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在职教育硕士学费报销文件上哪儿找啊?
近年来,江东区高度重视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积极给予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使得科技促进城区发展的成效日趋显现。日前,根据宁波市建设创新型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最近公布的《2007年宁波市创新型城市建设年度评价报告》显示,江东区创新指数为89。 47分,位居全市前列。具体做法是:
 一、健全机制,营造鼓励创新氛围。着眼于创新思维竞相进发、创新产品逐渐涌现、创新人才脱颖而出,不断健全加强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工作理念和机制。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制订实施《关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的若干意见》,明确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职责任务,不断提高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水平,完善人才工作联席会...全部
近年来,江东区高度重视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积极给予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使得科技促进城区发展的成效日趋显现。日前,根据宁波市建设创新型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最近公布的《2007年宁波市创新型城市建设年度评价报告》显示,江东区创新指数为89。
47分,位居全市前列。具体做法是:
 一、健全机制,营造鼓励创新氛围。着眼于创新思维竞相进发、创新产品逐渐涌现、创新人才脱颖而出,不断健全加强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工作理念和机制。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制订实施《关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的若干意见》,明确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职责任务,不断提高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水平,完善人才工作联席会议、人才工作站、人才联络员等制度,加强江东高层次人才信息库的建设和管理,增强人才开发工作合力。
深入实施创新型紧缺型人才开发和培训导向目录,制订出台2009-2010年创新型紧缺型人才开发和培训导向目录。二是对接服务需求。通过区领导与企业建立结对联系制度、人才政策恳谈会、青年人才创新论坛、科技企业联合会、“三百服务”、“服务企业、服务拆迁、服务项目”活动等形式,加强与科技创新人才的交流和沟通,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需求,帮助解决家庭住房、家属就业、子女就学、医疗体检、精神文化需求以及创业资金缺乏等方面的问题。
三是营造创新环境。努力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培养和集聚一批高层次领军人才,打造一批优秀创新团队,每两年组织1次优秀创新团队的评比和奖励,力争到2012年,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打造30个区级重点创新团队。
2007年在全省率先设立了青年创新团队奖项,首次表彰了韵升等6家青年创新团队。去年伊始,首次设立区科技创新特别奖,对杰出的创新人才给予重奖,韵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竺韵德、东力传动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济隆、宁波市第六医院院长章伟文三人分获20万元重奖。
还有诸如“江东区优秀人才奖”、“江东区英才伯乐奖”、创新实践奖评选等活动,通过一系列举措在全区营造尊重创新、尊重人才的人文环境。四是增强创新人才凝聚力。建立了医学会、农学会、会计珠算学会、预防学会、韵声集团科协、永泰集团科协等10余个学(协)会,指导各学会和企业科协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科技人才档案管理,规范学(协)会的组成结构,并在学(协)会成立了科技人员之家,组织学(协)会参与省、市、区的学术交流和科普活动,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型人才之间的交流合作。
     
 二、制定政策,构筑资金支撑体系。充分发挥政策的扶持和资金的导向作用,为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保障和支撑。
一是制定政策吸引人才入驻。如对江东科技创业中心引进的高科技企业,通过“种子资金”等多种方式缓解企业科技项目孵化资金难问题。自2003年7月投入首批“种子资金”以来,创业服务中心以无偿资助、借款和股本金注入等形式先后为9家孵化企业的无线通信系统微波腔体双工器、中国五交化电子商务平台、CDMA无线电话科技项目累计投放了410万元的资金扶持。
制定《宁波市江东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风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区政府每年专项安排一定额度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风险资金,其资金由区财政划转至区科技局成果转化资金专户,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二是提供资金帮助人才发展。
设立科教兴区专项资金并逐年大幅度增加投入,并以评选表彰自主创新领军人才等为抓手,制订完善《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关于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人员学费报销办法》等配套政策,营造良好的人才政策环境。
设立了千万人才开发专项资金,资金主要用于创新型人才和紧缺人才的引进、培养,以及住房补贴、重点科技项目评比奖励等。根据经济增长和人才工作发展的需要,不断加大人才开发的资金投入,建立起以政府、社会、用人单位为主体的多元化的人才开发引进机制,鼓励扶持优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三、创新载体,拓宽人才流动渠道。一是通过区科技人才周引才。做大做强每年召开的“江东区人才科技周”这一活动品牌, 以科技人才周和经常性开展的人才与科技合作活动为载体,通过青年人才创新论坛活动、人才创业与发展俱乐部成立暨高层次创新人才座谈会、人才工作成果展等活动,大力引进紧缺专业科技创新型人才。
二是优化科技创新型人才信息库,完善科技创新型人才的个人信息、补充科技创新型人才研发的项目信息,并对外公布。让需要“借脑”的企业能根据生产需要在信息库中找到合适人选和合适项目,使信息库成为科技创新型人才流动的一座桥梁。
同时,优化科技CEO及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在充分了解科技创新型人才和企业的意愿后,有的放矢地选拔优秀科技创新型人才到企业生产经营中施展才华,发挥好地区现有科技创新型人才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三是加强创新实践基地建设。
积极发挥人才创业平台作用,以区科技创业中心、区城市工业功能区为核心,使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吸引人才发展的主要载体,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加强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坚持“以项目引才,产学研相结合”的原则,与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密切配合,建立了“研究生社会实践江东区基地”。
近6年来共有近100名研究生采取挂职锻炼、课题研究和短期项目开发等形式进行实践。同时,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的人力资源优势,通过邀请专家来江东挂职、聘任为政府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工作顾问、开展科技项目合作等形式,着力推进和引导江东区科技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
四是搭建科技创新型人才创业平台。制定政策鼓励科技人员携高新技术成果或自主知识产权项目来江东创业,目前已有80余家科技型企业在江东创业中心注册。登记处进行科技成果登记,登记数比以往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