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甲公司以公允价值为10万元的存货交换乙公司的原材料,并支付给乙公司5万元现金 5/(5+10)0
B.甲公司以账面价值为13000元的设备交换乙公司的库存商品,乙公司库存商品账面价值9000元。甲公司设备的公允价值等于账面价值,并且甲公司收到乙公司支付的现金300元 300/13000
C.甲公司以账面价值为11000元的设备交换乙公司的库存商品,乙公司库存商品账面价值8000元,公允价值10000元,并且甲公司支付乙公司4000元现金 4000/10000
D. 甲公司以公允价值为1000元的存货交换乙公司原材料,并支付给乙公司1000元现金 1000/(1000+1000)
选项A,支付补价的企业:5÷(5+10)=33.33% > 25%,属于货币性资产交换;选项B,收到补价的企业:300÷13000=2.3%<25%,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选项C,支付补价的企业:4000÷10000=40%,属于货币性资产交换;选项D,支付补价的企业:1000÷(1000+1000)=50% > 25%,属于货币性资产交换。
问:为什么答案AD支付补价的都是:用补价/(补价+换出的公允价值,而C却是:直接用补价/公允价值10000,不用加补价?
费货币性资产交换里,补价不应超过交换的物品的公允价值的25%
a选项里,甲给乙10万的存货,并且还给乙5万现金,那么实际交换价值是15万,所以用5/15
d选项跟a选项的道理相同。
而c选项是说甲用账面价值,这里是账面价值而不是公允价值,11000元的设备交换乙的库存商品,并且还支付给乙4000元现金,而交换回来的乙公司的库存商品,公允价值是10000元,说明,甲公司的设备公允价值是10000-4000=6000元。因为是具有商业实质的交换,两边公司都不会让自己吃亏的。甲公司的帐面价值11000元肯定是没有计提减值准备,但是实际上只值6000元了。所以要用补价4000元/交换的公允价值10000元,不知道你能不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