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的西药治疗
抽动症是西医病名。西方国家研究本病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其发病原因一直未被确定。目前西医治疗以控制症状为主,并不能从病因上进行根治。其临床常用的药物是神经阻滞剂,它能阻滞多巴胺受体,进而达到控制抽搐的症状,其中,被医学界公认的、肯定的药物为氟哌叮醇和泰必利,但两者的副作用比较明显,如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动作缓慢、肌张力增强、张口困难等,严重者甚至使抽动症状加重,所以不易被患儿家属所接受。
虽然西药直接作用于神经递质及受体,控制症状较快,但其作用无选择性,在控制抽动症状的同时也有明显控制正常肌群副作用。下面分别介绍氟哌叮醇及泰必利的作用机理及副作用。
氟哌叮醇
此药是治疗抽动症的首选药物,为多巴胺受体阻滞剂,一般首次剂量为0。
25mg,以后根据病情的轻重程度,给予逐渐加量。 通常每天的剂量范围为1。5-10mg,由于氟哌叮醇的半衰期较长,它的临床效应一般在4-14天后才可见效。在用药的同时还应密切观察患儿是否还有其它的服药反应。
药物的副作用:(1)胃肠不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2)头晕、倦怠、思睡;(3)记忆力减退,思维迟钝,影响学习和日常生活;(4)有部分患儿可引起锥体外系反应或帕金森氏样症状,如震颤、流涎、角弓反张、咀嚼困难;(5)认知障碍、口干、便秘、食欲亢进等。
当病人出现上述的其中一种症状时,应即刻中断氟哌叮醇的应用,以免引起其它不良反应。
泰必利
泰必利是一种新型的精神神经安定剂,可对抗多巴胺在脑中的活动,对抽动症有较好疗效。
服用时须从小剂量开始,约75-150mg/天,分3次服用。此药通常在一周内(甚至2个月)并无药理作用,以后应逐渐增加剂量,多数人以300mg/天为合适治疗量。 此药需长时间服用才能有稳固的效果,甚至要服用几年,乃至终生。
药物的副作用:(1)头昏脑胀,昏昏欲睡;(2)闭经,发胖;(3)胃肠道不适、恶心;(4)长期服用者对肝功能有损害。
服用泰必利时,应注意预防副作用的发生,并且要定期检查肝功能。
中医认为,儿童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易造成脏腑功能失常。
阴阳失调,心肾不交则神志失控,出现神不宁、魂不安、意不固、志不坚的症状;肾阴不足,心火上炎,可致神思涣散,多语多动,五心烦热;水不涵木,肝阳化风,随经内扰,则出现各部位不自主的抽动。
经我所著名脑病专家多年呕心沥血的探索,结合抽动症的特点,认识到肾水不足、肝火旺盛导致肝阳亢而化风,引起抽动发作;结合多动症的特点认为其最终病位在心,各种原因扰乱心神,则心神涣散不收,注意力难以集中,或心火上炎,或瘀血阻心,或痰热扰心。
据各自病机特点,分为肝肾阴虚、虚火妄动、痰热内扰、瘀血内阻等证型,研制开发了系列中草药,消除扰乱心神的各种病因,协调脏腑阴阳平衡,采用养心安神、滋阴降火、平肝熄风、活血化瘀、化痰醒脑等多种方法大大改善了脑部的血液循环,促进了脑啡肽等生化物质的释放,增加了脑内核糖核酸的含量,增强了大脑的机能。
对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癫痫、智力低下、以及精神障碍等的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比传统疗法提高了5-6倍效果,其特点是:标本兼治,疗程短,见效快,无毒副作用。从而有效的解决了这一世界性难题,填补了世界医学在本病治疗中的一项空白。
治疗因人而异
以上资料供参考。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