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
2016-08-24 14:04:45
头部直接遭受外力打击时,受力部位颅骨瞬间先向内弯曲而 后又向外反弹复原,当变形力度超过颅骨本身生理弯曲耐受的正 常极限时,便发生颅骨骨折。
(1)颅骨骨折临床分型:颅骨骨折最常见于颅盖骨和颅底 骨,面颅骨骨折发生率远低于前两者。 按骨折形态将颅骨骨折分 为线形骨折、粉碎性骨折和凹陷性骨折3种类型。 也有人把颅骨 骨折分为4种...[展开]
头部直接遭受外力打击时,受力部位颅骨瞬间先向内弯曲而 后又向外反弹复原,当变形力度超过颅骨本身生理弯曲耐受的正 常极限时,便发生颅骨骨折。
(1)颅骨骨折临床分型:颅骨骨折最常见于颅盖骨和颅底 骨,面颅骨骨折发生率远低于前两者。
按骨折形态将颅骨骨折分 为线形骨折、粉碎性骨折和凹陷性骨折3种类型。 也有人把颅骨 骨折分为4种类型,将火器伤或锐器伤造成的小碎骨片深入脑组 织伤道内的一类骨折称之为穿入性(洞型)骨折。
90%的儿童 颅骨骨折为颅盖骨线形骨折。对在幼儿患者中多见的骨折线与颅 骨缝相连,并使颅骨缝分离的一类骨折病变,又有人提出颅缝分 离性骨折的说法。 无论是哪种类型骨折,其结构皆已发生骨组织 连续性中断的病理改变。
按创伤的性质,颅骨骨折又有开放性和闭合性之分。仅对颅 骨而言,通常将骨折线是否完全与外界连通作为这种分类依据^ 然而须强调的是,诊断颅盖骨开放性骨折只是看重于骨折部位的 头皮各层组织是否完全断裂,而不是硬脑膜破裂与否;即便骨折 片刺破硬脑膜,但骨折部位头皮并非全层裂伤,也属“闭合性” 骨折范畴。
骨折伤及颅底鼻窦壁骨质或颞骨岩部,致使骨折线与 鼻窦、外耳道或咽鼓管(鼓膜未破裂)相通,即使头皮组织各 层结构完整,也称为“内开放性”颅骨骨折。然而有关颅底骨 折开放性与闭合性的分类,至今看法并不统一,有人只是运用骨 折解剖部位与外界接触关系来定义幵放性颅底骨折,并不完全参 考是否伴随脑脊液外漏。
然而,对于骨折线并未伤及到颅底窦壁 或颞骨岩部的骨创伤(尽管颅底硬脑膜往往连同骨折线一起裂开),称之为“闭合性”颅底骨骨折是否适宜,目前也无定论。
(2)诊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颅骨创伤危险性并不在于骨 折自身病变,而是骨折病灶伤及血管和脑组织所引起继发性损伤 的严重后果。
所以遗漏颅骨骨折诊断或不能正确把握治疗原则, 会发生诸多人为因素的医疗事故或差错,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1)提高颅骨骨折X线影像阅读技能:颅盖骨线形骨折X线 平片影像特征应与颅骨内板血管沟和颅缝鉴别,以提高颅骨骨折 影像诊断的正确率。
2)准确把握手术指征:①凹陷深度> 10mm或深度超过邻 近颅骨厚度;②骨折片刺破硬脑膜发生脑脊液漏;③开放性凹陷 骨折;④骨折片压迫脑组织引起神经功能缺失;⑤骨折伤及额窦 并影响面部容貌;⑥骨折下方出现颅内血肿。
3)充分考虑到静脉窦部位凹陷骨折的手术风险性:尽管骨 折灶下陷深度接近手术指征,若病人无神经功能障碍表现,或不 伴有脑脊液漏,适宜选择保守治疗。若实施手术治疗,则必须在 术前做好充分的思想、物质和技术上的准备,备足血源,也有必 要备好隐静脉,不排除采取静脉移植或硬脑膜分流的补救术式的 可能。
4)婴幼儿凹陷骨折的手术决策要慎重:婴幼患儿体质较脆 弱,颅骨骨质结构发育尚不成熟,术后极有可能会发生一些难以预料的并发症,因此对于乒乓球样颅骨骨折,如果没有神经功能 损害,不伴高颅压表现,没有碎骨片嵌入脑内,可行保守治疗并 随访观察。
5)颅骨线形骨折除合并有手术指征的颅内病变外,一般行开放性颅盖骨凹陷性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颅内血肿,与脑伤 并存时会使病情变得更加复杂,可导致感染、神经功能缺失、癫痫 等并发症。 凡符合手术指征者,提倡积极手术治疗,以消除并发症 和降低致残率。
由于以往对本病手术治疗常顾及术后感染发生率, 所以习惯遵循一期去除骨折碎片,二期行颅骨缺损修复的原则。
随 着医疗技术日新月异发展,对于一期完成颅骨修复必要性的研究也 逐渐成为关注的热点,有关一期颅骨修复术后是否易出现感染或癫 痫等问题,诸多相关临床研究所提出的新观点有:①骨片复位与骨 片去除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②骨片复位与否与癫痫的发生无明确 关系,甚至于该项研究认为手术复位的复合性骨折患者晚期癫痫的 发生率更高,硬脑膜破裂和(或)原发脑创伤灶形成瘢痕以及长期 的外伤性遗忘精神刺激是与晚期癫痫发生相关的独立因素;③感染 并发症并不会因一期骨折片的复位而增加;④在伤后72小时内行一 期骨折片复位无感染并发症的发生;开放性颅骨凹陷骨折儿童在伤 后16小时内接受一期手术复位感染率为零。[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