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窝头的由来?
北方杂粮以玉米为主,玉米粉称为棒子面,亦称杂和面。因为 俗称玉米为棒子,故得此名。李光庭著《乡言解颐》卷五,载刘宽夫《日下七事诗》,末章中说及“爱窝窝”,小注云:“窝窝以糯米 粉为之,状如元宵粉荔,中有糖馅,蒸熟外糁自粉,上作一凹,故 名窝窝。 田间所食则用杂粮面为之,大或至斤许,其下一窝如旧而复之。茶馆所制甚小,曰爱窝窝,相传明世中富有嗜之者,因名御 爱窝窝,今但曰爱而已”。可见窝窝头的名称在明朝那时就已经有 了。在北海公园漪澜堂的仿膳饭庄里,有一种有名的食品叫“小窝窝头”,据说是从前做“供御”的,用栗子粉和入糖制成。 它原是 宫廷食品,从清宫传出,遍于食品摊上。小窝头的由来,不得不...全部
北方杂粮以玉米为主,玉米粉称为棒子面,亦称杂和面。因为 俗称玉米为棒子,故得此名。李光庭著《乡言解颐》卷五,载刘宽夫《日下七事诗》,末章中说及“爱窝窝”,小注云:“窝窝以糯米 粉为之,状如元宵粉荔,中有糖馅,蒸熟外糁自粉,上作一凹,故 名窝窝。
田间所食则用杂粮面为之,大或至斤许,其下一窝如旧而复之。茶馆所制甚小,曰爱窝窝,相传明世中富有嗜之者,因名御 爱窝窝,今但曰爱而已”。可见窝窝头的名称在明朝那时就已经有 了。在北海公园漪澜堂的仿膳饭庄里,有一种有名的食品叫“小窝窝头”,据说是从前做“供御”的,用栗子粉和入糖制成。
它原是 宫廷食品,从清宫传出,遍于食品摊上。小窝头的由来,不得不说一下慈禧西行的故事。1900年八国联 军侵入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仓皇西逃,逃出京城后的慈禧, 睡土炕,吃粗粮,时而一日三餐、住宿都无法保证。
有一次,到了一个村子,饥饿难耐的慈禧看见有人在啃窝头,于是便叫人把窝头要来尝尝。俗话说人到饿时糠也甜,此时慈禧手捧着窝头一尝,真是美味佳肴,非常可口,便忍不住大吃起来。等到八国联军退出京城,慈禧一行大张旗鼓返京,回京后每天又是山珍海味地吃喝,不久就腻了。
突然她想起在西逃时吃的窝头来,便命令御膳房制作。御膳房的厨师一想,太后那时是饿的,吃什么都香,现在不能按照民间的做法,否则我们都不好过。于是厨师们精心筛选了玉米面,又加上大量的栗子面,然后加入芝麻、白糖、蜂蜜等和入。
后来厨师们又一想,现在太后每天山珍海味,肯定吃不了大的窝头,就把窝头按比例做出像枣那么大的小窝窝头。慈禧一见窝头,颜色和曾经吃的一样,就是个头小了点,拿起来一尝,高兴地说:“就是那个味,就是那个味。
”从此小窝窝头这特有的食品便问世了。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