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区分吗?
中国教育传统非常悠久,夏朝时便设有"序"、"校"、"庠"等专门的官方教育机构,后来商朝则增加了"学"和"瞽宗",周代的官方学校则大致沿用了夏商时期的校名,并进一步完善了教育制度。夏商周时期的官方学校只针对贵族子弟而设。
除官学之外,春秋时期,由于统治阶层力量削弱,学术出现下移,以孔子为代表的民间私学兴起。虽然就教学设施与教学制度而言,孔子的传道之所可能算不上学校,但就其教育理念与教育内容而言,也可以算是学校了。
无论官学还是私学,早期的教育对于"小学"、"大学"的区分,虽然不像现在这样严格,但还是有的。比如早在西周的贵族学校中,针对不同的年龄段学生,所教的内容已有所区分。对于刚人...全部
中国教育传统非常悠久,夏朝时便设有"序"、"校"、"庠"等专门的官方教育机构,后来商朝则增加了"学"和"瞽宗",周代的官方学校则大致沿用了夏商时期的校名,并进一步完善了教育制度。夏商周时期的官方学校只针对贵族子弟而设。
除官学之外,春秋时期,由于统治阶层力量削弱,学术出现下移,以孔子为代表的民间私学兴起。虽然就教学设施与教学制度而言,孔子的传道之所可能算不上学校,但就其教育理念与教育内容而言,也可以算是学校了。
无论官学还是私学,早期的教育对于"小学"、"大学"的区分,虽然不像现在这样严格,但还是有的。比如早在西周的贵族学校中,针对不同的年龄段学生,所教的内容已有所区分。对于刚人学的幼小子弟,有专门为他们而设的小学课程,具体内容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其重点在于基本的识字教育、德行培养、情操陶冶、身体锻炼;而对于年龄稍长的儿童,则开始更高一级的教育。孔子在自己的私学中,也继承了这种教学制度,先教小学部分的"六艺",然后是以"诗书易,礼春秋"这六经为学习内容的"大学"部分,以期学生担负起
闻道救世的重任。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