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
2015-12-10 16:01:38
表葡菌败血症 败血症是由致病菌从人体局部不断侵入血循环而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病原菌在人体血液内生长繁殖,新产生的毒素可以引起全身功能紊乱和中毒症状。常见的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其次有表皮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粪链球菌、厌氧菌及真菌等。 侵入组织的细菌是否能造成败血症,取决于侵入细菌的数量、毒力及人体的抵抗力,尤其是...[展开]
表葡菌败血症 败血症是由致病菌从人体局部不断侵入血循环而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病原菌在人体血液内生长繁殖,新产生的毒素可以引起全身功能紊乱和中毒症状。常见的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其次有表皮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粪链球菌、厌氧菌及真菌等。
侵入组织的细菌是否能造成败血症,取决于侵入细菌的数量、毒力及人体的抵抗力,尤其是后者。 抵抗力强的人如果有少量致病菌侵入组织或血液(如拔牙、导尿等)时,由于机体强有力的防御功能,细菌可被吞噬细胞及白细胞迅速杀灭,因此不会产生病变。
对未成熟的脓肿、疖子用力挤压,或胆道、泌尿道发生梗阻使内容物积滞和脏器壁紧张时,都可使病原菌从局部范围进入血液造成败血症。 还有相当一部分败血症是并发于一些影响机体免疫功能的疾病,如白血病、肝硬化、糖尿病、恶性肿瘤等,这些病人由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药、抗肿瘤药物或放射治疗等,使机体的防御功能受到破坏而导致感染。
此外,有一种败血症的致病菌常常是一些耐药的细菌或毒力较弱、致病性不强的细菌,这类败血症是在医院内感染的,如静脉插管输液、保留导尿、各种插管造影、器官移植术等都可带入细菌而造成败血症。 该病起病大多较急,有高热、畏寒、寒战、头痛、关节疼痛等毒血症状,且伴有腹胀、皮疹、肝脾肿大等。
严重者可有气急、烦躁不安、神志不清、昏迷等症状,甚至出现感染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急性心内膜炎等危急现象。部分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的病人,细菌可从血液进入人体内各脏器,造成肺脓疡、肝脓疡、脑膜炎、骨髓炎、关节炎及皮下脓肿等化脓性病灶。
久病的患者可出现进行性贫血、消瘦、体内水及电解质紊乱等。 通过详细了解病史及体格检查来确定病灶或侵入途径,这对败血症的病原诊断非常重要,针对病原菌的种类,早期合理的选用抗生素。
本病的治疗主要在于早期、合理、联合应用抗生素。对病因不明的严重败血症可联合应用氨基甙类抗生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等)和羧苄青霉素或头孢菌素族抗生素;如疑为葡萄球菌时,可联合应用苯唑西林、磷霉素等;如疑为绿脓杆菌者可选用头孢拉定、羧苄青霉素等;如疑为厌氧菌时,可用氯霉素、灭滴灵等。
真菌败血症则首选两性霉素B。抗生素应用的剂量要大,每日量分2—4次由静脉内快速滴入,以便达到较高的血浓度而迅速杀灭病原菌。在体温下降、临床症状好转后应继续减量应用,至少7~10天。
有积脓时,需及时切开引流,并局部应用抗生素。 在治疗败血症的过程中,应严密观察血压、脉搏、神志等变化。 注意口腔及皮肤清洁。给予易消化食物,保证热量供应。每日需摄入2000—3000毫升的足量的液体,以利毒素排泄,口服有困难时应静脉补给,同时补给钠、钾、氯等电解质。
预防败血症要注意保护皮肤和粘膜的完整和清洁,如有破损,应及时消毒处理。对体内的感染病灶应及时治疗。 疮疖感染应及时治疗,不可随意挤压或用针挑刺。胆道、泌尿道等感染有梗阻时需解除梗阻,必要时手术治疗。
炎症没有被局限时,不能进行切开排脓。[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