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万个问题
55万个问题
纳税申报表是税务机关指定的,由纳税人填写,用以完成纳税申报程序的一种税收文书。纳税申报表一般应包括纳税人名称、税种、税目、应纳税项目、适用税率或单位税额、计税依据、应纳税款、税款属期等内容。此外,增值税申报表还有进项税额、销项税额;所得税申报表还有销售收入、销售利润、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等。
一般都是在自己的打印机上打出来的,现在通常都是网上申报和电子申报,把电脑和打印机连接就可以了,或者到卖账本的店里买,或者到税局领都行
1、月报表:综合报表一(税种方面,一般都是地税提前核定好的,印花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 2、月报表:还有个人所得税报表 3、季报表: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纳税申报表,是税务机关指定,由纳税人填写,以完成纳税申报程序的一种税收文书。一般应包括纳税人名称、税种、税目、应纳税项目、适用税率或单位税额、计税依据、应纳税款、税款属期等内容。增值税申报表还有进项税额、销项税额;所得税申报表还有销售收入、销售利润、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等。
纳税申报表是定期按规定向税务局报送的一个报表;纳税证明即完税证明,也就是你纳税以后税务局给你的税票。
海关完税凭证上的进口增值税,可做为进项填列。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1]157号文中规定: 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178号)的有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br/>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1]157号文中规定: 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178号)的有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br/> <br/> <br/> 如果领取的离职补贴超过了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178号 中是这样规定的: <br/> 一、对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而取得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应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br/> <br/> 二、考虑到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数额较大,而且被解聘的人员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固定收入,因此,对于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可视为一次取得数月的工资、薪金收入,允许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平均。具体平均办法为:以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除以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以其商数作为个人的月工资、薪金收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按实际工作年限数计算,超过12年的按12计算。 <br/> 假设你们那里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为19000元,有以下几种情况: <br/> <br/> 1、离职时拿到20000元补偿金(未超过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你的补偿金不用纳个人所得税。 <br/> <br/> 2、离职时拿到80000元补偿金(超过了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你在该企业工作不满12年(假设为5年),你的补偿金应纳个人所得税为: <br/> <br/> {[(80000-19000*3)/ 5(年)- 2000 ]* 15% - 125 }* 5 = 1325 元 <br/> <br/> <br/> 3、离职时拿到100000元补偿金(超过了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你在该企业工作超过12年(假设为15年),你的补偿金应纳个人所得税为: <br/> <br/> {[(100000-19000*3)/ 12(年)- 2000 ]* 10% - 25 }* 12 = 1600 元 <br/> <br/> 摘引自: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98805744.html?fr=ala0 <br/> <br/> 恕我孤陋,还没听说过最新更改的情况,如有更新,亟盼赐教。
纳税申报表是指企业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所要填列的表格。
<br/><p>填写要求<br/>4.本表“本期”中的有关栏次按下列要求填写:<br/>(1)“本期发生额”栏,应根据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海关完税凭证上注明的税款,按不同的税率分别填列。<br/>a.“免税农产品”项目,按照采购免税农产品的买价,依10%的扣除率计算填列。<br/>b.“运输费用”项目,按照购进货物所支付的运费金额,依10%的扣除率计算填列。<br/>c.“废旧物资”项目,填报的范围仅指专门从事废旧物资经营的纳税人,按照收购金额依10%的扣除率计算填列。<br/>d.“6%征收率”项目,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取得的按6%征收率注明税款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所注明的税款。<br/>(2)“本期发生额”栏中各项目的填写口径,是指按照增值税税法规定准予从增值税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增值税税法规定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得填入本栏中的有关项目。如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用于非应税项目、用于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对购进时无法确定用途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如免税货物和应税劳务与应税货物或应税劳务共同耗用的进项税额穿法扁盒壮谷憋贪铂楷、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进项税额等,可填入本栏。<br/>(3)减不得抵扣项目的是指:1.免税货物用;2.非应税项目用;3.非常损失;4.进货退出及折让;5.简易办法征税货物用。以上项目的填写口径同“本期发生额”一致,如在购进直接用于免税项目的未填入“本期发生额”栏的进项税额,不需再填入“减、免税货物用”栏。<br/>进项税额分摊填写方法<br/>5.本表“进项税额分摊”的有关栏次,按以下方法填写:<br/>(1)“本期抵扣额合计⑦”栏即为“本期进项税额⑦”栏合计数。<br/>(2)“本期允许抵扣94年期初库存已征税款⑧”为经税务机构核定后的税款按照规定的抵扣比例计算出的本期允许抵扣额,或经税务机关批准本期允许抵扣的期初存货已征税款。<br/>(3)“按销售额比例分摊应抵扣的进项税额⑨”即是将“本期抵扣额合计⑦”和“本期允许抵扣94年期初存货已征税款⑧”合并后按“本期销售税额”中计算出的各种销售类型的销售比例进行分摊。
如果是用税务信息采集系统做申报表的话,那个栏目是自动生成的数字,不用你填写.纳税申报表中这个数字的含义是:已申报而未缴纳的税额.目前允许欠税的可能性极小,所以那一栏只有当月数(即当月巳申报而次月15日前缴纳).累计栏基本无数字.你所看到的你们会计报表上反映的数字,一是表述不清,无法回答,二,有可能帐务处理中科目使用有错.###一般情况下 为你需在申报期缴纳的增值税数额###是指下月15号前要交的本月报的税
什么报表?纳税申报表是指?增殖税吗?
纳税申报是总表,里面会有一些税种不同的表
税务局有的
纳税申报表是税务机关指定的,由纳税人填写,用以完成纳税 申报程序的一种税收文书。纳税申报表一般应包括纳税人名称、 税种、税目、应纳税项目、适用税率或单位税额、计税依据、应纳税款、税款属期等内容。此外,增值税申报表还有进项税额、销项税 额;所得税申报表还有销售收入、销售利润、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 得税额等。
该企业当月认证相符的进项税额当月不能抵扣,应在 取得税务机关下发的《稽核比对通知书》的当月进项申报抵扣。 该企业6月纳税申报期申报时,5月认证通过的增值税专用 发票信息需要填写在附表二第24、35栏,主表不体现。企业收到 相应发票的《稽核比对通知书》后,在可以申报抵扣的纳税申报 期,根据通知书上的交叉稽核比对结果相符的增值税抵扣凭证本 期数据填写申报表,填写在附表二第3栏,主表第12栏。
已经缴税了,就不用缴了。看附加税缴了没有,没有的话还得缴。不过不管缴了还是没有缴,都是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申报的。
这个可以在下期免抵退税申报的时候,在其“增值税报表申报”模块,把差异部分调整补进相应模块。
这个可以在下期免抵退税申报的时候,在其“增值税报表申报”模块,把差异部分调整补进相应模块。 差异能通过系统作调整还为什么要留在报表上呢? 调整掉好了。
加载中...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