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万个问题
26万个问题
5万个问题
这个问题因人而异,你应当根据自己对这三门课的认识程度进行把握,投入不同的精力,希望你可以取得好成绩.
不知道,你算不算问对人了。呵呵。本人恰好09年一次通过三门。 我是于09年春节过后才着手于中级的考试复习的。 1.关于书。教材3本,会计和财务管理各买了两本辅导书,经济法买了一本辅助书。辅导书是北大东奥的轻松过关和中华网校的,我觉得各有千秋。实践证明,两本辅导收足以,太多了也没用。 2.关于学习。因为我这个人自制力有些差,呵呵。所以,报了一个面授班,属于晚上和周末上课的那种。相信你那里应该也有。其实,老师讲的课也一般,肯定比不过网校名师的水平,但是,听的时候也是非常认真的,因为水平再差的老师也比咱这些学生强不是吗?主要的目的,是通过一周内几天的捆绑时间,让自己能投入进去,另外还有交流的同学,因为只要去的学习的都是想通过的。 3.制定详细的计划,并且严格实施。 第一轮复习,就是跟着老师的进度,因为面授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而已,而且是利用周末或晚上,余下的时间,就是老师本次讲的,在下次上课之前必须看完。 有了第一轮的日程,第二轮第三轮,就比照它,自己独立完成就是了。记住:执行是关键! 4.关于记忆问题。自己感觉就是有些知识,根本不是一遍两遍能记得住的,甚至说是前两遍完全弄通做会了的,到再一遍时,还是完全不会了,特别是财管,因为平时接触的比较少,更是这样。此时,绝对不要放弃,因为你通过前两三遍的过滤,虽然你还是忘得一干二净了,但是再重新理解会做以后,就会上一个台阶了。 我觉得,你基本可以把前N年认为对或不对的做法,全抛弃,全新的投入到复习中去。付出总会有收获,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的!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_-
这里有一份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科目报考策略可供参考:</p> 报考建议1:最好《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三门一起报考。这样即使一次没能通过全部科目明年也还有次机会。</p> 报考建议2:第一年《财务管理》和《经济法》组合、第二年《中级会计实务》。这样的组合相对较容易,适合时间不是那么充裕,专业基础一般的学员优先考虑。</p> 报考建议3:第一年《中级会计实务》、《经济法》,第二年《财务管理》。中级会计实务与经济法的一同报考,更适合文理科结合学习效率比较高的学员。</p> 报考建议4:将中级职称考试科目与注会考试科目一同报考。中级职称考试的三门课程与注会考试中的会计、经济法、财管这三门课程类似,并且注会的难度高于中级职称。所以建议有条件想报考注会的学员可以与中级职称一同报考。</p> 你可以加下中级会计考试交流群:397374295,看你比较适合哪个报考建议!</p>
看你的基础了,如果基础不错的话,应该不会太困难,如果基础不太好也没关系,中级的难度下了苦功还是能过的。
没有什么难不难的,关键是看自己努力了,注会考试更难,不是照样有人通过了!不过相对初级是要难些的!你可以上个培训班,跟着老师系统的学,还有上些这方面的考试论坛,跟网友交流一下!下载些历年的试题,试卷做做!一般考下来了,是不会取消资格的!放心吧!
你好! 我是09年通过中级会计师考试的。我的考试过程是这样的08年考的3科,均差一线没有通过。09年再战3科,中级会计实务63分,差了一点就过不去了。我的经验是,会计实务是最难的,我也咨询过其他考生感觉差不多。从你的学习时间上看很宽裕,你可以1次报3科,复习的时候会计要重点复习,如果按你投入的时间比例算的话,会计占50%财务管理30%经济法20%。你可以提前看看书,有个大概认识,但不建议你学习。因为中级考试2年一大变,1年一小变。有的会计法规,处理方法是变化的,你如果先入为主的话,容易对后面的学习产生影响。考试的难度中等略偏上,一定树立信心,祝考试通过!
一般说来会计和财管是最难的,数学好财管容易。毕竟中级会计实务,最近几年来,大题翻来覆去,一般都能猜得到。财管数学好,学起来也容易。时间,看你是不是学会计的,提前准备肯定最好,一般说来,今年成绩刚出来,我考过了,我觉得没难度,我看了2个月时间书。如果你不学会计的,应该10月份准备,准备个半年,应该能过。学会计本科的,一般3,4个月,也能过。毕竟主观题不多,也不会很偏向实践,理论知识居多。不像注册会计师那样。如果你还需要MP3课件或者DOC讲义,可以百度搜索一下“会计考友论坛”或者加我百度HI。最后祝你考试顺利,工作顺利。
一般说来会计和财管是最难的,数学好财管容易。毕竟中级会计实务,最近几年来,大题翻来覆去,一般都能猜得到。财管数学好,学起来也容易。时间,看你是不是学会计的,提前准备肯定最好,一般说来,今年成绩刚出来,我考过了,我觉得没难度,我看了2个月时间书。如果你不学会计的,应该10月份准备,准备个半年,应该能过。学会计本科的,一般3,4个月,也能过。毕竟主观题不多,也不会很偏向实践,理论知识居多。不像注册会计师那样。如果你还需要MP3课件或者DOC讲义,可以百度搜索一下“会计考友论坛”或者加我百度HI。最后祝你考试顺利,工作顺利。###当然是越早学习越好啊。现在网校应该都开课了吧,去年我记得我就是成绩出来之后报的中华-会计网校的辅导班,一直学到考试。###一般来说,就是计算题难,理论题就是掌握只是点了、要点答题。自学考试时难的,毫无疑问,你要是报班的话就报,中华会计wang,大家都公认的,尤其是我,因为我考过中级了哈,祝你也顺利考过###看自己的具体情况而定,不是一概而论,我想财管比较难,不过只要方法得当也没问题。至于时间吗,可以现在就动手学习,领先一步,步步领先。有时间可以去财、考、网看看。###这个因人而异吧!不过一般是财务管理。###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觉得会计难,有的觉得财管难,如果可以,越早越好
三门课程,要2年考完,你今年报了几门就考几门,剩下的明年再考###还是原来的财务管理、经济法、中级会计实务三门啊###财务管理,经济法,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中级会计实务 这不变的 但是有些内容会变动,要看看新版的参考书的 祝愿你考试顺利通过###3门啦,跟以前不变.还是财务管理,经济法和中级会计实务.祝你好运哦``
你可以登录 查询
经济法和财务管理
一般说来会计和财管是最难的,数学好财管容易。毕竟中级会计实务,最近几年来,大题翻来覆去,一般都能猜得到。财管数学好,学起来也容易。
一般说来会计和财管是最难的,数学好财管容易。毕竟中级会计实务,最近几年来,大题翻来覆去,一般都能猜得到。财管数学好,学起来也容易。时间,看你是不是学会计的,提前准备肯定最好,一般说来,今年成绩刚出来,我考过了,我觉得没难度,我看了2个月时间书。如果你不学会计的,应该10月份准备,准备个半年,应该能过。学会计本科的,一般3,4个月,也能过。毕竟主观题不多,也不会很偏向实践,理论知识居多。不像注册会计师那样。
不难考,书的内容全掌握了就行了,注意做题速度。熟练了当然就做的快了。经济法注意主观题一定要准确,不能“大白话”。
考试科目有财务管理,经济法,中级会计实务 考试科目及时间安排如下: 考试日期 中 级 资 格 5月21日 9∶00-11∶30 财务管理 14∶00-16∶30 经济法 5月22日 9∶00-12∶00 中级会计实务 9∶00-11∶30 中级会计实务(一) 9∶00-11∶30 中级会计实务(二)
当然是经济法基础了。<br>初级会计实务与会计证相比,就多了个成本计算,并且成本计算肯定会有一道计算题的。<br>经济法基础与财经法规与会计值得道德就不一样,加了税进去,三个计算题15分,全部都是税务部分有关的。<br>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顺便发点经验给你。<br>初级难度真是不大。我告诉你一些学习经验。<br>如果你是学会计的,那么初级不难,相比从业来说,账务处理强化了一下,报表也强化了,多了点税务知识的皮毛。学会计最重要是归纳对比记特殊,打个比方,归纳就是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核算内容你可以归纳,再有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等,这些可以归纳,但要注意区别。对比就是流动资产对比流动负债,如果你这么学,花同样的时间会有两遍的效果,经济法基础难点在税务,考试3个计算15分会出税务的计算,注重计税基础如计税价值计税数量,哪些该计,哪些又不该计入。这个很重要。
会计考的比较多呀!
如果你时间充分的话,可以一次性报三门,保证2门通过。三个科目中:中级会计实务和财务管理都难,经济法最简单因合格成绩是在2个内有效的,所以说,你在2年内通过这三门最好。
我认为你考会计师,和你专业对口,发展前景好。 你明年考不了中级,中级要大本4年,你可以先考初级职称,至少先有个证。不过你要有会计证才行,没别的条件。科目:经济法和会计两科。中级有经济法、会计、财务管理三科。
只要达到了中级会计职称的报考条件,就可以直接报名中级会计师考试。不需要先通过初级会计师考试。附,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报名条件: (一)报名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坚持原则,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2、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有关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3、履行岗位职责,热爱本职工作; 4、具备会计从业资格,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二)报名参加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除具备以上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五年。 2、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四年。 3、取得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二年。 4、取得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一年。 5、取得博士学位。 (三)对通过全国统一的考试,取得经济、统计、审计专业技术中、初级资格的人员,并具备以上基本条件,均可报名参加相应级别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四)报名条件中所规定的从事会计工作年限是指取得规定学历前、后从事会计工作的合计年限,其截止日期为考试报名年度当年年底前。 中级会计师考三门。 中级经济法,主要是经济业务中常见的法律法规,比如合同法,票据法,公司法等。 中级会计实务,主要是经济业务的帐务处理,比如长期投资,股权债权等。 财务管理,主要是资金流量的管理,比如年金,现值复利等。 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下功夫复习。 财务管理、经济法为2.5小时,中级会计实务科目为3小时。 中级会计网 一些会计职称考试学习经验,与你分享: 一、关于用什么颜色的笔答题 考试中明确要求“使用蓝色、黑色或蓝黑色墨水的钢笔或圆珠笔答题”,使用其他如“红色墨水、铅笔”答题,均为无效答题。但还是有很多考生出于实际业务工作中的习惯,仍在个别题目中用“红笔”、“铅笔”答题。针对题中涉及需要以“红字”反应或处理的数字,建议采取以下处理方式: 1、在数字前加“-”表示; 2、在数字外加“( )”表示; 3、在数字后面加“(红字)”表示 个别考生在涉及报表填制的主观题中,使用铅笔填写,是不允许的。 二、关于在规定地方答题及书写 各科的主观题试题试卷上,都采取的是预留空白地方给考生答题。应此,建议考生应注意要在相应的题目下答题,如果确实出现写错位置的情况,可采取首先在答案前面明确标明“第几大题、第几小题”的顺序号,其次,在正确答题的位置标明答案在第几页。但是切记不要写无关的客气、道歉话,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另外,考生切记注意,不要在卷面上书写与试题无关的任何文字、图案(如考生姓名、准考证号码、表示情绪的话语等),在阅卷复核时会作为违纪标记处理。 三、关于一题多答问题 以往在试卷中发现,某些考题是要求考生在给定的条件下,作出判断或业务处理,不同条件下其结果不同,而考题只要求考生对一种给定条件进行处理,但往往考生对知识点掌握不够扎实,或者对题目要求理解不透,而将每一种条件下的处理都列示出来,这种做法会被视同无效答案。如:应收账款核算在有现金折扣情况下,折扣期内、折扣期外收到货款的处理不同,而考生往往对题中给的折扣条件不理解,将折扣期内收到、折扣期外处理都列示。建议考生应尽量理解题意、看清楚所问的问题,把握好答题的方式。 四、关于答题时书写顺序号的问题 在各科主观试题中,都是在大题下包括了很多的小题,考生答题时往往出现不书写顺序号,或者自编顺序号,并且很多都没有文字说明,个别情况下考生为抓紧时间都是选择会做的先做,打乱了题目列示的顺序。这样使评卷人员不易判断考生回答是针对哪一问。尤其是在题目的各问之间是有相互关联的情况下。这些现象在《财务管理》科目的计算题、《会计实务》的会计分录、《经济法》的简答题中比较普遍。建议考生答题时,应按照题目要求书写顺序号,所做的答案应尽量写在相应的题目顺序号下,尤其是在考生只做其中几道题时,更为重要。 五、关于各科目各类题型的具体要求 在各科目主观题各类题型前面,都列示了本类题型的一些具体要求,如下: 我们发现考生在答题过程中,过于关注具体题目中的要求,很少对大题前面的要求在意,这样容易造成未按照基本要求答题。如上列示,要求列计算过程的,没有计算过程;要求保留小数点以后两位的,没有按要求保留;会计分录没有按照要求写一级、明细科目。 建议考生在具体答题时,一定要注意每类题型有哪些基本要求,不要急于做题。 六、关于“多多益善”的说法 很多的考生,以及辅导班的辅导教师都有种观点,答题时多多益善,能写多少就写多少,这种做法对于知识掌握比较好的考生是“锦上添花”,但对于本来心里就没有底考生则是“画蛇添足”,起到了适得其反作用。在会计实务中,往往多做的分录抵销或冲销了正确分录;在经济法中,对理由的叙述,往往前后矛盾,得到相反的结论。 建议考生答题时,切记不要随意发挥,职称考试的评判标准是非常严格,不存在某些考试中写的多,就可酌情考虑加分的情况。 七、关于《会计实务》科目(初、中级)应注意的问题 无论初级、中级会计实务,主要有两类题型,即“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考生应在如下两个方面特别注意:1、计算题应有计算过程一般实务中涉及计算题,都要求列出计算过程(因为有这个要求,因此计算过程是有分数的),由于会计上计算非常简单,多为加、减,因此,很多考生忽略了计算过程,往往一步到位得出结果。对于能够计算正确的,那么过程、结果的分数都可以获得,但如果只有结果而又没有计算过程,并且计算错误,那么就没有任何分数,如果有过程并方法正确,只是数字错误,那么考生还可以得到过程的相应分数。 建议考生对于题中要求列出计算过程的计算题,一定要列示计算过程,不要因为仅仅就是简单的加、减就可以忽视。2、编制会计分录应注意方面 ①会计分录“三要素”,即方向、科目名称、金额必须全部具备、正确。原则上缺少一项,或一项不正确,即该会计分录就不正确。允许“错位”表示方向,允许用“Dr”、“Cr”表示借贷方向。 ②题目中要求写明细科目、专栏的,必须精确到明细科目或专栏。 ③复合会计分录和简单会计分录的编制,很多同类业务可以采用编制一个复合会计分录即可,也可以采用编制多个简单会计分录完成,在答题时两种处理方式都可以。但由于编制复合会计分录是几个简单会计分录的合并,一个复合会计分录的分数是几个简单会计分录分数的总和,如果错了,则一分没有,而如果编制简单会计分录,对几个就给几分,得分率就提高了。 如题目要求期末结转收入,涉及“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三个账户,共3分。那么,编制复合会计分录,那么该分录3分,对就满分,错就一分没有;如果编制3笔简单会计分录,变成每笔分录1分,对几笔就给几分。 建议考生答题时能够用简单会计分录表示,就不要编制复合会计分录。
中会不难,我今年在安通学校学的,一次性过的。我觉得那里的高志谦老师赵章文老师讲的很好,我也是这两科考的最高!好好看书,跟着老师走就差不多了!
加载中...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