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战列巡洋舰,巡洋舰有什么区别
战列舰:在飞机和导弹未应用于海军舰队之前,战列舰是海军中的“霸王龙”。战列舰排水量达10万吨,装甲最厚处达1米以上,拥有数门或十几门400毫米以上口径的巨炮,炮弹弹头的重量既超过半吨,所谓“船坚炮利”这个词用在战列舰身上,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可以想像,一般的船只或舰艇进入其射程后会是什么命运。据二战的一本历史传记记载,美海军名将斯普鲁斯所指挥的巡洋舰与日军的战列舰遭遇,由于日军将美军的巡洋舰误认为战列舰而为炮弹安装了延迟引信,交火后美军巡洋舰的20毫米装甲只被敌方炮弹击穿数处,而安然无恙,但由此可见战列舰强大攻击力之一般。
在航空母舰发展之初,海军中大部分高层指挥人员仍认为航母不是战...全部
战列舰:在飞机和导弹未应用于海军舰队之前,战列舰是海军中的“霸王龙”。战列舰排水量达10万吨,装甲最厚处达1米以上,拥有数门或十几门400毫米以上口径的巨炮,炮弹弹头的重量既超过半吨,所谓“船坚炮利”这个词用在战列舰身上,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可以想像,一般的船只或舰艇进入其射程后会是什么命运。据二战的一本历史传记记载,美海军名将斯普鲁斯所指挥的巡洋舰与日军的战列舰遭遇,由于日军将美军的巡洋舰误认为战列舰而为炮弹安装了延迟引信,交火后美军巡洋舰的20毫米装甲只被敌方炮弹击穿数处,而安然无恙,但由此可见战列舰强大攻击力之一般。
在航空母舰发展之初,海军中大部分高层指挥人员仍认为航母不是战列舰的对手,甚至在实战中试图利用战列舰歼灭航母,直到一艘艘战列舰被航母的飞机炸入海底,人们才蓦然醒悟,从而确定了航母在海军中的霸主地位。
由于战列舰所基于的巨炮重装甲攻防体系已经过时,因此二战后战列舰基本上已停止了发展,虽然仍有部分战列舰在海军中服役,但再未看到其在海战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巡洋舰:巡洋舰是仅次于战列舰的反舰、反潜水面攻击舰艇,排水量多在8000吨以上。
在航母未诞生之前,可以率领舰艇编队进行远洋巡逻和作战;航母诞生后,可以依赖岸基飞机而独立在近海水域作战,亦可以作为航母的护卫舰在远洋作战。与驱逐舰相比,巡洋舰的吨位更大、续航能力更强,有的还采用了核动力;其攻击和防卫能力亦更加强大,如前苏联的“基洛夫”级巡洋舰,可携带500多枚舰--舰及舰--空导弹,每枚舰舰导弹的装药量达一吨之多,一颗导弹就足以将敌军的航空母舰送入海底,而且火控系统可以使其同时打击数十个活动目标;此外还备有3架反潜直升机以及鱼雷、深水炸弹等多种武器,故被冠以“战列巡洋舰”的美称。
但作战亦是要讲究军事经济效益的,从经济性、可修复性及作战性能等指标上综合考虑,驱逐舰可能更胜一筹,因此巡洋舰有逐渐被驱逐舰所代替的趋势。
巡洋舰是在排水量,火炮,装甲防护等方面仅次于战列舰的多用途大中型水面战舰,它具有较高的航速和远洋机动作战能力。
中世纪帆船时代的巡航舰是现代巡洋舰的起源,它最早可追溯到英国于1514年下水,1593年改建的“亨利”号战船。巡航舰火炮较少(约50门),但航速较快。它通常不参加舰队的战列线炮战,主要用于侦察,巡逻,护航或对敌商船的作战。
巡洋舰的排水量一般在5000-20,000吨,主炮口径在150-280毫米之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出现排水量在万吨以上的重型巡洋舰。但随着海军航空兵的崛起,大型炮舰的地位日渐衰落。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大部分国家已很少建造巡洋舰。50年代后,由于导弹技术,电子技术与核技术的迅速发展,才使巡洋舰在现代战争条件下获得了新生,并改变了厚甲重炮的面貌,突出了防空,反潜的作用,其打击水面目标的作用反而退后其次了。
导弹巡洋舰-美国在1953年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重巡洋舰“巴尔的摩”号上加装了“天狮星-1”型导弹发射装置。
但它们还不是真正的导弹巡洋舰,因为它们的主要武器仍是原有的大口径火炮。
世界上第一艘真正的导弹巡洋舰是苏联于1959年开工,1961年初下水的“格罗兹尼”号。它的满载排水量为5500吨,最大航速约为67公里/小时,续航能力为12 500公里,它装备有2座4联装的反舰导弹身发射装置和3座双联装防空导弹发射装置,反潜武器为2座12管反潜火箭发射器和2座3联鱼雷发射管,火炮驻为2座76毫米双联装全自动平高两用炮和4座30毫米管全自动远射炮。
由此可见,导弹巡洋舰火炮的重要作用是防空,而不是进行舰艇间的炮战,所以它的火炮口径比以前大为减小。
几乎与“格罗兹尼”同时,美国也建造了自己最早的导弹巡洋舰“莱希”号,它比“格罗兹尼”稍大,导弹也装备得更多一些,满载排水量为8200吨,装备有2座4联装反舰导弹,2座双联装防空导弹,1座3联装反潜导弹,火炮为2座162毫米舰炮。
核动力巡洋舰-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巡洋舰是美国伯利恒钢铁公司于1957年12月开工,1960年下水的“长滩”号核动力导弹巡洋舰。核动力巡洋舰的最大特点就是续航能力强,它可连续航行几年,绕地球数周而无需补充燃料。
“长滩”号满载排水量为1。8万吨,装备有巡航导弹,反舰导弹,防空导弹和反潜导弹。此后,美国又建造了4种型号8艘核动力巡洋舰。
前苏联的“基洛夫”号和“伏龙芝”号核动力导弹巡洋舰是除美国外其它国家仅有的两艘核动力巡洋舰,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巡洋舰。
它们的满载排水量达2。8万吨,舰上各种导弹发射装置达250管之多,最多可携带296枚导弹。它们分别于1977年和1981年下水。
战列巡洋舰是一?20世纪初兴建的一?大型战舰。是在装甲巡洋舰的基础上发展的一?功能性很强的新型战舰。
代表型号是英国的“胡德”号,战列巡洋舰是一?把战列舰强大火力和巡洋舰高机动结和在一起的战舰,可以有效的打击海上敌人的袭扰,也能够快速部署。当时新的技术供了建造新型战舰的可能性。战列巡洋舰与装甲巡洋舰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武装。
战列巡洋舰的主炮口径比装甲巡洋舰大。从主炮火力上看战列巡洋舰足以与战列舰媲美,但防护装甲比战列舰薄。装甲太薄,剩下的重量被用在更强大的驱动装置上,这为战列巡洋舰提供了更高的速度。
设计战列巡洋舰的主导思想是它可以轻而易举地击沉巡洋舰,因为其主炮使它在进入巡洋舰的射程内之前就已经可以对敌舰发起进攻。
而它的高航速使它可以逃避敌人的战列舰,或在海战中袭击对方已经被击伤的战列舰。
在实战中,战列巡洋舰很少能够象它们设计时所想象的那样单独行动。在大多数情况下,一支舰队的司令总是认为他的舰队的火力越大越好。
而将战列巡洋舰的大炮加入自己的舰队的想法是菲常诱人的。因此战列巡洋舰往往加入舰队中进行海战。但这些战舰不是为这样的舰队作战设计的,在这样的舰队作战中它们无法发挥它们的速度优势,它们自己却暴露到很大的危险中。
它们的速度无法保护它们逃脱战列舰的大炮。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福克兰群岛海战中战列巡洋舰证明它们本身所设计时的战术设想是正确的。在这次战役中英国的战列巡洋舰消翭了一支德国在南大西洋的巡洋舰舰队。
而这正是战列巡洋舰的作战目的。
18个月后在日德兰海战中一支英国的战列巡洋舰舰队试图在英国主舰队到达之前与德国的战列巡洋舰和战列舰作战,其结果是一次惨败。
此后英国海军放弃了战列巡洋舰的战术。
1918年下水的胡德号战列巡洋舰是英国建造的最后一艘战列巡洋舰。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胡德号是世界上最大的战舰。它的装甲比过去的战列巡洋舰强,但这依然不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它在与德国俾斯麦战列舰炮战时爆炸沉没。
以上答案全是从过去的回答中摘的。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