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2016-01-07 22:58:36
幽门螺杆菌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及其诊治 【消化内科讨论版】
-医学教育网 >> 医学资料
由于胃酸对...[展开]
幽门螺杆菌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及其诊治 【消化内科讨论版】
-医学教育网 >> 医学资料
由于胃酸对细菌的杀灭作用,过去人们一直认为胃是一个"无菌"器官,胃、十二指肠等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原因也被认为是胃液引起的"自身消化"所致。
因此,传统胃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主要体现在"抑制胃酸药物"和"保护胃黏膜药物"上。 70年代开始出现的H2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和法莫替丁等以及80年代以来相继发现的K+-N+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和兰索拉唑等都有很强的胃酸抑制作用,临床上可迅速有效地缓解溃疡等引起的疼痛等症状和使溃疡愈合,倍受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然而停药后疾病的复发或反复发作是一个经常困扰着患者的问题,如何才能避免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反复发作,胃病就一定需要长期服药吗?
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首先从人体胃内发现幽门螺杆菌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其与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甚至胃癌等上消化道疾病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 。
临床观察发现结合应用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有着"终身疾病"之称的十二指肠溃疡可彻底治愈。近年的研究已证明,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许多慢性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原因。怎样才能知道是否患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呢?
1。
胃镜检查:在做胃镜检查时需要一些特殊的检查才能知道是否患有幽门螺杆菌感染。 1)快速尿素酶试验:因为幽门螺杆菌含有的尿素酶活性特别高,所以被用来作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存在的标志。
胃镜检查时使用活检钳取出一小块胃黏膜组织,放入快速尿素酶试剂中,一般10分钟后即可得出结果。特点:快速、便宜(约30元/次),常用。2)病理检查:同样取出一块活检组织,送病理科进行特殊染色显微镜下观察。
特点:特异性强,但费时、费用较高(约100元/次)较常用。3)PCR检测:PCR是一种能对各种病原体的核酸,即基因遗传物质进行检测的技术。取出一小块胃黏膜组织送PCR检测室进行检测。
特点: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但比较昂贵(约120元/次),不太常用。4)细菌培养:应用幽门螺杆菌专用培养基进行微需氧培养。 特点:特异性强,可用于药敏试验等研究,但繁琐、昂贵(约250元/次)及影响因素多,多用于研究。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2。 呼吸试验:同样是利用幽门螺杆菌的高尿素酶活性,给病人口服用14C或13C标记的尿素,如受检者胃如内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其富含的尿素酶即可将尿素迅速水解产生14CO2或13CO2经肺呼出,而被相应的检测仪测得。
14C检测费用相对较低(约120元/次),但半衰期长,对人体存在潜在危害,13C安全性好,但检测费用昂贵(约250元/次)。
3。 血清抗体检查:同其它病菌感染一样,当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人体也会产生抗幽门螺杆菌抗体,通过检测这些抗体便可作出相应的诊断。
1)金标法:可用指尖末梢血,快速,便宜(约60元/次)。 2)免疫印迹法:可同时检测幽门螺杆菌的多种抗体,并根据是否存在与致病性有关的外毒素抗体对幽门螺杆菌进行分型诊断,进一步了解所感染的幽门螺杆菌可能产生的危害性的大小。
结果准确、细致,价格稍高,约80元/次。
需要胃镜检查的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适宜于与胃镜检查同时进行,呼吸试验和血清抗体检查适宜于疗效随访和普查。
对于确诊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当进行严格的正规治疗,随意的抗菌治疗可能造成细菌的耐药,给以后的治疗带来困难。
目前的研究表明,三联用药常可达到清除幽门螺杆菌彻底、疗程短和副作用少的效果。清除幽门螺杆菌常用的治疗方案有铋剂加二联抗生素或质子泵抑制剂等强抑酸剂加二联抗生素治疗。 常用的能抑制幽门螺杆菌的药物有:
1。
铋剂:现有的主要药品有,1)枸橼酸铋钾:商品名有丽珠得乐和DeNol;2)胶体果胶铋;3)胶体酒石酸铋。它们都能对幽门螺杆菌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可保护胃黏膜,但是单独使用很难清除幽门螺杆菌。
临床上以丽珠得乐和胶体果胶铋使用较多。
2。 抗生素:1)硝基咪唑类:甲硝唑,能明显抑制幽门螺杆菌,但单独使用易产生耐药,服用时胃肠反应较明显,近来常用作用相似副作用较少的替硝唑代替。
2)羟氨苄青霉素:商品名阿莫西林对幽门螺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常与硝基咪唑类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同时使用而产生很好的效果,有青霉素过敏史者禁用。 3)克拉霉素:是一种抗幽门螺杆菌十分有效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由于其较高的疗效,使联合用药的疗程可缩短到1周。
对大环内酯类过敏者和严重肝功能不全者忌用。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
3。 质子泵抑制剂:临床上常用的有奥美拉唑和兰索拉唑,由于其强烈的抑酸作用,可通过改变幽门螺杆菌的生存环境、有利于抗生素作用的发挥以及损伤黏膜的修复而使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得以提高。
4。 常用的三联配方:1)丽珠胃三联:是由枸橼酸铋钾、替硝唑和克拉霉素组成,是1994年世界胃肠病学术大会推荐的方案之一,使用1周,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可达80~90%,费用适中,是一种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配方。
2)奥美拉唑或兰索拉唑、替硝唑和克拉霉素:对溃疡疼痛型症状缓解迅速,溃疡愈合疗效肯定,使用1周,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可达90%左右,费用较高。 3)雷尼替丁、甲硝唑和阿莫西林:2周为一疗程,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可达70~90%左右,费用较低,适用于抗生素使用较少和支付能力有限的患者。
----------------
幽门螺杆菌的危害性、目前治疗方法的缺项与HP疫苗研制待解决的问题
幽门螺杆菌的危害性: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世界范围人类感染的病原菌,在人群中具有较高的感染率,一般发达国家在50 %左右,发展中国家可高达80 %以上。
Hp在我国普通人群的感染率较高达到50-80 %,并仍以每年1-2 %的速度增加,每年新增感染病例超过1200万人。由于部分Hp感染者会发展为慢性胃炎、十二指肠肠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粘膜相关性淋巴瘤等疾病,WHO癌症中心于1994年将Hp列为第一类致癌因子[1]。
根除Hp感染可以降低胃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
目前治疗方法的缺项:
临床常用三联或四联疗法(包含氨苄青霉素及甲硝唑等抗生素,铋剂等胃粘膜保护剂,奥美拉唑等质子泵阻滞剂) 治疗Hp感染。
药物治疗对Hp感染的根除率可达到90 %,既在不同程度上根除了Hp感染,同时也达到了治疗消化道疾病的目的。 但存在再次感染、诱导耐药菌株流行、药物副作用和费用较高等问题,抗生素也不能达到预防Hp感染的效果,另外,患者的耐受性、依从性以及承受力都受到了挑战。
因此,疫苗将是预防和控制Hp感染和降低与Hp感染相关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自90年代初不少研究工作者就开始致力于Hp疫苗的研究和开发,以期获得预防性及治疗性效果俱佳的疫苗。 已有文献报告,接种疫苗可清除动物体内已感染的Hp,具有治疗作用。
国内外也有不少企业和研究机构投入大量资金进行Hp疫苗的研发。美国已将Hp疫苗列为21世纪疫苗优先发展的II类项目。
HP疫苗研制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Hp疫苗的研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 有效抗原的选择及联合应用或寻找新的更有效的保护性抗原;(2) 寻找安全有效的佐剂、疫苗运载释放系统、免疫接种途径;(3)有关人体感染Hp后的免疫应答和疫苗免疫保护机制;(4) 建立能客观反映人体免疫状况的动物模型。[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