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云南省府主席龙云夫人李培莲因难产逝世,留下了盼望建省立医院的遗言。1939年4月1日,云南省最早的中国人自办医院——云南省立昆华医院正式开诊,结束了云南无省立医院的历史。经过70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一所专业人才密集、设备仪器先进、临床教学共融、高度综合与高度专科结合、整体医疗水平较高的省级大型综合医院,是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国际救援定点医院,承担着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指导基层、灾难性急救和涉外服务等任务。1992年在云南省率先评为三级甲等医院,1999年荣获全国“百佳医院”,2008年被卫生部评为全国“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
医疗工作:开放病床 2145张,综合医疗服务能力居云南省前列, 2012年总诊疗人次219.64万,出院人次6.89万,手术台次3.83万。在代表21世纪医学发展水平的器官移植、微创外科、基因诊断与治疗领域达国内和省内领先水平。被批准为国内第四家开展辅助生殖技术、国内第二家开展基因芯片诊断技术的医院,成功实施世界首例小儿脾窝辅助减体积异位肝移植手术,国内首例体外膜氧合技术支持的房间隔缺损修补并同种异体肺移植术,西南首例同种异体手移植术,国内第二、三例全离体、扩大右三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术,国内首例冻存自体血小板输注式造血干细胞移植,省内首例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移植。
拥有3.0 T、1.5T MRI,64排、16排、2排CT,SPECT,多种型号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全数字编码彩色超声诊断仪,分型式流式细胞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国内外先进的医疗设备数百台(套),设备总价值6.5亿元。
教学工作:医院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承担昆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实习任务,现全面承担了昆明医科大学、成都医学院、大理学院医学院、云南中医学院、贵阳医学院等11所院校的理论教学和实习带教任务。目前,医院已具备培养本科学生、硕博士研究生的能力。
2011年12月,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为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构建了以昆明理工大学优良科研教学资源为依托的学术研究平台:共建云南省分子医学诊断研究中心、云南省高校分子医学诊断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肿瘤转化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为医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2011年,创办了医学院。同年,医院和昆明理工大学联合向教育部、卫生部申报了临床医学专业,并获批准,医学院推行精英制教育,实行双导师负责制,现已招收本科生两届140人,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151名。
接收法国学生到院学习中医针灸。承担柬埔寨、老挝、缅甸医院管理及医务人员的进修培训任务。
科研工作:近三年来,共获云南省科技进步奖24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获各类科研基金资助18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项。有云南省遗传与生殖健康技术创新团队、胃肠外科创新团队、消化病学研究创新团队、云南省出生缺陷与遗传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及29个省级内设研究中心及研究室,有国家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卫生部心血管疾病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培训基地等9个国家级、省级示范基地及培训中心。目前已获准建设王陇德、黎介寿两个院士工作站及李兆申国家级专家工作站。
学科人才:现有职工30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600余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2人,硕博士研究生导师143人,硕博士403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10人;云南省医学领军人才3人。设业务科室64个,血液内科为国家级重点专科,产科、儿科、临床护理为省级重点专科。拥有生殖遗传科、遗传诊断中心、风湿免疫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等一批云南省知名有发展潜力的优势学科。
公益服务:承担并圆满完成来访国家领导人在滇及东南亚国家领导人的医疗保健任务。派出医疗队到乌干达、老挝等国家进行医疗援助,承担老挝琅勃拉邦老—中友谊医院医疗技术合作任务。赴苏丹开展“中苏友好光明行”活动,三次赴缅甸出色完成“光明行”国际复明公益活动等医疗援外任务。派出医疗队赴汶川、玉树参加抗震救灾等救治工作。与各地州、市、县多家医院建立双向转诊、技术合作的医疗教学服务网络。
改善环境: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完成医院信息系统总体设计,已建设医院HIS 、LIS系统,正在建设医生工作站、电子病历。2011年,1号住院综合楼投入使用,建盖智能停车库、外租车库,有效改善住院条件,缓解住院难的矛盾,深受患者好评。现正积极推进门诊综合楼、二号住院楼等项目建设,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就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