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万个问题
12万个问题
<br/>五项社会保险基数都是一样的,只是各项保险缴纳比例不同,你五项保险的基数应该都是2500元。投保基数按规定应该是你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但有的单位会按职工的基本工资来上报社会保险基数,这是不符合规定的。现在每个月你单位都按2500元的基数向保险部门缴纳保险,当然在你享受生育保险待遇时,社保部门也只能每月按2500元发你产假工资了。<br/><br/>如果你希望拿到5000元,有两个办法:<br/>1、到社会保险部门,举报单位投保基数过低,通过稽查以后,单位按每月5000元的投保基数来补缴保险,提高你的社会保险基数,保险部门发给你的产假工资才会提高。这个方法容易激化与单位之间的矛盾,慎用。<br/>2、与单位协商解决。###<br/>产假期间,工资如何发放?:当然是100%全额发放!劳动合同法上明文规定###<br/>产假期间的工资如何发放以天津为例,生育津贴的计算方式为,社保基数/31.4*产假天数。<br/>一般单位会垫付这部分津贴的60%左右以维持女员工在生育期间的生活,待产假结束为员工申请生育津贴,从生育津贴中将垫付金额扣除。###<br/>女职工产假期间一般是基本工资和年功工资,没有绩效工资的。应该是2500###<br/>产期拿基本工资。
分录如下:借:管理费用-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若能帮助你,望采纳!###借:管理费用---工资 贷:应付工资###支付时:借 应付职工薪酬 贷:货币资金月末结转时:
1.计提工资是按各个发生部门人员工资计算的:--每月都要这样做分录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管理及销售部门人员工资 借:生产成本:生产产品个人工资; 借: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发工资总额; 2.发放工资时做:----每月都要这样做分录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银行存款/现金
不包括税费等简单的是:发工资,借:应付职工薪酬贷:银行存款(现金)结转费用:借:管理费用(制造费用)(销售费用)贷:应付职工薪酬月末结转本年利润借:本年利润贷:管理费用(制造费用)(销售费用)
借:应付职工薪酬</p>贷:库存现金</p>### 1、向职工支付工资、奖金、津贴等借:应付职工薪酬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2、从应付职工薪酬中扣还各种款项(代垫的家属药费、个人所得税等)借:应付职工薪酬贷: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3、职工在规定期限内未领取的工资,由发放工资的单位及时交回财务会计部门借:库存现金贷:其他应付款按规定将应发给职工的住房补贴专户存储时借:应付职工薪酬贷:银行存款等4、向职工支付职工福利费借:应付职工薪酬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5、支付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用于工会运作和职工培训借:应付职工薪酬贷:银行存款6、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借:应付职工薪酬其他应付款贷:银行存款7、月份终了,将本月应付职工薪酬进行分配: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油气生产成本输油输气成本油气辅助生产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研发支出工程施工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在建工程油气开发支出油气勘探支出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等贷:应付职工薪酬
会计分录如下: 1,计提工资:借:管理费用-工资 150000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50000 发放工资并扣房租: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50000贷:银行存款 120000贷:其他应付款-房租 30000 2,借:制造费用----车间生产工人 100000 借:管理费用---车间管理人员 10000借:管理费用---行政管理人员 30000 借:制造费用----工程人员 1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50000 3,原企业会计制度提取福利费分录 借:管理费用--福利费 21000贷:应付福利费 21000新会计准则取消了“应付福利费”科目,福利费不用提取了,企业发生的福利费支出,直接计入“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科目。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1、生产车间雇佣的</p>计提时: 借 生产成本--直接人工 贷 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p> 支付时:借 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 贷 现金(或银行存款)</p>2、管理部门雇佣的</p> 计提时: 借 管理费用--工资 贷 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p> 支付时: 借 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 贷 现金 (或银行存款)</p>
(1)计提时, 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或营业费用) 贷:应付工资 (2)发放时, 借:应付工资 贷:银行存款(现金)
借:生产成本—工资 (生产工人工资) 制造费用—工资 (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管理费用—工资 (工程管理人员工资) 在建工程—工资 (工程人员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计提按受益对象计提,可进费用,成本,资产总额中去,分录略
先要确定是哪个部门的员工,根据不同部门冲销不同费用成本。借:库存现金贷:制造费用/生产成本/管理费用因为你当时支付进行预提时也是借这三个科目的,所以主要取决于这个员工属于哪个部门,就冲销什么。
1、生产车间雇佣的</p>计提时: 借 生产成本--直接人工 贷 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p> 支付时:借 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 贷 现金(或银行存款)</p>2、管理部门雇佣的</p> 计提时: 借 管理费用--工资 贷 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p> 支付时: 借 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 贷 现金 (或银行存款)
不可以省略的,请你看一下<企业会计准则--职工薪酬>.
借 管理费用-工资 贷 应付职工薪酬 借 应付职工薪酬 贷银行存款
月末,按单位职工所在部门进行分配结转 借:管理费用--工资(管理人员) 借:制造费用--工资(车间管理人员) 借:生产成本--工资(生产工人) 贷:应付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10800 贷:银行存款 10800 借:预付账款——预付职工薪酬 4200 贷:银行存款 4200 借:应付职工薪酬 5280 贷:银行存款 5280
首先要明白"应付工资"科目的借贷方各反映的是什么. 它的借方反映实际支付给职工的工资. 而收回工人工资就说明这些工资是不应该给职工的,实际支付的工资多了,应冲回.所以不应该在借方,应将它记入贷方. 分录为: 借:现金等 贷:应付工资###不需要红字啊,第一个分录是借:库存现金 / 银行存款 3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3000冲销费用的时候应该是借:应付职工薪酬 3000 贷:管理费用 等 3000
加载中...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