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
2016-11-20 14:03:57
中医学认为,本病发生主要与饮食、情志因素、感受邪气、脾胃虚弱等 有关。(1) 饮食因素饮食不节、烈酒、辛辣之品等损伤脾胃,运化失职,湿 浊内生、阻滞气机,或郁久化热、热伤胃膜,胃失和降致痞满。 (2) 情志因素恼怒伤肝、肝木横逆、胃气受扰,或忧思伤脾、脾失健 运、胃失和降,乃作胃痞。 (3) 感受邪气饮食不节,邪(主要是寒邪、...[展开]
中医学认为,本病发生主要与饮食、情志因素、感受邪气、脾胃虚弱等 有关。(1) 饮食因素饮食不节、烈酒、辛辣之品等损伤脾胃,运化失职,湿 浊内生、阻滞气机,或郁久化热、热伤胃膜,胃失和降致痞满。
(2) 情志因素恼怒伤肝、肝木横逆、胃气受扰,或忧思伤脾、脾失健 运、胃失和降,乃作胃痞。 (3) 感受邪气饮食不节,邪(主要是寒邪、湿邪、热邪)随口人,侵 犯脾胃,运化失职,纳降受碍,气机不畅,胃失和降致痞满。
(4) 脾胃虚弱脾胃禀赋不足,或长期饮食不节,或年高体衰,脾胃虚弱,运化失司,无以运转气机、水湿,致气滞、湿阻、血瘀,胃失和降,故作痞满。本病病位在胃,与肝、脾两脏关系密切。 病变初起以寒邪犯胃湿热阻滞、 气郁不畅为主,久则脾胃气阴受损,或脾气虚弱或胃阴损伤,进一步发展可因气不行血,或阴不荣络致胃络血瘀。[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