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万个问题
14万个问题
成本核算总的思路可以说是这样.但不是用盘存法计算销售与库存,要以实际销售产品数量和金额入帐,核销产成品帐户,最后得出账面库存.再用盘存情况与帐面核对有无帐实不符,根据盈亏挂在"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原因查明后作帐务处理. 结转成本是根据产品销售数量金额,对应结转产品成本上的数量金额的,你的这种核算法不正确.
这是结转销售成本的分录。月末,还要做一张结转主营业务成本的凭证,分录为: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1、一般暂估入库,要在下月做冲回帐务处理,待发票到后,再作帐务处理。 2、如果暂估入库的商品已经销售,先按暂估价结转成本。待发票到后,再作相关的帐务调整。 (1)如果暂估价与发票价一致,不作帐务处理。 (2)如果暂估价大于发票价,可以将差额做冲销成本帐务处理。 (3)如果暂估价小于发票价,可以将差额做补充登记成本帐务处理。 (4)暂估价与发票价不一致,还可以将以前的结转成本做红字冲销,然后,按发票价结转成本。
库存商品的会计处理 1、进货: 借:库存商品 进项(一般纳税人) 贷:银行存款 2、销售出库的: 借:银行存款 主营业务收入 销项(一般纳税人) 3、结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可以采用倒挤成本法计算。 倒挤法又叫实地盘存制,它是期末通过实物盘点,确定存货的结余数量,并据以计算期末存货成本和本期存货发出(销售或耗用)成本的一种方法。常用于商品流通企业(又叫“以存计销制”)、产品制造企业(又叫“以存计耗制”);适用于品种杂、价值低、收发频繁的物品核算。 计算公式: 本期发出商品成本=上期结存+本期购入-月末盘点
一、商业企业月末结转销售成本时,会计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二、库存商品怎么求啊? 商业企业销售商品成本核算的方法有:售价金额核算法、毛利率法、进价金额核算法等。成本核算方法并不是硬性规定的,由企业自行选择,但是,成本核算的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变。 (一)毛利率法: 毛利率法是根据本期销售净额乘以前期实际(或本月计划)毛利率匡算本期销售毛利,据此计算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 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00% 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 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毛利率) 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成本 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二)售价金额核算法 这是在实物负责基础上,以售价记账,控制库存商品进、销、存情况的一种核算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 1.建立实物负责制。根据岗位责任制的要求,按商品经营的品种和地点,划分为若干柜组,确定实物负责人,对其经营的商品承担全部责任。 2.售价记账,金额控制。库存商品的进、销、存一律按销售价格入账,只记金额,不记数量,库存商品总分类账反映售价总金额,明细分类账按实物负责人分设,反映各实物负责人所经营的商品的售价金额,在总账控制下,随时反映各实物负责人的经济责任。 3.设置“商品进销差价”账户。由于“库存商品”账户按售价反映,而商品购进支付的货款是按进价计算的;因此,设置“商品进销差价”账户,以反映商品进价与售价之间的差价,正确计算销售商品的进价成本。 4.加强物价管理。商品按售价核算后,如遇售价变动,就会直接影响库存商品总额,因此,必须加强物价管理,明码标价。 5.健全商品盘点制度。“库存商品”明细分类账按售价记账,没有数量控制,只有通过盘点才能确定实际数量,因此,必须加强商品盘点,才能检查库存商品账实是否相等及其实物负责人的工作质量和经济责任。 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方法,可以简化核算手续,减少工作量,是零售企业商品核算的主要方法。其不足之处是由于只记金额,不记数量,库存商品账不能提供数量指标以控制商品进、销、存情况,一旦发生差错,难以查明原因。 (三)进价金额核算法 这是以进价金额控制库存商品进、销、存的一种核算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 1.库存商品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一律以进价入账,只记金额,不记数量。 2.库存商品明细账按商品大类或柜组设置,对需要掌握数量的商品,可设置备查簿。 3.平时销货账务处理,只核算销售收入,不核算销售成本。月末采取“以存计销”的方法,通过实地盘点库存商品,倒挤商品销售成本。其计算公式为: 本期商品销售成本=期初库存商品 本期进货总额-期末库存商品进价金额 采用进价金额核算方法,可以简化核算手续,节约人力、物力,但手续不够严密,平时不能掌握库存情况,且对商品损耗或差错事故不能控制,一般适用于鲜活商品的核算。
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规定一月末的时候: 借:库存商品 贷;应付帐款-暂估应付帐款 二月初的时候做一笔相反的分录冲回: 借:应付帐款-暂估应付帐款库存商品 贷;库存商品 等到三月收到发票的时候,再按照实际价格入帐。
一、商业企业月末结转销售成本时,会计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二、库存商品怎么求啊? 商业企业销售商品成本核算的方法有:售价金额核算法、毛利率法、进价金额核算法等。成本核算方法并不是硬性规定的,由企业自行选择,但是,成本核算的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变。 (一)毛利率法: 毛利率法是根据本期销售净额乘以前期实际(或本月计划)毛利率匡算本期销售毛利,据此计算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 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00% 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 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毛利率) 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二)售价金额核算法 这是在实物负责基础上,以售价记账,控制库存商品进、销、存情况的一种核算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 1.建立实物负责制。根据岗位责任制的要求,按商品经营的品种和地点,划分为若干柜组,确定实物负责人,对其经营的商品承担全部责任。 2.售价记账,金额控制。库存商品的进、销、存一律按销售价格入账,只记金额,不记数量,库存商品总分类账反映售价总金额,明细分类账按实物负责人分设,反映各实物负责人所经营的商品的售价金额,在总账控制下,随时反映各实物负责人的经济责任。 3.设置“商品进销差价”账户。由于“库存商品”账户按售价反映,而商品购进支付的货款是按进价计算的;因此,设置“商品进销差价”账户,以反映商品进价与售价之间的差价,正确计算销售商品的进价成本。 4.加强物价管理。商品按售价核算后,如遇售价变动,就会直接影响库存商品总额,因此,必须加强物价管理,明码标价。 5.健全商品盘点制度。“库存商品”明细分类账按售价记账,没有数量控制,只有通过盘点才能确定实际数量,因此,必须加强商品盘点,才能检查库存商品账实是否相等及其实物负责人的工作质量和经济责任。 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方法,可以简化核算手续,减少工作量,是零售企业商品核算的主要方法。其不足之处是由于只记金额,不记数量,库存商品账不能提供数量指标以控制商品进、销、存情况,一旦发生差错,难以查明原因。 (三)进价金额核算法 这是以进价金额控制库存商品进、销、存的一种核算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 1.库存商品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一律以进价入账,只记金额,不记数量。 2.库存商品明细账按商品大类或柜组设置,对需要掌握数量的商品,可设置备查簿。 3.平时销货账务处理,只核算销售收入,不核算销售成本。月末采取“以存计销”的方法,通过实地盘点库存商品,倒挤商品销售成本。其计算公式为: 本期商品销售成本=期初库存商品+本期进货总额-期末库存商品进价金额 采用进价金额核算方法,可以简化核算手续,节约人力、物力,但手续不够严密,平时不能掌握库存情况,且对商品损耗或差错事故不能控制,一般适用于鲜活商品的核算。 ------------------------------------------------------- 2011-11-17 21:11 补充问题 我补充一下问题,做凭证后两张是月末结转嘛,分录如下 借:本年利润 3473.44 贷:管理费用 150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12.24 所得税 185.2 主营业务成本 3126 借:主营业务成本 3126 贷:库存商品 3126 现在我不明白的是 3126这个数字是怎么求出来的,请高手指教 1、3126这个数字如何求出的,要看你单位销售商品核算采用的是那种方法,只有知道了成本核算的方法,才能求出来。 2、如果你单位采用进价核算法,假如商品的进货价格每件31.26元,本月销售了100件商品,结转销售成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3126 (100*31.26) 贷:库存商品 3126 (100*31.26)
不对! 1、库存商品借方发生额主要为本月入库数(含生产入库和退货等),本月销售成本=本月实现销售数量×月底结转成本前加权平均单价。 2、结转销售成本一般包括已实现销售产品和尚未确定销售的委托代销(或发出商品)成本。 分录: 借: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当月发出,尚未实现销售)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贷: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前期发出、本月实现销售)
收到发票再做 借:应收帐款 贷:主营业务收 贷:应交税金 同时做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你要计算平均毛利率,然后才能计算出本期应该结转的成本(收入*(1-毛利率)就是你应该结转的成本。
一、打印机从仓库发出时(开出专用发票): 1。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2。借:应收帐款 - *单位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金--增值税(销项税额) 二、收到货款 借:银行存款等(现金) 贷:应收帐款 - *单位 三、结转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成本结转有些是逐笔结转,有些是月底一次结转。但无论怎样,收入和成本都是要匹配的。
<br/> 主要区别:主营业务成本属于损益类科目。库存商品属于资产类科目。<br/> 库存商品指的是企业已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已验收入库,合乎标准规格和技术条件,可以按照合同规定的条件送交订货单位,或可以作为商品对外销售的产品以及外购或委托加工完成验收入库用于销售的各种商品。<br/> 主营业务成本指的是指企业确认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收入时应结转的成本。工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成本就是“产品销售成本”,是从“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生产成本”等科目结转过来的。主营业务成本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发生的实际成本。<p>###<br/>因此、<br/>借期末,销售商品,即:生产成本45000<br/>工业企业库存商品增加一般只有这一条路,因此产成品的生产成本要转入库存商品、<br/>借,库存商品借方发生额即增加额为45000:库存商品60000<br/>库存商品减少一般也只有出售故其减少就是主营业务成本的增加,损益类账户期末要将余额结转至本年利润:库存商品 45000<br/>贷,主营业务成本借方发生额为60000,相应产生主营业务成本,产成品完工入库,期末余额为零,因此,库存商品会减少:主营业务成本 60000<br/>贷,即。库存商品期末余额等于100000+45000-60000=85000<br/>同理
结转本月销售成本. 请教如何做会计分录, 销售产品取得收入: 借:银行存款 1 17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A产品 1000 000 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 000 结转营销产品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A产品 800 000 贷:库存商品--- A产品 800 000 销售B产品取得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1 200 000 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04 000 结转已销产品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B产品 1000 000 贷:库存商品----B产品 1 000 000
例(不考虑其它对应的分录)1、贸易公司购进商品,会计处理是借记“库存商品”,2、此商品出售后,确认收入是贷记主营业务收入,此时这个商品你公司已没了,是不是要减少库存商品,即贷记库存商品3、根据配比的原则,有收入是不是有成本。与主营业务收入对应的,是主营业务成本。所以要结转商品成本。2-3结转销售商品的成本,分录就是: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
相等的。结转时做会计分录:借:主营业务成本 金额数 贷:库存商品 金额数
可以按照存货结转成本的方法,一般都是月末加权平均,移动加权平均,分录就是: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
按销售量统计表的数量*月终库存商品每一项的平均价得出总销售的各成本价.分录为:<br/>“借”主营业务成本<br/>“贷”库存商品
暂估入库一般情况下都会产生差异,你做一张凭证冲上月暂估入库,原方向用红字,拿到发票后做再做凭证,产生差异在本月结转主营业务中自然就会体现出来(同类材料),如只有这一次,你就写一张情况说明详上月多少号凭证作为附件就行了.
月末结转库存商品(主营业务成本)的时候 跟进销存里的成本结转单应该有关,主营业务成本的数据主要来源是进销存。
1、产品在出售前,存放在仓库里 会计科目是:库存商品</p>当产品出售后,仓库没了, 就要结转销售成本</p>借主营业务成本7440,</p>贷:库存商品7440</p>期末在结转销售利润时</p>借 本年利润7440</p>贷主营业务成本7440</p></p></p>###因为该企业对库存商品的核算采用进价核算法</p>
加载中...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