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爱问首页 爱问商城
首页 生活 购房置业

为什么现在房价涨的这么厉害?

前几年,天津的房价在2000元/平米,现在达到6000元/平米,而且房价还呈上升趋势,请问房价还会一直上升吗?

    你好!房价上涨的原因很多!总的来说上涨是总的趋势! 你可以看下影响房价的原因: 影响房价升降的因素 (一)土地费用。包括:(1)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征地费;(2)城市建设配套费;(3)拆迁安置补偿费。
  此项中的(1)今后必定继续上涨;(2)绝无下降的可能;(3)上涨的可能更加快。   ...全部

    你好!房价上涨的原因很多!总的来说上涨是总的趋势! 你可以看下影响房价的原因: 影响房价升降的因素 (一)土地费用。包括:(1)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征地费;(2)城市建设配套费;(3)拆迁安置补偿费。
  此项中的(1)今后必定继续上涨;(2)绝无下降的可能;(3)上涨的可能更加快。   (二)前期工程费和房屋开发费。包括(1)规划勘察设计可行性研究、三通一平费;(2)建安工程费;(3)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费;(4)基础设施建设费。
  此项中的(1)、(2)在物价快速上涨时,推动房价刚性上涨;(3)、(4)绝无下降的可能。 (三)开发管理、销售、财务等费用,税费和目标利润。  此项的税费一般是不变化的。
  其它在成熟的市场条件下,经营好的,不同楼盘有不同的可下降空间。但旺销时就都成了开发商利润。 (四)物价走势。通货紧缩,物价走低,抑制房价并使之下降;通货膨胀,物价走高,房价必定攀升。
  1994年的宏观调控,是以降低通涨率为目标,房地产市场受此影响,而且因为买方需求不足促使房价回落。  这次宏观调控,是为了持续平稳增长和防止大起大落。今年国际石油价格始终在高位运行,国内物价通涨率达到8%;股市长时期走低,难见起色;而购房按揭利率仅为4。
  7%,所以买房无论自用或投资都是正当其时。因此房价在今年1—3月份全国平均上涨10。2%,高出物价上涨指数4。  5个百分点。 (五)贷款政策变动和贷款利息升降。
  贷款利息升降将严重影响房地产的开发成本和销售。国家现时的贷款政策,使大中城市6000元/平方米以上的房价已经早已相对下降。按揭利率相对降低,将使还贷压力减轻,促进需求;按揭利率提高,必定抑制消费,导致房价趋降。
     (六)经营城市理念与土地供应量。各城市经营城市的理念其核心是多收取土地出让金,这已导致经济实用房供地难出,推动房价走高。土地投放量过少、规划上过份追求低密度花园景观洋房则必然促使房价走高。
  能否投放相当比例的经济实用房用地将从根本上起到平抑房价的作用。  以大连为例,中山、西岗、沙河口三区因地价高供地少而房价上升最快,新房价位已很少有每平方米4000元以下的。
  而在北海由于土地供应充足,上涨幅度有限。 (七)居民收入水平与城市动迁。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住房质量、环境、科技含量等有了更高的要求,使住宅档次在提高,房价必然会上升。  这在经济新区最为明显;反之,经济衰落地区,房价上涨有限而下降时幅度最大。
  城市动迁补偿随着经济的发展必定会节节上升,推动房价走高。动迁不但会增加开发的刚性成本,而且补偿的动迁费强烈拉动房屋消费。2002年,大连的老市区动迁由于主要是工厂搬迁,其补偿不能形成购房消费,使得房市受到抑制。
    2003年,由于加大了住宅的动迁力度,以市内动迁住宅50万平方米计,每平方米均补偿2600元,将有13亿元进入房地产市场,再结合相匹配的购房按揭贷款,于是房价开始步步走高。
  而北海居民收入水平低、城市动迁规模小,所以房价上涨幅度小。 (八)开发效率。开发效率高,房价有降的空间。  开发效率低、建设周期过长,必造成房价高位难降,最可能成为死盘。
   (九)个别开发商的概念炒作误导。概念炒作误导拉升房价,使其背离实际价值。房市虚火上升。 (十)2005年社会发展七大趋势。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05年中国社会蓝皮书》预测:(1)经济将继续高速增长。
    (2)“入世”保护过渡时期到期,垄断行业改革到关键点。(3)农民市民化的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4)老龄化问题逐步显现。(5)劳动关系的紧张会造成普通劳动力供给的虚假短缺。
  (6)子女教育费用将对家庭消费倾向产生重大影响。(7)代际之间的价值观念将显示出更大的差异。  这七大趋势将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房价的升降。 。收起

2007-03-23 13:18:35
0 0
收起 提交
加载更多

以前的天津没有对城市进行改造.这几年的规划改造的有些规模了.房价还会上升,但节奏会放缓的.

以前的天津没有对城市进行改造.这几年的规划改造的有些规模了.房价还会上升,但节奏会放缓的.收起

2007-03-23 13:17:25
0 0
收起 提交
加载更多

相关推荐

房价无锡房价现在趋势如何

在目前,稳中有跌。全年,看经济形势和国家政策导向。

更多相关问题

相关栏目

加载中...

提问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 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