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病或哮喘症)是一种慢性下呼吸道促发性、过敏 性疾病,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呼吸道上皮细胞 等)参人的下呼吸道黏膜下层弥漫性、变态反应炎性病变;该慢性炎症致使整个呼吸道处于 高反应性与应激性增高状态,当机体或呼吸道遇到相关因素刺激,则可促发双肺弥漫性细小支 气管平滑肌痉挛性收缩及管腔黏膜水肿、充血、渗出,其结果则导致肺泡通气与换气受阻,患者 临床表现为喘息或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因机体重度缺氧而窒息死亡;呼吸道高反应性与应激 性增高是该疾病特有性征象,.....[展开]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病或哮喘症)是一种慢性下呼吸道促发性、过敏 性疾病,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呼吸道上皮细胞 等)参人的下呼吸道黏膜下层弥漫性、变态反应炎性病变;该慢性炎症致使整个呼吸道处于 高反应性与应激性增高状态,当机体或呼吸道遇到相关因素刺激,则可促发双肺弥漫性细小支 气管平滑肌痉挛性收缩及管腔黏膜水肿、充血、渗出,其结果则导致肺泡通气与换气受阻,患者 临床表现为喘息或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因机体重度缺氧而窒息死亡;呼吸道高反应性与应激 性增高是该疾病特有性征象,即使在无任何症状的患者,当机体或呼吸道受到某种相关因素刺 激后,则可立即发生细小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而通常这些刺激因素对正常人体呼吸道则无任何 影响;支气管哮喘实际上主要是下呼吸道无气管软骨环支撑的细小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性、持 续性收缩,从而导致双肺细小支气管管腔缩窄或闭锁,严重者直接造成肺泡通气与换气受阻; 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主要特征为反复发作性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等,一般在夜间或清晨 发作,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好转。
1。发病因素哮喘的病因较为复杂,至今仍不十分清楚,但患者个体过敏体质与外界环 境影响和刺激则是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多数学者认为与多基因遗传有关,同时受遗传因素和 环境因素的双层影响。
遗传因素:许多调查资料表明,哮喘与遗传关系密切,哮喘患者亲属 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群体,且亲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其遗传率约为70% ~80% ;过敏 体质与环境因素:哮喘的形成与反复发病是许多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大多数支气管哮 喘患者属于过敏体质,本身可能伴有过敏性鼻炎或对常见的且空气传播的变应原(螨虫、花 粉、宠物、霉菌、烟雾等)、某些食物(瓜果、牛奶、花生、海鲜类等)、气候变化(寒冷季节或秋冬 气候转变时较多发病)、运动(哮喘患者在剧烈运动后易诱发哮喘)、药物(心得安、阿司匹林 等)等促其诱发。
此外,妊娠也是哮喘的诱发因素。2。发病机制哮喘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由于诸多因素参与其中,一般认为呼吸道高反应 性亢进和免疫-炎症特性为根基,当各种相关因素刺激时均可导致细小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性收 缩,同时呼吸道炎性渗出且伴有黏膜水肿及分泌物增多,从而引起整个下呼吸道细小支气管管 壁弥漫性增厚,管径缩窄、管长缩短,甚至闭塞,以及通气7血流比值(V/Q)失衡。
3。病理生理特点疾病早期仅表现为小支气管黏膜肿胀、充血、分泌物增多,气管与支 气管炎性细胞浸润,肉眼观察较少器质性改变,在病情缓解后可基本恢复正常;随着病情发展(当哮喘反复发作),细小支气管呈慢性炎症性改变,病理学变化逐渐明显,肉眼所见肺组织 膨胀及肺气肿,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内含有粘稠分泌物及粘液栓;哮喘病程越长,小呼吸道阻 塞的可逆性越小,以呼气期为主的通气障碍可引起肺海内气体滞留,不可逆性通气功能障碍则 使肺泡长期过度膨胀,肺弹性降低,可形成阻塞性肺^肿,甚至肺源性心脏病;呼吸功能检 查,当哮喘发作时有关呼气流速的全部指标均显著下降。
1。临床症状与体征典型临床症状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喘息,大多数患者有季节性,昼轻 夜重,通常与吸入外源性变应原有关。急性发作时,双肺闻及弥漫性哮鸣音,以呼气期为主,上 述症状和体征可自行缓解或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后缓解,缓解期患者可无任何哮喘症状。
(1)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分级:支气管哮喘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 期,而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又有不同程度的分级,清醒患者通常以讲话是否完整确定其支气 管哮喘发作的严重程度。 轻度:能够不费力地以整句语言方式讲话;中度:讲话之间时常 有断续、停顿;重度:只能用单音节说话;危重:完全不能讲话。
(2)临床精神症状与体征:清醒患者一般常有焦虑、烦躁,严重者可大汗淋漓、嗜睡及意 识模糊等;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呼气性呼吸困难与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出现呼气时间 延长并费力,当迅速发展还可演变为呼吸危象,如呼吸增快大于30次/分以上,心率可增速至 120次/分以上,三凹征显著且伴有口唇明显发绀,双肺听诊可有显著的哮鸣音或喘鸣,若不及 时予以解除,机体因不能进行有效通气与氧合而发生严重低氧血症,甚至导致窒息,继之心肌 缺氧而引发心律失常,乃至心搏骤停;细小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性收缩尤其多见于患有支气管 哮喘病史的患者。
2。临床诊断反复发作性喘息、气急、呼吸闲难、胸闷及咳嗽,严重者被迫采取坐位或 呈端坐呼吸,且常咳出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发绀;发作时双肺可闻及以呼气相为主的 散在或弥漫性哮鸣音,呼气相延长,尤其高音调哮鸣音则是该病典型特征;上述症状可经治 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分型、分级、分度如下:(1)分型: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特点,临床将支气管哮喘分为外源性与 内源性两型。 部分患者难以区别,则称为混合性哮喘。
(2)分级:临床通常将慢性哮喘分为以下四级。I级:哮喘症状每周发作少于1次,夜 间症状每月专2次。肺功能检查: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 >预计值80%或呼气峰流量 (PEF) &80%个人最佳值,FEV,4 PEF昼夜变异率<20% ,应用p2受体激动剂后正常;n 级:每周哮喘发作2 ~6次,夜间哮喘发作每月>2次。
肺功能检查预计值80%或PEF &个人最佳值80%,PEF或FEV,昼夜变异率在20% ~ 30%之间;H级:每天发作哮喘,每周 夜间哮喘多于1次,每天需要应用队受体激动剂,发作时活动受限。
肺功能检查:FEVi在预计 值的60% ~80%之间或PEF在60% ~80%范围个人最佳值,PEF或FEV,昼夜变异率>30%, 治疗后可接近正常;IV级:经常持续发作,夜间症状频繁,体力活动受限。
肺功能检查jEV, <预计值的60%或PEF<个人最佳值60%,PEF或FEV,昼夜变异率> 30%,经积极治疗后仍 低于正常。(3)分度:哮喘急性发作分为以下四度。
I度(轻度):虽步行或上楼时可出现气短,但 可平卧,谈话能连续性,且无焦虑尚能安静,以及无出汗、无辅助呼吸肌活动、无肺性奇脉,呼气 末双肺有散在哮鸣音、呼吸频率轻度增加、脉率一般< 100次/分,应用氏受体激动剂后PEF 或 FEV1>80%、吸空气时 Pa02>80mmHg,其 PaC02<45mmHg、Sp02>95% ; II度(中度): 稍活动即可气短,喜欢端坐位,谈话常有中断,时有焦虑或烦躁,有出汗与呼吸频率增加,可有辅助呼吸肌活动,听诊双肺哮鸣音响亮,脉率在100〜120次/分,有肺性奇脉(10 ~25mmHg), 应用(32受体激动剂后PEF或FEV1在60%〜80%,吸空气时?302在60 ~ 80mmHg,其PaC02赛 45mmHg,SP02在91% ~95% ;1度(重度):休息时可有气短、端坐呼吸、谈话单词描述、焦虑 明显、时常大汗淋漓、呼吸频率> 30次/分、常有辅助呼吸肌活动、听诊双肺哮鸣音显著响亮、 脉率>120次/分、肺性奇脉>25mmHg、应用(32受体激动剂后PEF或FEV, <60%、吸空气时 Pa02< 60mmHg,其PaC02> 45rmnHg、SP02矣90% ;IV度(危重):不能讲话、嗜睡且意识模 糊、胸腹肌运动紊乱、哮鸣音减弱或无。
1。鉴别诊断对临床症状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与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一项试验阳 性: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基础FEV, <80% ;昼夜最大PEF变异率& 20% ;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 >12% ,且FEVi增加绝对值>200ml。
2。临床监测与血气分析下呼吸道通气阻力骤然增加,早期机体?&02与3!>02及呼气 末二氧化碳(PETC02)可同时轻度下降;中度哮喘发作,动脉血气分析一般表现为?302与 Sp02明显下降,其二氧化碳分压(PaC02) —般正常;而重度哮喘发作,Pa02与SP02严重下降, PaC02则超过正常,机体出现低氧血症及呼吸性酸中毒和(或)代谢性酸中毒;若患者全麻气 管插管术中给予挤压It气囊辅助通气,手感气体难以压人气管内(下呼吸道内压剧增)。
3。临床治疗原则由于目前临床上尚无特效的治疗与处理方法,故主要为控制症状、减 少发作、防止病情加重,甚至恶化。(1)控制环境诱发因素:确定、预防、控制接触各种变应原,这是防治哮喘的有效方法。
(2)药物治疗: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主要分为以下两类。1)缓解哮喘发作:此类药物主要作用为舒张支气管(支气管舒张药)。 沙丁胺醇(舒喘 灵);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及麻黄碱,因其心血管不良反应多,则已被高选择性的P2受体 激动剂所代替;氨茶碱仍是目前治疗哮喘的有效药物,与糖皮质激素合用具有协同作用; 镁制剂应用可缓解小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性收缩,从而可扩张细小支气管而改善肺功能;阿 托品可抑制呼吸道腺体分泌,减少呼吸道分泌物,从而可降低呼吸道阻力,提高有效通气。
2)控制哮喘发作:由于哮喘的病理基础是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故糖皮质激素是目前临床 上控制哮喘发作的颇为有效药物之一,可分为吸入、口服与静脉用药。4。氧疗一般吸入气氧浓度为26% ~40%为宜,并给予湿化为妥,必要时给予纯氧吸人, 同时根据患者情况决定行面罩供氧吸入还是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造口插管,以利于自主呼 吸或实施机械控制通气。
细小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性收缩是围麻醉期常见并发症,且与麻醉关系十 分密切,作为麻醉医师必须熟悉诱发细小支气管痉挛的相关因素和紧急处理措施。由于支气管哮喘患者其呼吸道呈高反应性状态,从而围麻醉期相关因素均可引起细小支 气管痉挛。
此外,支气管哮喘也属I型过敏反应性疾病,容易被多种诱发因素引起急性发作, 除相关致敏原外,如浅麻醉状态下气管插管、拔管以及手术刺激等也可诱发。 由于早年供临床 麻醉选择的药物较少,使得支气管哮喘患者为麻醉术中高危人群,随着麻醉药物品种的增加与 麻醉技术的提高,围麻醉期出现哮喘急性发作的概率显著下降。
尽管如此,患有支气管哮喘患 者的麻醉应将预防哮喘急性发作放在首位。因此,合理的麻醉选择、适宜的麻醉深度、轻柔的 麻醉操作、平稳的麻醉管理则显得至关重要。 1。麻醉前访视对合并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应首先了解该病的发病因素与病理生理特 点,详细复习该患者的全部病史,以便予以预防;了解哮喘类型、发作诱因、发作频率及严重程度;既往有无手术麻醉史与药物过敏史;咨询哮喘发作时应用何种药物有效;病 史长、病情严重者应行影像学检查,以了解有无明显肺气肿表现,必要时需做肺功能检查 (尤其是FEVJ及动脉血气分析,以利于评估病情与实施相应措施;评估哮喘患者的分级 与分度。
2。麻醉前用药对于术前已常规服用的平喘药如氨茶碱等应继续用药至麻醉前;对 于正在接受局部或全身类固醇治疗的严重哮喘患者或对常规支气管扩张药不敏感者,均应继 续应用类固醇药物治疗;哮喘患者麻醉前预先实施治疗性雾化吸人(包含解痉、平喘、消炎 等药物),可明显降低麻醉与手术期间的哮喘发作;术前镇静、镇痛药宜选用适量咪达唑仑、 氟哌利多和哌替啶或芬太尼,忌用吗啡,因吗啡具有迷走神经兴奋和组胺释放作用,可诱发细 小支气管痉挛;抗胆碱药物可抑制分布于呼吸道平滑肌的胆碱能神经纤维的激惹,降低迷走 神经兴奋性,促使细小支气管扩张。
但也应注意抗胆碱药物增加痰液粘稠性,使呼吸道分泌物 排除困难;®H2受体拮抗药不宜应用,因该药能诱发细小支气管痉挛;异丙嗪具有镇静及抗 组胺作用,作为麻醉前用药,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具有一定裨益,可常规使用。
也适用于过敏病 史、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患者。3。麻醉选择应根据患者术前病情状态与手术大小以及刺激程度而选择麻醉方法。 通常局麻、区域神经阻滞或椎管内脊神经阻滞则是首选,因可避免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或拔管 所致的呼吸道高反应性。
据统计,•哮喘患者气管插管全麻中诱发哮喘的发生率约占6。 4%,而 未插管全麻或实施神经阻滞患者发生率则小于2% ;喉罩比气管插管更有利于降低呼吸道 应激反应,只要安置到位,并加强管理,呼吸系统并发症少,是哮喘患者较为理想的呼吸道管理 方法之一。
4。全身麻醉哮喘患者实施全麻诱导与维持力求平稳,尤其麻醉诱导后实施气管插管 操作,务必达到足够麻醉深度,避免气管插管应激反应所致的呛咳而反射性诱发细小支气 管痉挛。(1)静脉全麻药:咪达唑仑或依托咪酯用于麻醉诱导,其抑制呼吸道反射的作用较弱, 不能防止或避免喉镜置入咽喉以及气管内插管刺激而引起的细小支气管痉挛。
因此,可在气 管插管前一分钟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 ~1。5mg/kg,并给予咽喉充分表面麻醉,以防止呼吸道刺 激所导致的反射性细小支气管痉挛;丙泊酚可减少支气管平滑肌释放组胺,降低支气管平滑 肌张力,更适宜用于哮喘患者;氯胺酮静脉注射1〜1。
5mg/kg具有中枢性交感神经兴奋作 用,通过增加内源性儿茶酚胺的活性,兴奋(3-受体而使细小支气管扩张,故有利于哮喘患者的 麻醉,但增加呼吸道分泌物,术前或使用该药前宜结合抗胆碱药使用。 (2)吸人全麻药:大多数吸人性全麻药具有支气管扩张作用和呼吸道保护性特点,适用于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麻醉维持,故可作为首选麻醉维持用药(如七氟烷、异氟烷、恩氟烷等),尤 其七氟烷是抑制呼吸道反射的强效吸人全麻药,而且不增加心脏对(3受体激动剂和氨茶碱产 生的交感神经兴奋作用。
此外,七氟烷产生的支气管扩张作用依赖于正常呼吸道上皮产生的 一氧化氮和前列腺素的能力,吸人性麻醉药所具有肌肉松弛作用,可减少术中肌肉松弛药的用 量,从而可避免术后因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逆转残余肌肉松弛药效应而增加呼吸道的高反应 性风险。
(3)肌肉松弛药:维库溴铵、潘库溴铵组胺释放作用少,故适用于哮喘患者;阿曲库铵 具有组胺释放及改变血流动力学的副作用,而顺式阿曲库铵是一种较新型中时效非去极化肌 松药,与阿曲库铵等其他非去极化肌松药比较,顺式阿曲库铵具有更多的优点,如顺式阿曲库铵的肌松效价为阿曲库铵的3。
2 ~3。 5倍,是一种较有前途的中时效非去极化肌松药,该药比 阿曲库铵作用更强,组胺释放量极小,临床常规用药剂量范围内无组胺释放作用,也无明显血 流动力学改变,代i射产物毒性很低,故可用于哮喘患者。
(1)麻醉前备好沙丁胺醇(舒喘灵):该药为选择性匕受体激动剂,能有效地抑制组胺等 致过敏性物质的释放,防止细小支气管痉挛,且具有较强的支气管扩张作用,适合用于支气管 哮喘、细小支气管痉挛J市气肿等病症。
因此,麻醉前备好沙丁胺醇则是预防气管插管应激诱 发细小支气管平滑肌g挛性收缩的首选治疗药物,如全麻术中发生细小支气管痉挛,可将沙丁 胺醇经气管插管直接喷人下呼吸道中。2。
麻醉深度若实施全身麻醉,全麻诱导则是关键,其要点:全麻诱导既要平稳,又要 达到足够深度(务必搭配肌松药应用);结合咽喉黏膜充分表面麻醉,可抑制呼吸道反射; 当麻醉药物达峰值时再进行气管内插管,可减少下呼吸道应激反应;咽喉部与气管隆突刺 激是细小支气管接挛的重要诱因,喉镜显露声门与气管插管操作应轻柔、缓慢,切忌暴力;由 于手术切皮、术中探查、手术缝皮等创伤刺激大,此时麻醉深度需达足够;术毕拔出气管内插 管需注意操作技巧,适宜在较深麻醉状态下拔管,但患者自主呼吸与潮气量必须在正常范围; 喉罩比气管插管更有利于降低呼吸道高反应性,只要安置到位,并加强管理,呼吸系统并发 症则少见,故是哮喘患者较为理想的呼吸道管理方法;⑧麻醉全程均应平稳;⑨加强麻醉管理 和术中监测(血流动力学以及各呼吸参数监测,尤其是呼吸道压力监测)。
3。机械通气对发生细小支气管痉挛者应设定较慢呼吸频率(7 ~ 10次/分),并调控 足够的呼气时间,以维持?302与?3(:02在正常水平为宜,这对呼吸道阻力增加患者至关重要; 呼气末正压(PEEP)应谨慎应用,因可使变窄的下呼吸道呼气功能受损。
4。术毕气管内插管的拔除麻醉结束手术完毕,非哮喘症患者大多情况下需自主呼吸恢 复且神志清醒后拔除气管内插管为宜,但支气管哮喘患者为降低其呼吸道高反应性,仍以患者 处于一定麻醉深度拔管为妥,以避免呼吸道高反应性所致细小支气管痉挛。
此外,如拔管后出 现上呼吸道梗阻(如舌后坠),安放口咽通气道也应操作轻柔,避免不良或过度给予呼吸道刺 激(包括口咽腔吸痰)。5。麻醉术中哮喘发作的识别与判断若麻醉控制通气期间出现呼吸道阻力增加,并非 都是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应先查明原因,首先判断气管内插管位置是否正确,有无扭曲及分 泌物或异物堵塞;麻醉减浅、肌松药时效太短,也可使呼吸道阻力增大,追加挥发性麻醉药与 肌松药以加深麻醉,常在短时间内产生效果,其呼吸道阻力可明显降低。
而哮喘患者发生细小 支气管平滑肌疼挛性收缩时,对麻醉深度的调整一般在较长的时间才能产生作用;哮喘发作 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其呼气相延长。6。
围麻醉期急性支气管哮喘发作处理措施围麻醉期发生细小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性收 缩必须予以紧急处理,以防止和避免机体严重低氧血症所致的呼吸危象。 采用氨茶碱0。25g加人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40ml中静脉缓慢注射;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哮喘颇为 有效的抗炎药,应及早使用;沙丁胺醇:该药为选择性h受体激动剂,能有效地抑制组胺等 致过敏性物质的释放,且有较强的细小支气管扩张作用,适用于支气管哮喘。
、细小支气管平滑 肌g挛性收缩、肺气肿等。 因此,麻醉前吸人沙丁胺醇则是预防气管插管应激诱发细小支气管 平滑肌疼挛性收缩的首选治疗药物,一旦麻醉术中发生细小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可将沙丁胺醇 经气管插管直接喷人下呼吸道中;镁制剂:具有扩张支气管作用,其改善呼吸功能可能性机 制是镁离子可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缓解细小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而使细小支气管扩张。
此外,镁离子可使运动神经末梢乙酰胆碱递质的释放减少,间接拮抗了乙酰胆碱对平滑肌细胞的 兴奋作用,细小支气管平滑肌g挛解除而改善肺通气与肺换气功能;局麻药:将2%利多卡 因3 ~ 5ml经气管插管注人气管内,可舒张细小支气管平滑肌。
2。麻醉术中哮喘发作全麻用药可缓解症状应用咪达唑仑或丙泊酚可消除患者紧张 与恐惧心理,降低机体应激反应;吸入全麻药七氟烷、异氟烷或地氟烷均有一定的支气管扩 张作用;应用较大剂量非去极化类肌松药可使胸部骨骼肌充分松弛,并抑制呼吸肌做功,从 而胸廓扩张与胸腔容量增大可间接缓解肺松弛,且有利于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
硫喷妥钠可诱发支气管痉挛,对哮喘患者极为不利,应禁忌使用;去 极化肌松药琥珀胆碱虽可引起组胺释放,但尚无证据表明会使哮喘患者的呼吸道阻力增加,只 有个案报道引起细小变气管痉挛者,但应注意,如有可能应避免使用;非去极化肌松药筒箭 毒碱可刺激组胺释放,增加呼吸道阻力,故禁用于哮喘患者;慎用或禁用P-受体阻滞剂; 哮喘患者不宜采用高位硬脊膜外隙脊神经干阻滞,因为胸部或上腹部硬脊膜外隙脊神经干 阻滞后可减少呼吸肌作功,通气储备降低约20% ~48%,同时阻滞〜心交感神经,致使副交 感神经相对占优势,有可能诱发细小支气管痉挛;随时听诊双肺呼吸音,有无散在或弥漫性 哮鸣音,判断是否哮喘发作。
此外4{)02与PETC02及呼吸道内压应视为监测常规;理论上认 为,术毕应用新斯的明拮抗非去极化肌松药的残余作用后,可能诱发细小支气管痉挛,但并非 常见,这可能同时给予抗胆碱药物(阿托品)的原因;⑧支气管哮喘患者需注意保持室内温度 和患者保暖,以防止冷环境对呼吸道的影响;⑨需要提示的是,部分鼻窦炎或鼻息肉患者可合 并哮喘症,给该类患者实_全身麻醉需密切关注急性支气管哮喘的发作,尤其麻醉术毕患者神 志清醒后经气管插管给予下呼吸道分泌物吸引或拔出气管内插管后,容易引起支气管哮喘急 性发作。
因该类患者呼吸道呈高反应状态,其支气管与细小支气管平滑肌更为敏感,如浅麻醉 下或患者恢复期进行气管内吸引,极易反射性引发哮喘病发作。此外,鼻腔创面出血可经鼻后 孔流至咽喉部,如未能及时吸引干净,拔管后有可能被误吸而促发支气管哮喘。
另一方面, 鼻腔外侧壁凸凹不平,术毕鼻腔填塞膨胀止血海绵不易达到止血完善,其创面渗血可不同 程度的流向咽喉部蓄积,而每次给予咽喉部吸引刺激也很易引起细小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性 收缩。 因此,患有支气管哮喘病史而行鼻腔内窥镜手术的全麻患者务必防范其支气管哮喘 急性发作。
需要指出的是,无支气管哮喘病史的患者在围麻醉期也可出现细小支气管痉挛(即单纯 性细小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性收缩),其呼吸系统异常表现与急性哮喘发作基本相同,但两者病 理特点有些不同,故两者的鉴别诊断应全方位、综合性分析才能确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