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关系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对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气—阴阳—五行的相互关系及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整体观念,至今在中医学的临床实践中发挥着指导作用。
1 气与阴阳的相互关系
气与阴阳不可分割,阴阳来源于气的变化。 这种理论由来已久。早在两汉时期,中国哲学界将阴阳二气视作一元之气自身的变化结果。《淮南子》谓:“道(日规)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和合而万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文训》)。 王充在《论衡》中指出:“元气未分,浑沌为一,及其分离,清者为天,浊者为地”。“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宋·张载在《易传》太极阴阳...全部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对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气—阴阳—五行的相互关系及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整体观念,至今在中医学的临床实践中发挥着指导作用。
1 气与阴阳的相互关系
气与阴阳不可分割,阴阳来源于气的变化。
这种理论由来已久。早在两汉时期,中国哲学界将阴阳二气视作一元之气自身的变化结果。《淮南子》谓:“道(日规)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和合而万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文训》)。
王充在《论衡》中指出:“元气未分,浑沌为一,及其分离,清者为天,浊者为地”。“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宋·张载在《易传》太极阴阳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气有阴阳”,“一物两体”学说,其认为“一物两体,气也”(《正蒙》)。
气与阴阳的关系在医书中早已论述。如《医学六要》指出:“气为动静之主。”动静统一是气的存在状态。气的运动源泉在于气本身具有克制与反克制的能力。这种克制与反克制的作用就是阴阳二气的对立统一。
气是阴阳的矛盾统一体。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总规律。故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阴阳的对立统一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规律。
总之,气是一,万物本原为一气,但一气分为阴阳,表现为对立的两个方面。
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的作用下不断运动变化的。“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阴阳与气的相互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2 气与五行的相互关系
五行为气的5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云笈七》中吸收了阴阳五行思想,根据“元气本一,化生有万”的理论,阐述了气与五行的关系。谓“一含五行,为水,为火,为木,为金,为土”。“元气合而为五行,五行归于一气”。《白虎通》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言行者,欲言为天行气之义也”。
由于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所以五行实际上是由气的运动变化而生,五行统一于一气。如此就将五行多元物质结构概念统一于气一元论的单一物质概念之中。
3 阴阳与五行的相互关系
阴阳之中寓有五行,五行之中含有阴阳。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天降阳,地出阴,阴阳合而生五行”。即五行本原于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产生五行。
阴阳与五行的关系可从如下两个方面加以考虑。其一,从同一“系统”考察:阴阳是五行之理,五行是阴阳之象。
《太极图说》指出:“阳变阴合,而生木火土金水”。五行的“五”指5类物质,5种属性外,本身就具有阴阳交舞的含义。《说文》曰:“五作X,五行也,从二,阴阳在天地间交舞也”。张介宾更明确指出:“阴阳即五行之气,五行即阴阳之质,质非气不行,气非质不立,行也者,所以行五行之气也。
”阴阳可分,五行互藏。
其二,从方法论角度考察。阴阳是说明事物内部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五行是说明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的5个方面。要全面地认识某一特定事物,就要从这一事物内外,环境两个方面来考察,也即从阴阳五行两个方面加以辨析。
因此阴阳和五行是互补的关系,任何一个特定的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本身是一个系统,同时它又是它所从属的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既然事物的任何层次都包含有阴阳两个方面,阴阳二气的作用必然产生五行。总之,阴阳言气的矛盾运动,五行说明气有生克,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包涵。
“举阴阳则赅五行,阴阳各具五行也,举五行即赅阴阳,五行各具阴阳也”(《戴震·疏泄》)。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