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万个问题
12万个问题
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也好,计入资本公积也好,从记帐的角度来看都可以的,但新的会计准则之所以要规定,有的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有的计入资本公积,是从不同的经济利益角度来考虑的,从所有者、经营者、管理层各自的利益分配格局综合考虑的结果。
在公允价值变动的情况下,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等)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而可供出售金额资产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上述几项资产都是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具体会计处理有差别,原因是:1、由于企业持有意图不同;2、防止上市公司调节利润。 以交易为目的所持有,赚取差价的、(近期)准备出售,如: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其特点是持有时间较短,利用公允价值的变化赚取差价,获取收益。所以计入当期损益。 准备长期持有,并不是利用短期之内的公允价值变动赚取差价的资产,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特点是持有时间长,影响企业的利润。所以计入资本公积。
,简单的说,给你个例子 别人投资你的就是实收资本 而捐赠给你的是资本公积 明白了吗?###资本公积是与企业收益无关而与资本相关的贷项。资本公积是指投资者或者他人投入到企业、所有权归属于投资者、并且投入金额上超过法定资本部分的资本。 我国会计准则所规定的可计入资本公积的贷项有四个内容:资本溢价、资产评估增值、捐赠资本和资本折算差额。 [例]某商业企业接受某单位捐赠特种设备一套,原始价值为10 000元,经评估确定其价值为9 000元。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设备1O 000 贷:资本公积——捐赠公积 9 000 累计折旧 1 000 [例]企业接受捐赠转入的货物,专用发票上列的价值为 lO 000元,增值税额1 700元。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商品 10 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700 贷:资本公积——捐赠公积 11 700 [例]某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1 000万股,票面金额每股10元,注册资本为1亿元,溢价5元出售,出资总额1.5亿元。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150 000 000 贷:实收资本 100 000 000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50 000 000 ###例如 有人赠送你单位一台机器设备 做帐:借:固定资产 贷:资本公积
差老鼻子了,十万八千里,八竿子打不着,听地瓜的吧。
一个是所有者权益帐户,另一个是收入类帐户。接受捐赠实物资产、资本溢价、资产评估增值等非收益转化成的资本记入资本公积帐户。营业外收入用于核算与业务经营无关行为形成的收入,如:固定资产清理收入、租赁收入、固定资产盘盈、其他营业外收入等。
如果你理解不了“资本公积”,当你做题时,看到投资、赞助一类词时,就要想到“资本公积”这个科目,根据题意,如果是企业接受投资,那么资本公积就在贷方,因为它属于所有者权益,增加在贷方,反之,在借方
我从你的提问来看,你之所以把这两个账户放在一起提问,一定是这两个账户的某一个方面让你疑惑了。 应该是捐赠业务吧? 企业对外捐赠计“营业外支出”,但接受捐赠却不计营业外收入(原制度计此账户),而计“资本公积”。 除此之外,这两个账户的区别就大了,可以说风马牛不相及了: 资本公积的来源是投资者或他人投入企业的,其所有权属于投资者共同享有。该账户是所有者权益类,核算资本溢价、外币折算差额、股权投资准备、拨款转入及接受捐赠等等。 营业外收入是损益类账户,核算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非货币性交易收益、出售无形资产收益、罚款净收入等。我们看到这些都不是“投入”。
不是的
施新准则后,企业接受资产捐赠的会计处理和原来相比区别是通过“营业外收入”反映接受捐赠资产的价值数额和企业期间的收入总额,改变了原来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处理方法即通过“资本公积”来处理的方法</p>且在所得税税前列支计算缴纳所得税</p
涨乐理财资本公积和实收资本虽然同属于所有者权益,但是资本公积有多种特定来源,有些资本公积项目可用于转增实收资本,而另一些资本公积项目不能用于转增实收资本。 记入“资本公积”总帐所属以下明细帐的资本公积项目,是不能用于转增资本的:“接受捐赠资产准备”、“资产评估增值准备”、“股权投资准备”、“被投资单位接受捐赠准备”、“被投资单位评估增值准备”、“被投资单位股权投资准备”等。这些项目属于所有者权益中的准备项目,是未实现的资本公积,因此不能用于转增资本。 记入“资本公积”总帐所属的“资本(股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转入”和“外币资本折合差额”等明细账的资本人积顶目,是所有者权益中的已实现的资本公积,可按规定程序审批后转增资本。其中“其他资本公积转入”项目,是指企业从前述各资本公积准备明细科目转入的已实现的各项准备的金额。 三、企业增加实收资本应办理的手续 按我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企业实收资本比原注册资金数额增减超过20%时,应持资金使用证明或者验资证明,向原登记主管机关申请变更登记。如果擅自改变注册资金或抽逃资金等,要受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处罚。可见,企业增加实收资本,包括将资本公积转为实收资本,必须办理必要的手续。首先,应对历年资料进行初步审查,确认是否具备增加实收资本的条件;其次,将增资方案交由股东大会讨论,经股东大会决议,同意增加资本并修改公司章程中的注册资本;第三,需要向社会增发股票,还须报请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批准;第四,资本公帜转为实收资本所引起的实收资本增加超过原注册资本20%时,则应先向原登记主管部门申请变更登记,获得批准后才能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资本公积有 1资本(股本)溢价 2股权投资准备 3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准备 4 接受现金捐赠 5 拨款转入 6外币资本折算差价额 7其他资本公积 8I债务重组收益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在存在合同汇率的情况下,外币资本应按合同汇率确定,合同汇率和外币资产入账汇率不同产生的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在“资本公积”下单独设明细核算。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
资本公积是企业收到的投资者的超出其在企业注册资本所占份额,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资本公积包括资本溢价(股本溢价)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 一、资本溢价(股本溢价) 资本溢价是企业收到投资者的超出其在企业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投资。形成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的原因有:溢价发行股票、投资者超额缴入资本等。 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动、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损失,主要包括下列几个项目: (一)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科目。 (二)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转让时,转销与之相关的资本公积,计入当期损益。 (三)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投资性房地产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价,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处置该项投资性房地产时,转销与其相关的资本公积,计入当期损益。 (四)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职工或其他方提供服务的,应按权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在行权日,企业根据实际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贷记“股本”(“实收资本”)或“库存股”,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利得和损失主要有: 1.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投资方享有的由被投资方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变动形成的份额。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被投资方净损益的变动,投资方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确认为投资收益。被投资方除净损益以外的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如被投资方增资扩股,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等增加的所有者权益,投资方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在性质上属于投资方的利得和损失。在投资方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前,属于持有损益。按照谨慎性原则,不确认为投资收益,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当处置该项投资时,再将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部分,转为当期损益。 2.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形成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了与国际会计接轨,新准则增设了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准则,规定采用成本计量和公允价值计量两种计量模式。企业自用房地产或存货按照成本计量,当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时应按公允价值计量。转换日,自用房地产或存货的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属于持有损益,新准则规定了不同的处理方式:若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其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在处置该项投资性房地产时,再将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部分,转为当期损益。若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其差额在当期确认。 3.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持有损益。随着金融市场的全球化,金融资产的确认和计量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和重视。新准则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做法,对不同的金融资产采用了不同的计量方法。金融资产一般按公允价值或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持有损益除交易性金融资产外,不计入当期损益,而是计入所有者权益。主要有:(1)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在出售该金融资产时,再将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部分,转为当期损益;(2)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重分类后,若该金融资产没有固定到期日,与该金融资产相关、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仍然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在该金融资产被处置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3)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以公允价值进行续计量,重分类日,该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在其发生减值或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4)按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但以前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企业应当在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时改按公允价值计量,将相关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在其发生减值或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4.套期保值业务形成的持有损益。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套期保值业务成为会计的一项新内容。套期保值业务一般分为公允价值套期、现金流量套期和境外经营投资套期等类型。资产负债表日,满足运用套期会计方法条件的现金流量套期和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属于有效套期的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属于无效套期的计入当期损益。
资本公积是企业收到的投资者的超出其在企业注册资本所占份额,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资本公积包括资本溢价(股本溢价)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资本溢价(股本溢价)资本溢价是企业收到投资者的超出其在企业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投资。形成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的原因有:溢价发行股票、投资者超额缴入资本等。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动、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损失,主要包括下列几个项目: 1、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科目。 2、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转让时,转销与之相关的资本公积,计入当期损益。 3、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投资性房地产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价,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处置该项投资性房地产时,转销与其相关的资本公积,计入当期损益。 4、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职工或其他方提供服务的,应按权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在行权日,企业根据实际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贷记“股本”(“实收资本”)或“库存股”,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1.资本公积包括在内,是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之和,需要计提; 2.地税局是通过查帐得出交纳个人所得税的基数; 3.对 4.是按新准则做 5.都是一样的。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借记“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科目,按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贷记“实收资本”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科目。 一般新成立的公司,只有超出应缴实收资本部分计入资本公积; 增资的公司,新加入的股东因为享受企业已经实现的经营积累份额,所以会被要求多投入一定比例的投资(投的多,占的少),多投入的部分也是计入资本公积的; 股东无偿投入的,可以直接计入资本公积。 所以,股东出资不可以全额直接计入资本公积。但股东捐赠部分,可以直接计入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计入出资方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是指投资者或者他人投入到企业、所有权归属于投资者、并且投入金额上超过法定资本部分的资本。企业应设置“资本公积”科目核算资本公积的增减变动情况。本科目核算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超出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的份额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 本科目应当分别“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 进行明细核算。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资本公积的余额。 资本公积的主要账务处理 ①企业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借记“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科目,按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贷记“实收资本”或“”股本“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本科目(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与发行权益性证券直接相关的手续费、佣金等交易费用,借记本科目(股本溢价),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②公司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按规定转为股本时,应按“长期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科目余额,借记“长期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按本科目(其他资本公积)中属于该项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权益成份的金额,借记本科目(其他资本公积),按股票面值和转换的股数计算的股票面值总额,贷记“股本”科目,按实际用现金支付的不可转换为股票的部分,贷记“库存现金”等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本科目(股本溢价)科目。 ③企业将重组债务转为资本的,应按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借记“应付账款”等科目,按债权人放弃债权而享有本企业股份的面值总额,贷记“股本”科目,按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与相应的实收资本或股本之间的差额,贷记或借记本科目(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按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之间的差额,贷记“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科目。 ④企业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决议,用资本公积转增资本,借记本科目(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贷记“实收资本”或“股本”科目。 ⑤企业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职工或其他方提供服务的,应按权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借记“管理费用”等相关成本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其他资本公积)。 在行权日,应按实际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计算确定的金额,借记本科目(其他资本公积),按计入实收资本或股本的金额,贷记“实收资本”或“股本”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本科目(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⑥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收购本企业股票方式减资的,按注销股票的面值总额减少股本,购回股票支付的价款超过面值总额的部分,应依次冲减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借记“股本”、本科目、“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科目; 购回股票支付的价款低于面值总额的,应按股票面值总额,借记“股本” 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本科目(股本溢价)。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在存在合同汇率的情况下,外币资本应按合同汇率确定,合同汇率和外币资产入账汇率不同产生的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在“资本公积”下单独设明细核算。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第十条:“外币交易应当在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因此,按照新的会计准则,外币投入资本属于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企业收到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采用交易日即期汇率折算,不再采用合同约定汇率折算,外币投入资本与相应的货币性项目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不产生外币资本折算差额。
原来实收资本10万元,资本公积1万元,现在实收资本不变任然为10万元,资本公积增加1万元共计资本公子2万元,需要对增加的资本公积1万元缴纳印花税,按照经营性账簿(0.5‰)计税。
资本公积是企业收到的投资者的超出其在企业注册资本所占份额,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资本公积包括资本溢价(股本溢价)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一、资本溢价(股本溢价)资本溢价是企业收到投资者的超出其在企业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投资。形成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的原因有:溢价发行股票、投资者超额缴入资本等。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动、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损失,主要包括下列几个项目:(一)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科目。(二)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转让时,转销与之相关的资本公积,计入当期损益。(三)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投资性房地产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价,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根据财税字[1997]第77号文件的有关规定,企业评估增值要计入资本公积。
对于政府补助收入确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取得国家补助时,如果国家相关文件明确要求计入资本公积的,不作为政府补助处理。2009年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监管报告
加载中...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