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811个问题
12617个问题
85665个问题
1255816个问题
土地使用税 根据《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1998)第17号)的规定,新征用的土地,依照下列规定缴纳土地使用税:(一)征用的耕地,自批准征用之日起满一年开始缴纳土地使用税;(二)征用的非耕地,自批准征用次月起缴纳土地使用税。 房产税 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房产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解释和暂行规定》(1986)财税地字第8号 文件规定: 关于新建的房屋如何征税? 纳税人自建的房屋,自建成之次月起征收房产税。 纳税人委托施工企业建设的房屋,从办理验收手续之次月起征收房产税。
据我所知,成都有但不多。本地代理海外业务,美亚做的不错。
可以在搜房赶集之类的都有很多信息的
这种事情一般通用的实际做法是1平方换1平方,然后你稍微贴点钱,几W吧。如果你房子太小换不了最小户型就补钱给你,按你们这片地方的均价打个折给。如果开发商不肯可以联户跟他弄,一般都答应的。
位置哪里不重要,还得看银行。一般最低都是首付100000
如果你是刚性需求,那么有需要的时候就是合适的时候。对于选择区域,要根据自己的居住习惯以及你工作单位的距离等因素确定。每个区域有自己的特点。看自己看重哪方面的特点。比如东南西北空气较好,长安、桥东等是属于周边配套成熟,购物环境出行便利等因素。
找开发商进行合同更名即可
在价格上升时期,永远都有合适的房子。
我在三院生产时,在产房就是自己在努力,不知医生还是助产士的人在忙自己的,胎头没露前,根本对你不管不问。
剖腹产花差不多1万左右,报销后花5 6千
所谓"城中村",就是指城市建成后仍然存在的、在集体公有土地上建造的、属于棚户区性质的区域。从面积上讲,棚户区一般拆迁面积在三万平方米以上,占地面积一般至少在五万平方米左右。 棚户区改造房是可以有房产证。但是仍涉及很多的问题: 1、短期内不能办理。原因多方面,政府主要是考虑不能确权这么多的房子,冲击房地产市场。 2、缴纳税赋不确定。因为负责棚户区改造的房地产是很吃亏的,房地产先投入资金改造棚户区,处在资金链不健全的时候,是不可能负责老百姓这部分的税款的。因为房地产没有销售业绩啊,没有销售出一套房,但棚户区改造老百姓是要缴纳契税的啊,怎么定这个标准呢?比如定按照10000元没平米缴纳契税,老百姓缴纳了,但房地产也得跟着缴纳很多的税款啊!房地产既没得益,还得赔上税款,傻瓜才会掏这个钱呢!所以税款没那么容易定下来。 3、改造后因此而产生了许多的二套房三套房甚至多套房,政府怎么收这部分房子的税呢?肯定要定高税价,因为这部分也属于时代产物,是暴利啊!所以政府也很难定这部分的税赋。 如今,我国包括棚户区在内有大约1.5亿平方米危房亟待改造,城市人民政府正在制定改造计划,因地制宜进行改造。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规划,我国将从2009年开始,对国内煤炭采空区、林场、农垦及华侨农场中棚户区进行大规模的改造。 1、政策优惠,阳光操作。妥善处理棚户区中历史遗留的产权问题,对已经取得房屋所有权证的房屋,依法赔偿。充分考虑棚户区居民的承受能力,做好与各项住房政策的衔接,妥善安置被拆迁居民。实行产权调换或者货币补偿。 2、破解复杂问题,必须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创新工作思路,用好、用活、用足政策; 3、加强棚户区居民安置用房的建设质量管理。尽可能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有实力的单位参与建设,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确保回迁安置房屋的建设质量,防止因质量问题引发矛盾纠纷。 4、要完善棚户区改造后的公共服务功能。 5、要充分利用棚户区在历史上形成的优点,并挖掘其潜力。
商品房都有房产证
棚户区改造实行一项目一政策,各个项目的政策不一定一样。具体咨询本项目的建设单位。
不用啊你可以把户口落在集体户口上.比如你在单位上班,但不是和父母在一个地方,你可以落在你单位所在辖区的派出所的集体户口上.偶的朋友就是这样的.
和正常的一样,你拿赠与合同取得的是债权,不能对抗第3人. 房屋过户后你才能取得物权.对世权 公证自愿,没有强制规定,但公证后他不能任意撤消赠与,不公证他可以随时撤消.
1. 我想再买一套二手房,但我已经有一套,房产证是我和老公的名字,这样算第二套吗? 答:算,截止2009.12.31国家的购房政策是以 家庭为单位的,在你和你老公有一套的情况下 再购一套二手房的话交纳的契税要高点。 2.第二套跟第一套购买房产有什么不同的政策? 答:购首套住宅交纳的契税为0.4%(90平米以下为0.4%,90-144平米,为1.05%),第二套为3%
目低保申请程序 申请人 XX书面申请 XX户口本、身分证 XX家庭总收入证明 城市低保 办事项目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 ——城镇居民粮油帮困补贴申请 办事机构 ——各区县街道、乡镇社会保障事务所 ——各区县街道、乡镇民政科 ——各区县民政局社会救助部门 办事地址、联系电话和时间 ——详见《各街道(乡镇)社会救助事务机构情况表》 办理时限 ——街道、乡镇社会保障事务所应自收到救助申请之日起30日内,办结审核审批手续 申办对象资格 ——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本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城市居民; ——城市低保对象中,符合粮油帮困补贴发放条件的人员 申办材料 (一)申请书; (二)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 (三)原国民党人员需提交起义投诚、特赦和刑满释放转业等身份证明; (四)华侨身份证明; (五)因公致残返城知青身份证明; (六)六十年代初精减退职老职工身份证明; (八)收入证明(包括家庭其他有收入人员,如家庭成员在困难企业工作的,收入证明应由企业及其上级(集团)公司,市或区县主管委、办、局分别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 (九)在劳动就业年龄内(男16?60周岁、女16?50周岁)、有劳动能力的无业人员,需提供就业状况证明或求职证明; (十)家庭中的残疾人需提供残疾证,重残人需提供区县残联组织出具的重残证明; (十一)夫妻另一方为本市农业户口或外地户口(指与持有本市城镇户口居民结婚,并在城区定居)的,需提供结婚证和户口证明;有子女的,同时提供子女户口证明; (十二)夫妻离婚的需提供离婚证或者离婚判决书以及有关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协议书等; (十三)离退休证及其他收入证明; (十四)参加社会保险缴费凭证、求职证明及复印件; (十五)企业实行内部退休制度的相关文件和领取生活补助费凭证材料等; (十六)与企业签定的“保留社会保险关系协议书”原件及复印件(包括收入证明); (十七)失业保险金领取证和其他收入证明; (十八)刑满释放或解除劳动教养证明(公安机关出具的社区矫正、监外执行、保释候审等证明材料); (十九)领取一次性经济补偿金凭证及复印件; (二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等缴费手续凭证及复印件; (二十一)因病、因灾等特殊情况已使用一次性经济补偿金的有效证明材料; (二十二)一次性领取失业保险金凭证及复印件; (二十三)一次性领取住房拆迁补偿费凭证及复印件(包括家庭成员分享此项补偿费的证明材料); (二十四)已购住房或预购住房的相关手续证明及开支情况证明; (二十五)家庭其他房产情况; (二十六)领取一次性安置补助费和缴纳社会保险的凭证等证明材料及复印件; (二十七)民政部门认为需要提供的其它证明和材料。 (二十八)其他家庭成员的相关证明材料。 办理程序 (一) 申请人向户籍所在地的社区居(家)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如果符合申请条件,填写《北京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书》,并告知应提供的相关证明材料; (二) 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社会保障事务所自收到申请后,应当对申请人提出的申请及申请人个人及家庭的实际生活情况进行核查。核查结束后,填写《北京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审批表》并提出审核意见。 (三) 区(县)民政局核实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上报的申请书及相关材料,对符合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在《北京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审批表》上签署审批意见,核实救助金额。发放通知。 办理依据 (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国务院第21次常委会议通过,自1999年施行;(二)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58号,《北京市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办法》,自2000年施行; (三)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总工会《北京市城市居民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细则》(京民救发[2000]516号); (四)北京市人民政府2002年6月26日印发,北京市民政局《关于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若干意见的通知》(京政发[2002]19号); (五)北京市民政局2002年8月2日印发,《<关于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若干意见>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京民救发[2002]284号 (六)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对城市低保对象实行分类救助的通知》(京民救发[2004]198号)。 办事项目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 办事机构 ——各区县街道、乡镇社会保障事务所 ——各区县街道、乡镇民政科 ——各区县民政局社会救助部门 办事地址、联系电话和时间 ——详见《各街道(乡镇)社会救助事务机构情况表》 办理时限 ——街道、乡镇社会保障事务所应自收到救助申请之日起35个工作日内,办结审核审批手续 申办对象资格 ——凡具有本市正式农业户口,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户籍所在区县当年农村低保标准的农村居民; 申办材料 (一)申请书; (二)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 (三)优抚困难对象身份证明; (四)六十年代初精减退职老职工身份证明; (五)起义投诚、特赦和刑满释放转业等身份证明; (六)家庭收入情况的有关凭据(出售农副产品所得票据等); (七)夫妻一方为外省市或外区县户口的,需提供结婚证和户口证明,有子女的,同时提供子女户口证明; (八)家庭中的残疾人需提供残疾证,重残人需提供区县残联组织出具的重残证明; (九)夫妻离婚的,需提供离婚证或者离婚判决书以及有关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协议书等; (十)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家庭成员,需提供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证明。 (十一)在外务工人员,需提供有关收入证明; (十二)民政部门认为需要提供的其它证明和材料。 办理程序 (一) 申请人向户籍所在地的村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如果符合申请条件,填写《北京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书》,并告知应提供的相关证明材料; (二) 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社会保障事务所自收到申请后,应当对申请人提出的申请及申请人个人及家庭的实际生活情况进行核查。核查结束后,填写《北京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审批表》并提出审核意见。 (三) 区(县)民政局核实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上报的申请书及相关材料,对符合享受农村低保待遇的,在《北京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审批表》上签署审批意见,核实救助金额。发放通知。 办理依据 (一)《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国务院令141号,自1999年施行; (二)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民政局《关于实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的办法》的通知,(京政办发[1995]22号); (三)北京市人民政府批转市民政局《关于建立和实施农村居民生活保障制度意见的通知》(京政发[2002]15号); (四)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细则》的通知(京民救发[2002]165号)。 XX 填写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调查表 最主要的是家里不能有电视!不能有车不能有空调!冰箱什么的! 你要什么全有了你就不是低保了! 前,我国的农村低保主要有两种做法。 一是补差法。就是由政府事先确定本年度当地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线(比如,有的地方规定家庭人均年收入1000元,低于这个水平的就可以申请低保),本人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上述水平的,就可以提出申请,经村委会同意,报民政部门审核,然后再向群众公示,没有异议的,则由民政部门发放救济金。 救济金数额=(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线-本人家庭人均收入)×家庭人数。 举例如下:某人一家三口,年度总收入2100元,人均700元。而当地是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为:家庭人均年收入1000元。于是,该家的救济金数额为: (1000元-700元)×3人=900元 也就是说,对于家庭人均收入未达到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线的农户,给予补足到当地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目前,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就是采用这种补差法,而且是按月计算,按月补贴的。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也广泛采用了这种补差法,而且也是按月计算,按月补贴的。 二是定额法。就是由政府事先确定本年度当地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线(比如,有的地方规定家庭人均年收入1000元、800元、600元等几个档次,符合条件的则每年每人补贴一定的数额,详见下表),本人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上述水平的,就可以提出申请,经村委会同意,报民政部门审核,然后再向群众公示,没有异议的,则由民政部门发放救济金。 举例如下: 家庭人均年收入 年终人均一次性补贴 低于600元的 200元 600-800元的 100元 800-1000元 50元 目前,我国只有少数经济相对较差的地区采用这一办法。 说明:上述两种做法都是以本人家庭收入情况为依据的。而与本人有没有成家,有多少小孩,承包多少土地等,没有直接关系。只要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线,就可以申请低保。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说的收入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老人,小孩,有人供养的,应与供养者的收入一并计算。
具我所知,应该都可以的,你直接去学校的招生办 如果没本地户口都是要交借读费的, 地区和学校不一样收费也是不一样的
既然是她弄丢了,为什么她自己不承担责任去申请补办呀,你还是不要帮她承认这个了,除非你们关系比较熟了,就帮忙一下了。
加载中...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