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七坐、八爬、九生牙”宝
小儿生理常数
生理常数是健康小儿生长发育规律的总结,是用来衡量小儿健康状况的标准。凡是在这范围的,都可能为健康小儿;反之,则显示可能有某种疾患影响小儿的发育。
1、体重
小儿初生体重平均约3公斤,生后半年平均每月增长600克;6个月到1 岁平均每月增长500克;1 岁以后平均每年增长2公斤,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1~6个月:体重(克)=3000+月龄×600
7~12个月:体重(克)=3000+月龄×500
1 岁以上:体重(公斤)=8+月龄×2
临床意义:根据体重可以推测小儿营养状态及作为计算药物剂量的根据。
2、身长
初生时身长约50厘米;第一年增长25厘米;2岁后身长可按下列公式推...全部
小儿生理常数
生理常数是健康小儿生长发育规律的总结,是用来衡量小儿健康状况的标准。凡是在这范围的,都可能为健康小儿;反之,则显示可能有某种疾患影响小儿的发育。
1、体重
小儿初生体重平均约3公斤,生后半年平均每月增长600克;6个月到1 岁平均每月增长500克;1 岁以后平均每年增长2公斤,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1~6个月:体重(克)=3000+月龄×600
7~12个月:体重(克)=3000+月龄×500
1 岁以上:体重(公斤)=8+月龄×2
临床意义:根据体重可以推测小儿营养状态及作为计算药物剂量的根据。
2、身长
初生时身长约50厘米;第一年增长25厘米;2岁后身长可按下列公式推算:身长=周岁数×5+75
临床意义:身长显著异常是疾病的表现。如身长低于正常的30%以上,要考虑侏儒症、克汀病、营养不良等。
3、头围
新生儿头围平均约34厘米,第一年的前半年增长约8厘米,后半年增长4厘米,第二年内增长2厘米,5岁以后接近成人。临床意义:头围过大,可能是解颅;过小常为小头畸形。
4、胸围
出生时的胸围约32厘米,第一年增长约12厘米,第二年增长约3厘米。
一岁以前胸围小于头围,一岁时的胸围,约与头围相等,2岁以后胸围大于头围。临床意义:胸围较小,见于佝偻病和营养不良者。
5、囟门
囟门有前囟和后囟。后囟是顶骨和枕骨之间形成的三角形间隙;前囟是额骨和顶骨之间形成的菱形间隙。
后囟于出生后2~4个月内闭合(部分出生时已闭合);前囟在出生时对边距离为2。5厘米,关闭时间在12~18个月。临床意义:囟门早闭,见于小头畸形,囟门晚闭,见于解颅及佝偻病。
6、牙齿
小儿出生后5-10个月开始出乳牙,一般1岁时出8个牙,1岁以后出上下左右第一乳磨牙,1岁半出尖牙,两岁出第2乳磨牙。
20-30个月出齐20颗乳牙,6岁以后开始换为恒齿,并长出第一恒磨牙,12岁以后长出第二恒磨牙,12-15岁长满28颗恒齿。17-30岁时长出智齿。6-24个月正常小儿的牙齿数可按下式计算:牙齿数=月龄-4(或6)
临床意义:牙齿迟出,则为“齿迟”、佝偻病。
7、呼吸、脉搏、血压
呼吸:年龄愈小,呼吸愈快。1-3个月每分约45-40次,4-6个月每分约40-35次,6-12个月每分约35-30次,1-3岁每分约30-25次。
脉搏:年龄愈小,脉搏愈快。
新生儿-1岁每分约160-120次,1-3岁每分约120-100次,3-5岁每分约110-90次,5-7岁每分约100-80次,7-12岁每分约90-70次。
血压:年龄愈小,血压愈低。
1岁以上小儿的收缩压可按如下公式计算:年龄*2+80毫米汞柱,舒张压约为收缩压的1/2-2/3。
8、动作的发育
发育的次序是由上向下,由不协调到协调,由粗到细地发展。
粗的动作:新生儿只会吸吮、吞咽等;1个月小儿醒后常有伸欠动作;2个月俯卧时开始抬头;3-4个月俯卧时能抬起上半身;6个月能翻身;7个月会独坐;9个月会爬,会扶着东西站立;1岁时能牵着一只手行走;1岁半时会走路。
精细的动作:主要表现在握物的方式上。如5个月时眼与手的动作取得协调,能有意识地抓取东西,先是用手掌一把抓握,至9-10个月时才能用拇食二指拈细的东西,并能来回拉动、传递,约15个月时,动作更灵巧准确,会堆叠积木。
9、语言的发育
语言了育的顺序是:发音阶段、咿呀作语阶段、单词单句阶段、成语阶段。如初生小儿只会哇哇哭叫,2-3个月会笑,4个月会笑出声音,5-6个月会无意识的呀呀发出单音,7-8个月能发复音,10个月以上能懂比较复杂的词意,1岁以后渐渐能说日常生活用字,1岁半能用几个字连成单语,并用语言表示要求,2岁左右开始能简单交谈,4-5岁能用完整的语句说出自己的意思,7岁以上能较好地掌握语言,并对周围复杂事物具有初步的分析能力。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