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2016-12-14 18:24:09
瑞典有个物理治疗师通过对大量偏瘫病人的观察,注意到偏瘫 的恢复过程具有相对固定的程序,据此提出了著名的恢复六阶段理论。 这个理论是现代偏瘫康复治疗的基础,也是评价偏瘫康复的依据。
(1)第一阶段:即脑损伤后急性期(从发病后数日到2周)。病侧 肌肉呈弛缓状态,肢体没有主动活动能力。
(2)第二阶段:发病约2周后。疾病开始恢...[展开]
瑞典有个物理治疗师通过对大量偏瘫病人的观察,注意到偏瘫 的恢复过程具有相对固定的程序,据此提出了著名的恢复六阶段理论。 这个理论是现代偏瘫康复治疗的基础,也是评价偏瘫康复的依据。
(1)第一阶段:即脑损伤后急性期(从发病后数日到2周)。病侧 肌肉呈弛缓状态,肢体没有主动活动能力。
(2)第二阶段:发病约2周后。疾病开始恢复,肌张力开始增加, 痉挛开始出现,没有随意主动运动。
运动形式以基本的共同运动和 联合反应为主。
(3)第三阶段:可随意发起共同运动,痉挛达到病程中的极值, 共同运动的活动受限,不能在某关节的全范围内进行活动。第二、三 阶段约持续2〜4周,甚至更长时间。
(4)第四阶段:随着病程延长,病情进一步恢复,痉挛不再加强 而有所减轻,共同运动模式削弱,脱离共同运动的分离运动——即 正常运动模式的主动运动开始出现。此时的主动运动虽然困难,但 逐渐开始变得容易。
(5)第五阶段:肢体共同运动基本失去了优势,可以从事一定难 度的分离运动或一定难度的功能活动,痉挛明显减轻。 第四、五阶段 相当于病后第5周到3个月。
(6)第六阶段:共同运动完全消失,痉挛基本消失,各关节运动 较灵活,协调运动大致正常。
上述偏瘫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六个阶段,实际上反映了运动模式 的转换过程,即由纠正运动恢复早、中期的异常运动模式,到建立运 动恢复后期正常运动模式的过程。[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