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育儿 宝宝 幼儿期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 学习习惯呢?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 学习习惯呢?

全部回答

2016-09-13

49 0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有30%的孩子到了学龄时仍然不会自觉地去学习, 总是要家长不断地督促,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做小动作,写作业边写边 玩等。这主要是家长没有培养孩子学习的耐心造成的。
   一般来说,玩是顽皮孩子的天性,在游戏中孩子会变得机敏,会启发 创造性思维,会巧妙地和小伙伴配合,孩子能在玩中得到无穷的乐趣。  孩 子不爱学习,贪玩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家长一直纵容,那么可能未来孩 子就只知道玩,而不能很好地学习了。
   所以,家长应该采取一些方法,把顽皮的孩子从贪玩中解救出来, 先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再培养他们“玩”的本领。这样未来孩子 就能劳逸结合,更好地处理学习和玩的关系。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 学习习惯呢? (1)培养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引导、鼓励和监督孩子。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几乎没有一个孩子能自 觉地停止游戏去认真学习,这时就需要家长正确地引导。在这一点上,家 长应该树立权威,因为孩子小,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很差,有一些好习惯 是我们必须强迫他学会的,不能放任孩子想干什么就千什么。
     当发现孩子具有主动学习的苗头时,需要家长及时的鼓励以巩固这种 阶段性的成果,我们可以表扬他,说他做得很好,爸爸妈妈很高兴。要多 留一些时间让孩子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如果孩子还小,想不出可以自己安排什么,可以给他多提几个建议让他选择。
  但是,一旦他选定,就 必须严格执行,我们此时要做的就是监督孩子执行得好坏,执行得好就奖 励,反之则罚。  如此循环,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就会养成自觉学习和主动 学习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孩子全面发展。 当孩子具有了自主学习的好习惯的时候,家长就不要更加刻意地强调 学习了。相反,应该更关注孩子其他方面素质的培养。有一个词叫做“习 惯效应”,孩子在养成好习惯以后,就会自主地去学习,什么事情都以学 习为先了。
    家长这时可以适当地引导孩子参加课外活动,让孩子在学习之 余提高其他素质,而不是仍然注重学习。 如果家长还是注重孩子学习,就让孩子有一种家长十分在意成绩的感 觉,未来他们可能只重学习,而忽略了其他能力的发展。
   (3 )不要把分数看得太重。 现在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分数看得太过严重,这是非常错误的。  家长应 该明白学习习惯和分数是不相关的。家长对于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简 单意义上的“分数至上”,不应该光拿分数去衡量孩子学习的好坏。
  当然并 不是说分数一无是处,但分数并不是评价一个孩子是否优秀的全部。刚入 学的孩子,尤其是小学阶段,即使相差十分八分,也是很难说孩子的今后 就一定行或一定不行,或者说孩子在这个阶段就一定学得好了或学得不好。
     每个孩子都有不足之处,更不可能每个孩子都考第一名,总有孩子会 落在后面。当孩子在考试中没有得到预期的好成绩时,他已经非常难过了。 这时候,父母更不要刺激孩子,而要拿出自己的宽容和安慰。
  同时也要不 忘对孩子说“下次努力”,使孩子把目光转向下一次机会。 即使孩子成绩非常糟糕,父母也要忍住一时气愤,调整好心态,给孩 子最大的宽容和鼓励,想办法使孩子的目光转向他的长处,增强孩子的自 僖心。
    只要有了自信,那么孩子自然而然就会更加努力。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度TOP

相关推荐

热点搜索 换一换

育儿
幼儿期
妈妈
宝宝
护理
教育
亲子
其他
宝宝
幼儿期
新生儿
婴儿期
学龄期
幼儿期
幼儿期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