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睡觉依恋毛巾,是不是缺乏安全感,父母
您的儿子所表现的是一种“恋物行为”,这种行为在婴幼儿中比较常见,婴儿一般依恋毯子比较多,而稍大些的孩子大多会依恋那些比较柔软的玩具,比如说毛巾、毛毯、布娃娃、长毛绒玩具等。恋物行为是指儿童对某种特定物品的依恋,在这种特定物品的陪伴下,儿童能获得安全感和慰藉,而一旦离开它,儿童容易哭闹、焦躁不安、严重情况下会导致儿童失眠、拒食。 恋物行为一般是因为儿童的心理需要无法得到满足而导致,婴幼儿的心理需要一般来说有亲子依恋、对皮肤和身体接触的需要,也就是说依恋亲人,经常希望亲人在他的身边,这样他就会感到具有安全感,如果孩子无法从亲人那里得到时时刻刻恋“人”,那只能转而求其次,把某些物品作为亲人的象...全部
您的儿子所表现的是一种“恋物行为”,这种行为在婴幼儿中比较常见,婴儿一般依恋毯子比较多,而稍大些的孩子大多会依恋那些比较柔软的玩具,比如说毛巾、毛毯、布娃娃、长毛绒玩具等。恋物行为是指儿童对某种特定物品的依恋,在这种特定物品的陪伴下,儿童能获得安全感和慰藉,而一旦离开它,儿童容易哭闹、焦躁不安、严重情况下会导致儿童失眠、拒食。
恋物行为一般是因为儿童的心理需要无法得到满足而导致,婴幼儿的心理需要一般来说有亲子依恋、对皮肤和身体接触的需要,也就是说依恋亲人,经常希望亲人在他的身边,这样他就会感到具有安全感,如果孩子无法从亲人那里得到时时刻刻恋“人”,那只能转而求其次,把某些物品作为亲人的象征或替代品,从中获得安慰即“恋物”;我们经常听说的“皮肤饥渴”,人存在着身体接触的需要,尤其是在婴幼儿阶段这种需要更为强烈,在舒适的身体接触中,孩子得到的不仅是感知觉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她得到了一种心理上的放松。
所以,孩子们的所“恋”之物都是那些比较柔软的东西,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父母无法让孩子得到亲子依恋、对皮肤和身体接触的需要时,那些孩子所依恋的品便在一定程度上让孩子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和愉悦,帮助孩子稳定了情绪、得到了安全和快乐,从而弥补父母的不足。
这种依恋的替代同样也能使孩子产生自信、自控,从而拥有更好的情绪适应能力。当然父母对孩子的恋物行为也不能不闻不问、听之任之,如果让其肆意发展下去就会转变为重度的恋物行为,甚至会发展成为恋物癖,而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那么怎样才能不让其进一步发展和加重呢?其实答案是非常简单的,这就是每天有足够的时间陪陪孩子——尽量减少孩子的独处时间;睡觉时爸爸或妈妈陪伴孩子并给他讲故事,或在孩子的卧室里点一盏小灯,减少孩子一个人独睡的恐惧;多带孩子做室外活动;经常抚摸和拥抱孩子。
在睡觉之前、之时,在孩子的床下用录音机播放舒缓的音乐使孩子获得平静以及心灵的安抚,从而减少对毛巾或布绒玩具的依恋。我儿子小时候也有过对毛巾或布绒玩具的依恋,以上的方法没有使他对恋物进一步发展和加重,所以建议您试试看。
您的朋友杨永龙祝您的儿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