乐,深有所得。今为五书以续三百篇以来久绝之传,而别着日知录,上篇经术,中篇治道,下篇博闻,共三十余卷。
其门人潘耒所刻日知录,计三十二卷,共千余条,自卷一“三易”起,至卷三十二“雌雄牝牡”止:其中充满严肃的经世之学,也有轻松的文艺小品及历史掌故,堪谓已达博雅与包罗万象的境界了。
五、安贫乐道与公正严明的精神
亭林先生生于明末群雄割据,异族侵略,外患日深的大动乱时代。当时人心堕落,世风日下,学人多尚空疏清谈,趋附权门,寡廉鲜耻,追求个人荣利。眼见锦绣河山受异族铁蹄践踏,国人屡遭欺凌杀戮,暗无天日,无处伸怨;民族气节损伤殆尽,传统文化饱受摧残。
这时,幸赖亭林先生清风亮节,力排众议,期挽颓风。先生以发扬其嗣母感人教义,与恢复我国礼义之邦为己志,一生不事二姓,笃勤于学,自强不息,老而弥坚。从以下几段话中,可窥见其斑:“愚所谓圣人之道如何?曰博学于文,曰行己有耻。
自一身以至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自子臣弟友,以至出入往来,辞受取与之间,皆有耻之事也。耻之于人大矣,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匹妇之不被其泽。故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呜呼!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
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
先生对进德修业与为学的方法,也提供很多原理与原则。例如:
“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为政者玩岁而憩日,则治不成,为学者日迈而月征,则身将老矣。
”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
”
亭林先生曾历览二十一史,十三朝实录,天下图经,前辈文编说部,及公移邸抄之类,凡有关民生利害者,莫不熟读精研。曾谓“读书不多,轻言著述,必误后学。”故亭林先生惟恐学不足,辨析名物,必穷究原委,深切不苟。
负责任,肯用功。其所以能成一代儒宗,而获﹁清代经学之开山祖﹂的荣誉称号,就是由于力求实学,言行谨严,不附贰臣门下,及不受异族延致的安贫乐道为人师表的精神而然。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