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八千里路:作者从军以来,转战南北,征程约有八千里。“八千”与前句中的“三十”都是概数。云和月:指披星戴月,日夜兼程。
岳飞《满江红》赏析
梁秀章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注释]:怒发冲冠:意为头发向上竖起顶起了帽子,形容人极端愤怒。
抬望眼:抬头纵目远望。
尘与土:功名犹如尘土,指报国壮志未能实现。
八千里路:作者从军以来,转战南北,征程约有八千里。...全部
八千里路:作者从军以来,转战南北,征程约有八千里。“八千”与前句中的“三十”都是概数。云和月:指披星戴月,日夜兼程。
岳飞《满江红》赏析
梁秀章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注释]:怒发冲冠:意为头发向上竖起顶起了帽子,形容人极端愤怒。
抬望眼:抬头纵目远望。
尘与土:功名犹如尘土,指报国壮志未能实现。
八千里路:作者从军以来,转战南北,征程约有八千里。
“八千”与前句中的“三十”都是概数。云和月:指披星戴月,日夜兼程。
等闲:轻易,随便。
靖康:宋钦宗赵桓年号。靖康元年(1126),金兵攻陷汴京,次年掳徽宗赵佶、钦宗赵桓北去,北宋灭亡。
“靖康耻”即指此次战争给宋朝带来的耻辱。
雪:洗雪。灭:平息,了结。
长车:战车。贺兰山:在今宁夏西,当时为西夏统治区。此处借为金人所在地。缺:指险隘的关口。
从头:重新。
收拾:整顿。天阙:宫门。朝天阙:指回京报捷。
[作者简介]:岳飞(1103~1142),南宋军事家,民族英雄。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为抗金名将。二十岁从军,身经百战,屡建奇功。
传说岳飞临走时,其母姚氏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这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他力主北伐、反对和议。绍兴十年(1141年),金兀术进兵河南。岳飞出兵反击,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大败金军。
两河义军纷起响应。反被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诬陷,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与子岳云及部将张宪同被杀害,年仅三十九岁。孝宗时追谥武穆,宁宗时追封鄂王。
[赏析]:这是一首气势磅礴、光照日月的传世名作。
全词慷慨激越,气壮山河。绍兴十年(1140),岳飞挥师北伐,大破金兵于郾城。进抵距汴京仅四十五里的朱仙镇后,他对部下说:“直抵黄龙(今吉林农安,金故都),与诸公痛饮耳。”这是以恢复为己任的岳飞的夙愿。
此词抒发他扫荡敌寇、还我河山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念,反映了深受分裂、隔绝之苦的南北人民的共同心愿。上片表现了岳飞立功报国的宏愿。开篇五句破空而来,通过刻画作者怒发冲冠、仰天长啸的情态,揭示了他凭栏远眺中原失地所引起的光涌激荡的心潮。
接着,“三十功名”二句,上句表现了他蔑视功名,唯以报国为念的高风亮节,下句则展现了披星戴月、转战南北的漫长征程,又体现了任
重道远、不可懈怠的自励之意。“莫等闲”两句既是激励自己,也是鞭策部下:珍惜时光,借加奋勉,以早日实现匡复大业。
下片进一步表现了岳飞对“还我河山、报仇雪耻、重整乾坤”的决心和信心。“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把全诗的中心凸现出来,这四句,句式短促,音韵铿锵,把“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原因具体化了。
“何时灭”,用反诘句吐露其一腔民族义愤,情感强烈。“驾长车”句表达自己踏破重重险关、直捣敌人巢穴的决心。“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两句是“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的愤激之语,既表现出作者对不共戴天的敌寇的切齿痛恨,又把收复山河的宏愿、征战的艰苦,以一种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来。
结尾“待从头”两句再度慷慨明誓:等到失地收复、江山一统之后,再回京报捷。
岳飞的这首词,音调铿锵,节奏稳健,感情昂扬而壮烈。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充分表现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全词气势如万里长江一泻千里,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更有一种浩然正气、爱国情怀、英雄气慨而感人至深,因而一向广为传诵,不断激发起人们的爱国心与报国情。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