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育儿 宝宝 学龄期

怎么教孩子才是最正确的

  我家有一本叫《智力方程式》的书,我先生对上面如何教孩子的方法非常相信,书上对孩子在多大应该会哪些东西,会做哪些动作都非常详细,甚至还举出例子说有一部分的孩子在相应的年龄段不但会更有的还超出了,所以导致我先生更加相信这本书。
  可我却认为书的有些方法并不是很好,就比如说书上说15、16个月的孩子至少可以叫5个人或5个人以上称呼,再比如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妈妈讲儿歌上句孩子就可以接下句,就单从这两点我个人就觉得不太可能,有的孩子开口早,有的孩子开口晚,总不能一概而论吧?所以呢在如何教育宝贝的事上我和我先生可没少吵架,他一定要我按照书上说的去做,如果做的不好或还是没有学会书上所提出的哪些内容的话,他就会说我教的不好,至少是没有认真地去教,可我觉得我真的是好冤啊!我家这个宝贝是个个性很强的孩子!我该怎么做,是该完全按照书上的,还是孩子随心所欲?我父母包括我很多朋友都认为我应该慢慢教慢慢来,因为孩子毕竟还很小只有17个月,可我先生却认为都怎么大了,按照书上说的应该会很多东西了,还不会就是我没教好,我想请问大家我应该怎样做?我应该怎样教一个个性强的孩子呢? 。

全部回答

2006-08-22

0 0

    问一下你先生,所有的教育是不是都应在顺其自然的基础上?这本书我家也有,大运动方面,我的孩子一直都是超出的,可自理,方面要差一些,因为老人平常在带,我就是说了。一上班就不起作用了。
  其它方面都是这个月差点,下个月好点,不必太在意的,只是参考的,孩子都存在个体差异,不能强求的,强求是不是有违自然教育的宗旨?教育孩子不能比的,要把心态放好,只闻耕耘,不问收获才对。  对了,我刚看见一个很好的育儿资料,你也给他看一下吧,我也觉的挺好的。
   育儿经49条 1、孩子不需要太聪明,太锋芒毕露,我觉得那不是好事;关键是良好习惯的培养; 2、环境很重要,自己要做得正。 3、不要轻易养成一个坏习惯,那样你会发现,纠正一个坏习惯的时间会是2倍,3倍于养成习惯的时间;不要因为一时眼前的短暂利益妥协,随便就给孩子引入新的不良习惯,比如因为孩子不吃饭,就开电视让孩子看,来达到多喂几口饭的目的。
     4、尊重孩子,习惯换位思考; 5、说真话,当你发现有些真话说出来可能会效果不好,那就注意说话的技巧,宁可说一半,说的外交辞令些,也不要说瞎话; 6、说孩子听得懂的话。
  习惯于讲道理的妈妈要说得简洁明了,忌讳像唐僧。 7、教育孩子注意技巧,循序渐进,不要一口吃成个胖子,一步步来;了解当前孩子的特点,不拔苗助长。   8、有预见性,明明知道这么做可能会引起孩子强烈抗争并且自己还可能妥协,那么就不要去干预孩子,否则最后结果只会更坏不会更好。
   9、吃,注意比较均衡的配比即可,无需太精细;1岁以前孩子保证奶量;一岁以后注意三餐即可;一天中的饮食做不到各类搭配均衡,那么一周中的饮食搭配一下,都兼顾一下,也是可以地 10、孩子不会饿死自己 11、吃饭一定要在餐椅上吃,不吃请离开 12、外出玩不可能像家中吃得那么放心的时候,也没必要太担心,能力范围内稍微注意下,比如选家干净的饭店;其他比如菜中是不是有味精,菜是不是绿色食品等,就没必要太担心了。
     13、补钙什么的做到心中有数,不缺不补;多晒太阳 14、穿不讲究。不刻意 15、穿的和妈妈差不多多。 16、给孩子穿衣服,少一件比多一件要好。孩子运动量大,玩出汗风一吹更容易感冒,还更不容易好。
   17、孩子流鼻涕了,加一件衣服。 18、判断冷热,摸孩子后脖子; 19、不给孩子经常,动辄吃小药。  天冷季节,不定期给孩子吃点vc,或者每天吃点富含vc的水果。
   20、感冒症状轻的时候,比如只有流鼻涕,不需要刚开始就吃药,可以多灌水;感冒大多数是病毒性的,病毒没有特效药,吃药14天好,不吃药2个礼拜好;很多时候都是大人自己心理安慰。 21、感冒发烧去医院的话,尽量要求验血; 22、一个人可能不生病吗?不可能;所以孩子感冒的时候,小病的时候,不要惊慌失措,辩证地想,得一次感冒相当于打了一针预防针。
    对这种宏观上不可避免的事情,没必要太在意。 23、玩不怕脏 24、不影响到自己安危,不影响到他人利益,就不要对孩子的行为举止干涉太多 25、放手让孩子玩,摸爬滚打,不头破血流就可以 26、不是所有危险的东西都禁止孩子走近;可以控制的范围内,教孩子危险在哪里,怎么避免。
     27、尽量多给孩子自己体会的机会,不直接告诉结果;让他去摸索,去磕碰,去失败; 28、教孩子学会等待; 29、教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30、教孩子付出和回报是双向的,学会感恩 31、睡觉尽量陪孩子入睡 32、注意保护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 33、寒冷训练 34, 社会上很多“早教”的方法,当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就不做,有所为有所不为;信奉宁缺勿滥,过犹不及。
     35, 孩子是社会的孩子,不要把自己太当作孩子的救世主,唯一; 36, 不要过多纠缠在自己育儿细节上的为什么,理论依据。做就做了,既成事实,没那么多讲究。 37, 每天尽量保证父母中的一方能够陪伴孩子玩耍一定时间。
   38, 每天想办法让孩子大笑狂笑若干次。   39, 生活游戏化,游戏生活化 40, 最重要的一句,我只需要一个70分的孩子,所以我也只要当一个70分的妈妈;不对自己严格要求,马马虎虎过得去就可以,我毕竟也是第一次当妈啊。
   41, 教孩子直面失败,我可以不服,但是我输得起,我可以选择放弃,也可以选择再次冲击,但是我不能在对手面前大哭 42, 有小朋友进攻,学会审时度势,先正告一次,然后的基本原则就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逃;在幼儿园的时候,可以大叫吸引别人的注意力 43, 不先出手打人 44, 无论谁先动手,你都不可以第一个哭 45, 你对自己的东西有决定的权利; 46, 计划3岁以后,我会给孩子引入每周零用钱的机制----要开始学有限的钱来办自己最想做的事,学开源,学节流。
     47, 常带孩子去远足,去郊外;不惧怕风雨 48, 争取每年都能回一次乡下老家,过不一样的生活 49, 不把工作的烦恼带回家。 。

2006-08-28

146 0

    对于学龄前儿童的教育本来就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定论!不要迷信与那一本书!不要拿自家孩子同其他孩子做比较!应该拿自家孩子的今天和昨天做比较。您说对吗? 每个孩子的性格、爱好、天赋都不尽相同!所以书本上的东西并不是适合所有的孩子!有的书本介绍了个性的东西,这里的“个性”未必和自家孩子一样。
    有的书本写了孩子的“共性”,共性的东西往往会掩盖了自家孩子的“个性”。 我觉得教育孩子过程中作重要的一点就是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习惯能让孩子终生受益! 从小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孩子的智力发展无疑是重要的,但孩子良好品德及习惯的培养同样不能忽视,可惜,目前不少年轻的父母只关注前者而不重视后者。
    有专家曾研究几个家庭,他们的孩子都挺聪明,但满口脏话,没大没小,蛮横粗野,使人“望而生畏”。人家批评了,为父为母的却说:孩子还小,以后慢慢会好的。其实不然,心理学研究表明,习惯的形成就像播种应该及时一样,也有一个最佳期。
  譬如,学者们通过调查研究认为,5岁是儿童形成使用筷子习惯的最佳期;3岁是对儿童进行解扣纽扣训练的最佳期等。  因此,作为父母,应根据幼儿成熟的机能适时进行某种品德或某个习惯的培养和训练,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好雨知时节”。
     幼儿时期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对于人的一生是致关重要的。道德行为习惯优秀的孩子顺其性情培养则很有可能在伦理学、民俗学、社会学和公共关系学等方面取得较大成绩。  具有良好交际行为特征的孩子,其德商与情商都很高,他们十分注重自己的行为对现实生活的影响或受现实生活行为规范的左右,这样的孩子在将来有可能发展成为政治家,群体领导人、社会活动家,因其个人形象好,社会口碑好,其交际能力十分出众。
     3-6岁幼儿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对照表   有幼教专家根据多年研究成果制定了“3-6岁幼儿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对照表”,根据这个对照表可以考察分析自己孩子的具体行为活动是否具有良好品德行为特征,是否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特征,进而推测出孩子德商的优劣及其未来成才发展趋向。
       小班(三至四岁)   1、尊敬日常接近的成人。在成人的提醒下会问“早”,问“好”,学会说“再见”。   2、要别人帮助时,会说“请”;接受别人的帮助后,会说“谢谢”。
     3、不怕生人,会在成人的提醒下热情而礼貌地欢迎客人。   4、逐步养成过集体生活的习惯,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     5、遵守幼儿园的一些规则,如按时入园、离园、按时吃饭、下课、参加游戏等。
     6、遵守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常规。在成人周围活动,不离开成人独自乱跑。   中班(四至五岁)   1、对长辈会称呼“您”。能注意倾听对方的谈话,不打岔,能有礼貌地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
       2、个人活动不影响别人。当别人碰撞了自己时会说“没关系”、“不要紧”,当自己碰撞了别人时会说“对不起”等。   3、不说粗鲁话,不说谎话,做错了事能大胆承认,认真改正。
     4、能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并较自觉地遵守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常规,在家的生活有规律。     5、在成人的提醒下,在公共场所知道遵守秩序,不乱跑、乱喊。过马路小心,听民警的话逐渐知道遵守交通规则。
     大班(五至六岁)   1、能逐步较熟练地使用一般的文明礼貌用语,主动、热情、大方、自然地接待客人。别人讲话时不插嘴;和别人交往时态度和气,举止文雅。  不喊成人的名字,不给别人取外号。
  不嘲笑别人的缺点和生理缺陷。   2、能自觉主动地遵守生活常规,遵守上课、游戏及其他活动的各项规则。知道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苛求别人。   3、成人委托的事情能认真做,不偷懒,不争论,听话,并能按顺序争取较好地完成任务。
  有集体荣誉感。     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一、从孩子的日常生活抓起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生活里逐渐形成的,它贯穿于孩子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
  父母应善于抓住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譬如,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在他饮食、起居等活动中逐渐养成的,文明礼貌习惯是孩子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培养的,爱学习的习惯往往是在游戏中形成的,爱劳动的习惯是在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培育的。
    正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当然,作为父母应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出表率。如要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父母先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这样对于善于模仿的孩子来说必然受益匪浅。
     二、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   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把孩子本来不自觉的行为,转化为有意识的自觉行动。  这就要求父母要细微地观察孩子,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孩子的特点确定培养目标,并善于抓住教育时机,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
  使孩子尽快地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化。有以下几点,提供父母注意:   第一,要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废。   两岁半的萌萌喜欢自己拿勺吃饭,虽然吃的很慢,桌上、地上、衣服上常有菜汤、饭粒,但妈妈却不急不躁。
    她坚持每顿饭都让萌萌自己吃,并一边鼓励、一边教孩子进步方法。还常常夸孩子“真棒”、“真好”、“有进步”使萌萌非常开心。不久,萌萌不仅学会了自己吃饭,还学会了自己穿脱衣服。
  入幼儿园后成了班上小朋友学习的榜样。良好的习惯要经过不断的重复。反复地实践才能养成。只要父母坚持要求,日积月累孩子的大脑神经活动才能形成“定型”。  这时孩子做起来会感到轻松、自然、舒服、愉快,主动地去做,慢慢形成了习惯。
  反之,他会感到紧张、压抑、难受不愿意去做,自然很难形成习惯。   第二,要统一要求,不要各行其是。   一天我和朋友聊天,他的小孩子元元在一旁画画。边画边说:“爸爸坐的飞机来了。
    ”他奶奶对我说:“他爸爸今晚回来,看把他高兴的。”这时,门外传来小孩子的喊声“元元,我去骑车,你去不去?”元元对奶奶说“我和牛牛在院里骑会儿车行吗?”奶奶说:“行,但是你要把画笔和纸收拾好了再去。
  ”元元答应着,开始收拾桌上的文具。这位奶奶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虽然孩子生活在奶奶家,但奶奶和妈妈对孩子的要求却是一致的。  这就意味着相同的信息重复地转入孩子的大脑,容易使孩子形成神经联系,良好的习惯就容易养成。
  如果爸爸妈妈对孩子要求严格而爷爷奶奶放纵,或者施教者今天严格,明天放松。幼儿园培养孩子好的习惯父母不坚持,都是难以形成良好的习惯的。   第三.要注意方式方法,切忌简单粗暴。     在咨询会上,一位父母指着站在远处的孩子对我说:“这孩子要把我气死了,天天都有父母向我告状。
  ”接着这位父母向我讲述了孩子怎么和小朋友打架,用积木把别人砍伤,用嘴把同伴咬出血印……。这位父母苦恼地说:“我都怕去幼儿园接孩子,真怕哪位父母来找我,打他,骂他,可怎么他就不改呀?”这位父母的苦恼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纠正不良行为习惯要比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难得多。父母应从改变对孩子的态度开始。对幼儿来说,情绪是行动的动力。孩子喜欢受人鼓励、夸奖,如果总是换来批评、受指责,他情感上接受不了,会产生逆反心理。
  加上父母的冷眼、厌恶、甚至是打骂会更加激起不良情绪,产生“破罐子破摔”甚至做出新的不良行为。  但这样的孩子有时受了环境的影响也有想改正的愿望,希望得到父母的表扬,但做起来要费很大的力气。
  因为不良的行为往往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来,而好的行为则要十分自觉,必须克制自己的需求,这种抑制力要经过自身的努力才能实现。这时孩子往往表现的不会那么自然、轻松。如果父母理解孩子的心理和需求,对他的想法给以鼓励、支持再加以耐心的诱导和启发并坚持下去,良好的行为就会逐渐养成。
       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愿每位父母都能把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当成一件关系孩子健康成长和社会进步、振兴民族的大事来抓。
     好孩子育儿网采编整理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育儿
学龄期
妈妈
宝宝
护理
教育
亲子
其他
宝宝
学龄期
新生儿
婴儿期
幼儿期
学龄期
学龄期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