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霉素的分离提纯方法
发酵产物的分离方法 一、发酵产物的分离方法 �6�1�6�1 (一)吸附法 (一)吸附法 �6�1�6�1 利用吸附剂与药物分子之间的分子引力而将 利用吸附剂与药物分子之间的分子引力而将 药物吸附在吸附剂上,然后再选用洗脱剂将 药物吸附在吸附剂上,然后再选用洗脱剂将 其洗脱下来。 吸附剂有活性炭、氧化铝、各 其洗脱下来。吸附剂有活性炭、氧化铝、各 种离子交换树脂。但是吸附剂通常有很多缺 种离子交换树脂。但是吸附剂通常有很多缺 点:吸附性能不稳定,选择性不高,不能连 点:吸附性能不稳定,选择性不高,不能连 续操作,影响环境卫生。 因此,吸附法曾经 续操作,影响环境卫生。因此,吸附法曾经 ...全部
发酵产物的分离方法 一、发酵产物的分离方法 �6�1�6�1 (一)吸附法 (一)吸附法 �6�1�6�1 利用吸附剂与药物分子之间的分子引力而将 利用吸附剂与药物分子之间的分子引力而将 药物吸附在吸附剂上,然后再选用洗脱剂将 药物吸附在吸附剂上,然后再选用洗脱剂将 其洗脱下来。
吸附剂有活性炭、氧化铝、各 其洗脱下来。吸附剂有活性炭、氧化铝、各 种离子交换树脂。但是吸附剂通常有很多缺 种离子交换树脂。但是吸附剂通常有很多缺 点:吸附性能不稳定,选择性不高,不能连 点:吸附性能不稳定,选择性不高,不能连 续操作,影响环境卫生。
因此,吸附法曾经 续操作,影响环境卫生。因此,吸附法曾经 几乎被淘汰,但随着大网格吸附剂的合成和 几乎被淘汰,但随着大网格吸附剂的合成和 应用的成功,吸附法又被重新广泛应用。 应用的成功,吸附法又被重新广泛应用。
�6�1 �6�1 (二)溶剂萃取法 (二)溶剂萃取法 �6�1�6�1 如果药物在某一种有机溶剂中(这种溶剂必 如果药物在某一种有机溶剂中(这种溶剂必 须不溶于水)溶解度较大或分配系数较高, 须不溶于水)溶解度较大或分配系数较高, 则当有机溶剂和发酵液相接触时,药物就从 则当有机溶剂和发酵液相接触时,药物就从 水相转移到有机溶剂相。
再适当改变溶液的 水相转移到有机溶剂相。再适当改变溶液的 pH pH值,使药物自有机溶剂相再转入水相,这 值,使药物自有机溶剂相再转入水相,这 样反复萃取,可以达到浓缩和提纯的目的。 样反复萃取,可以达到浓缩和提纯的目的。
例如青霉素在酸性条件下成游离酸状态,在 例如青霉素在酸性条件下成游离酸状态,在 醋酸丁酯中溶解度较大,因而能从水相转移 醋酸丁酯中溶解度较大,因而能从水相转移 到醋酸丁酯中;而在中性条件下,成盐状态, 到醋酸丁酯中;而在中性条件下,成盐状态, 在水中溶解度较大,因而能从醋酸丁酯转移 在水中溶解度较大,因而能从醋酸丁酯转移 到水中。
到水中。 �6�1�6�1 (三)离子交换法 (三)离子交换法 �6�1�6�1 离子交换法主要用于小分子的提取。利用 离子交换法主要用于小分子的提取。利用 离子交换树脂与药物之间的化学亲和力, 离子交换树脂与药物之间的化学亲和力, 有选择地将药物吸附上去,然后改变条件 有选择地将药物吸附上去,然后改变条件 以较少量的溶液将其洗脱下来,达到浓缩 以较少量的溶液将其洗脱下来,达到浓缩 和提纯的目的。
利用此法时,生物物质必 和提纯的目的。利用此法时,生物物质必 须是极性化合物,即在溶液中能形成离子 须是极性化合物,即在溶液中能形成离子 化合物。 化合物。 �6�1�6�1 (四)沉淀法 (四)沉淀法 �6�1�6�1 采用各种方法,降低药物的溶解度或形成难 采用各种方法,降低药物的溶解度或形成难 溶解的复合物而自发酵液中沉淀出来。
主要 溶解的复合物而自发酵液中沉淀出来。主要 起浓缩作用,而纯化的效果较差。本法又可 起浓缩作用,而纯化的效果较差。本法又可 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盐析,最常用是硫 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盐析,最常用是硫 酸铵,加入量通常应达到 酸铵,加入量通常应达到20%~60% 20%~60%;②加 ;②加 入有机溶剂,缺点是有机溶剂常引起蛋白质 入有机溶剂,缺点是有机溶剂常引起蛋白质 失活;③调等电点,此法沉淀能力不强,常 失活;③调等电点,此法沉淀能力不强,常 同时加入有机溶剂,使沉淀完全;④加入非 同时加入有机溶剂,使沉淀完全;④加入非 离子型聚合物,如 离子型聚合物,如PEG PEG,其机理与加入有机 ,其机理与加入有机 溶剂相似;⑤加入聚电解质,如聚丙烯酸, 溶剂相似;⑤加入聚电解质,如聚丙烯酸, 其机理与盐析作用相似。
其机理与盐析作用相似。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