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何让我的父亲振作起精神我爸
我给你父亲找了一点资料,给他看看,也许能对他有所启发。
世界是青年人的,
也是我们老年人的
一、老年期的年龄界定
人在宇宙时空里生存所已经过的岁月记载便是年龄。 把年龄分成若干时段便是生理阶段,不论男女,一般分为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壮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
(一)老年期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分法:
1、我国古代,春秋前后把老年期分为5个阶段——五十曰“艾”,六十曰“耋”(die),七十曰“耆”(qi),八九十曰“耄”( mao),百岁曰“期(ji)颐”;汉代分4个阶段:七十曰“老”,八十曰“耋”, 九十曰“鲐背”,百岁曰“期颐”。
2、解放后,我国一般公认60岁以上为老年人。
3、西...全部
我给你父亲找了一点资料,给他看看,也许能对他有所启发。
世界是青年人的,
也是我们老年人的
一、老年期的年龄界定
人在宇宙时空里生存所已经过的岁月记载便是年龄。
把年龄分成若干时段便是生理阶段,不论男女,一般分为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壮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
(一)老年期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分法:
1、我国古代,春秋前后把老年期分为5个阶段——五十曰“艾”,六十曰“耋”(die),七十曰“耆”(qi),八九十曰“耄”( mao),百岁曰“期(ji)颐”;汉代分4个阶段:七十曰“老”,八十曰“耋”, 九十曰“鲐背”,百岁曰“期颐”。
2、解放后,我国一般公认60岁以上为老年人。
3、西方国家一般以65岁以上为老年期。
4、在我国,按近代传统的提法是,60岁以上为“耆”(qi),七八十岁年纪为“耋”(die),八九十岁年纪为“耄”( mao),百岁为“期”(ji),这些提法具体所指定的年龄不一,但皆为“老寿”之意;从现代劳动法规角度看,满60岁就开始步入老年;而从时代的发展、进步与身体健康状况来看,当代人的现时年龄可以从心理减去10岁,到70岁才算是步入老年。
决定或影响人的寿命和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三点:一是遗传因素,二是包括饮食等的外部环境条件,三是心态。从总体上说,中国人到了二十世纪80年代初(1983年,人民公社解体),才开始真正吃上了饱饭,90年代初开始吃上“好饭”(“端起饭碗吃肉”),身体开始健壮;“人生七十古来稀”已成历史,如果人们再注重心理健康和优化生活环境,活到八九十岁将会成为普遍,活到百岁也不是梦。
5、现在医学心理学界对年龄有一种分法,界定65岁开始步入老年期,老年期又分老年初期(65—75岁)、中期(75—90岁)、后期(90岁以上),笔者认为,这比较切合当今实际。
(二)心理和社会学界又有人从不同角度把人的年龄分成四种:
1、实际年龄——指按人的实际出生年月日计算的年龄。
2、生理年龄——指从一个人的躯体状况来判断的年龄。有的人因体格健壮、红光满面,看上去不出老,显得年轻;或相反,显得老态龙钟。
人们当然愿意把生理年龄判断得比实际年龄要小些。
3、心理年龄——指从一个人的心理状况来感觉的年龄。
如果一个人心理状态良好,人格健康成熟,不断习得,善待他人,适应社会;那从他的精神面貌看上去就显得十分年轻,就会感到自己的年龄没有实际的那么大,甚至他“暗示”自己忘记年龄或永远年轻。
实际年龄-10岁=心理健康。
实际年龄-20岁=人格不成熟。实际年龄-30岁=退行。实际年龄+10岁=失去自信。实际年龄+20岁=未老先衰。
所以一个人的心理年龄非常重要。不知自己老之将至,或自信老当益壮,这对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对社会作出奉献,都起着坚定的精神依靠和支撑作用;反之,未老先衰,混吃等死,对自己很累,对社会也成了负担。
4、社会年龄——指根据一个人对社会发展、进步所作出奉献的大小,在老百姓心目中的“精神寿命”的长短。有的人老有所为,积德行善做好事,忙得忘记了实际年龄;而老百姓觉得这样的好人似乎越活越年轻,即使这样的人去世了,大家还是在心中怀念他。
现在社会上有这么个“顺口溜”:“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夸奖,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谁的口碑好,谁的社会年龄就高。
二、老年人易产生的一些“心身疾病”(“心理生理疾患”)
(一)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和心理功能的变化:
人到了四五十岁,身体就开始走“下坡路”。
一方面,骨质疏脆、肝肾肠胃等的功能降低,手脚已不那么灵敏、轻捷,这是生理机能在开始老化;另一方面,大脑也开始逐渐萎缩,近记忆力、视力、听力等一些功能开始逐渐减退(远记忆力不受损害),适应能力开始逐渐减弱,这是心理现象在开始老化。
但这是人处在这个年龄段生理上规律性的变化,在心理上不必大惊小怪。
(二)老年人常见的一些“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主要有——
1、“冠心病”,
2、“高血压病”,
3、“支气管哮喘病”,
4、“神经性咳嗽”,
5、“消化性溃疡”,
6、“溃疡性结肠炎”,
7、“慢性结肠炎”,
8、“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9、“特发性耳聋病”,
10、“美尼尔氏综合症”,
11、“帕金森病”,
12、“神经性皮炎”,
13、“糖尿病”,
14、“癌症”,
15、“更年期综合症”,
16、“离退休综合症”,
17、“老年性痴呆症”,
18、“青光眼病”,
19、“偏头痛”,
20、“肌紧张性头痛”等。
这些疾病,老年人占的比例较大。
老年人易患心脑血管疾病。其实,从规律的角度说,到了老龄阶段,一个人产生轻度的像“冠心病”、“高血压病”和“离退休综合症”等,也属于“正常现象”,用不着担惊受怕。
但像老年期的“恐病症”、神经症、抑郁症等,则主要是由不健康的心理因素造成的。问题在于树立怎样的“人生观”包括“生死观”,采取什么样的心理防御方法,如何度过晚年。
四、老人常见的悲观心理状态和采取的不成熟心理防御
(一)一些悲观的心态和被动的反应:
1、衰老感。
一经产生,就意味着精神开始老化,由此有可能导致意志衰退、情绪消沉,进而加速衰老,导致、暗示出其它疾病。
2、“空巢”孤独感。老人退休告别单位,可是回到家中却孤苦伶仃甚至孑然一身,守着个大空房子。
“空巢家庭”应该是包括三种情况:一是指老伴去世,孑然一身,即老年人独居的一人家庭;二是老两口相依为命;三是上两种情况,虽有子女但离家独立生活不在老人身边。
据2000年的统计,全国有2340多万“空巢老人”。
由于“独生子女”等现象和原因,10年内“空巢”将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
3、疏离感、失落感。离开单位同事,社交圈子变小,原来的熟人关系渐渐淡了,而新的人际关系尚未建立;在岗、在位时的一些想法、愿望没有实现。
不免失落,遗憾,有离群、被疏远之感。
4、焦虑感。
5、抑郁感。
6、怀旧伤感,美化、向往过去。美化、向往过去,不是对现实不满,而是证明他开始老了。其实,过去也不是就那么好,今天也不是就那么不好。
社会总是在进步,心情而已。
7、“理想主义”减少。“革命意志衰退”,实用主义抬头。如自己在年轻时大胆闯天下,如今却不让子女出去闯。
8、好奇心衰退。有好奇心证明他心理未老。
9、恋旧物。
收集或保留无用的东西,说是总有一天会用得着的,还认为有保留价值、纪念意义。结果好端端的新房子,却一家的破烂。
10、情绪变得反常。或愤怒,暴躁;或迟钝、低落,没有了激情,有的是麻木,以至变得有些痴呆(不等于是“痴呆症”)。
11、惶惶终日。在家在外不知所措,有时心理一片空白。
12、消极自我“暗示”。我老了,我不行了,我痴呆了,说“走”就“走”了。
13、恐惧未来。人老了,心中没数了。怕死,怕死时痛苦,想死在家里。
相信“预兆”。如有的老人,某一天突然一根长寿眉毛断了,于是忧心忡忡,担心是否不吉利。
14、被动、无奈地做“春城等死队员”。
有一天,一个“麻友”迟迟没有来“按时上班”。甲等得不耐烦。
乙说:不要等了,他昨天就“化”了。你们重新组合吧。
(二)警惕一些不成熟防御方法的采用和性格的不良改变:
1、过于絮絮叨叨。以此排解心中的孤独和证明自己的存在。老讲“想当年”,年轻人不愿听。
2、男性老人女性化。变得婆婆妈妈。现在提不起放不下,不见了当年的英雄气概。其实,宁可做事做错,也比不做事不错要好。
3、女性老人男性化。变得“河东狮吼”。女性最好温柔一些,让男性能回忆起年轻时(远距离记忆好)的甜美。
4、恐病。一天3次量血压、摸脉搏,怕疾病缠身。对健康过于担心。
5、冒险。用冒险行动来对抗恐惧,以表明自己能行。老人的冒险往往证明内心虚弱。如游泳时要像年轻时那样跳水。自认为还勇似当年,可子女在担惊受怕。
6、被动攻击、罪孽感(自罚)。自己打自己的嘴巴说:“你这个老不死的,还活着干什么,拖累人家!”想以此惩罚子女的不孝。这样做,子女反而瞧不起、反感,自己也非常痛苦。千万不要这样做。
7、嫉妒。
对谁都妒忌,尤其是对青年人,对一些青年人的职务和经济收入比自己在职时的还高这一现实,看不惯、想不通。
8、敏感猜疑。猜忌的对象甚至是老伴。猜疑是最消极、效果最糟糕的一种心理防御方法。一定要遇事冷静,坚决不用。
9、墨守成规,固执己见。
10、无事忙。没事找事干,做无用的、无意义的功。把太平洋里的水,挑到大西洋里去。
11、自我封闭。躲在自己的房间里,不愿出来见人特别是不愿进行语言的交流。
12、“退行”。采用少儿时的方法,不吃不喝,不起床,闹情绪。
13、出现一些不良习惯和行为。如开始衣着邋遢、不修边幅。
14、对金钱过于关注。或穷怕了,或为防意外事情发生,或怕把钱交给子女再用就要不回来了,于是东塞西藏的。
而因近距离记忆力差,到时候又找不到。经济大权不可旁落,但还是存在银行里好,而且要积极花钱。——俗话说:“管谁有不如自己有,老婆有还隔道手。”说到钱,有人主张允许老两口各自设“小金库”,留一小点“体己”以便自由支配,而对方不必加以过问。
至于双方的收入,由谁来掌管?由各自分别保管,由男方保管,由女方保管,一起保管?这不能是一种声音,需双方都同意,要因人而异。
五、搞好老年人的心理护理,维护其“心身健康”
老年人有“四怕一敛”:贫困、孤独、疾病、死亡和敛财。
这是老年人在中年及以前的一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反应。因此,除了老年人自寻解决途径和方法,家庭、单位、组织和社会都要关心、支持、帮助这一“弱势群体”,使他们有安全感、保障感、归宿感。
(一)家人应做好老人的“家庭心理护理员”:
1、制造温馨的家庭氛围,避免一切不良精神刺激。
只要老人不再工作,也不主持家中大事;那末作为子女,就要把老人看作一贯、一切和永远都是正确的,把老人看成是“老小孩”,不要同老人较真,并原谅他们的过失。他们“发怪”,不是故意的;是心理活动器官退化以及其他器官生理老化的原因所致。
2、如果没和老人住在一起,在不影响工作或事业的前提下,尽量做到常回家聊聊。电视上有一则社会公益广告做得好:一位丧偶的老太太,子女也不在身边。到了周末,老人做了一桌子菜,企盼子女回来。
可子女却只是打来电话请假,说是有事来不了,并关心老人缺什么。老人失望地说:“我什么都不缺……”这是“潜台词”。子女回家,不在于带物质的东西,而是语言的交流、感情的沟通。——常回家聊聊。
3、平日老人有点异常的表情、言动,家人绝不要随便轻率地定性、定论,说这是患了什么“老年痴呆症”。
这样做是消极的“暗示”。痴呆症有像注意力和记忆力减退、虚构事实等表现,但绝不是说凡有此表现,就是痴呆症。家人要学会透过老人的“假痴呆”看到真的并不痴呆:有些家人厌烦老人絮叨,就不听或打断老人的说话,老人只好沉默;或是老人耳聋眼花和家人交流、沟通不便,于是就自言自语或凝视不语。
这不是痴呆,他是在独立思考或一时找不到“知音”。家人应该理解,并耐着性子倾听或巧妙地转移话题,鼓励老人读书、写东西。
“老年性痴呆症”,是由大脑的器质性病变而引起的一种心理障碍,是一类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的心身疾病,又称“老年性精神症”。
分轻度(不太影响日常生活)、中度(需少些的监护和照顾)、重度(需经常监护和照顾)。目前对该症,还没有特效药物;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做好生理照顾和心理护理非常重要。
痴呆症大多是在“老年后期”(即85或90岁以后)发生。
首先表现在人格的改变上,这时的老人变得主动性差、孤僻、活动减少、自私自利、以我为中心,对周围缺乏兴趣,难以或不愿从事、参加原先已习惯了的活动;对亲人也漠不关心,情绪不稳,易暴怒、争吵,无辜打骂人;邋遢,不修边幅,不讲卫生,收藏杂物,缺少道德感和羞耻感。
其次,出现记忆包括“远记忆”障碍(即遗忘)、抽象思维障碍,思考问题偏激,不分主次,固执己见;出现判断力障碍,多疑、幻觉、妄想、虚构。再次,出现睡眠障碍,表情呆滞,失语、失认,丧失与人交往的能力以至丧失自理能力等。
敬请注意!笔者的简介,不能代替患者去医院进行治疗。要准确了解“老年性痴呆症”的临床表现,最好到医院精神病科去咨询。
4、对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更要注意进行心理保健。失去自理能力并不等于是“植物人”,也不等于失去生命,要用血缘、亲情去呵护,帮助老人鼓足继续生活下去的风帆。
5、如果发现老人与平常有些不同的表情、言动,就要及时了解老人的心理状态。如果发现某方面有产生心理障碍的可能,除了多加宽慰,最好取得心理医生的支持。
(二)单位或组织上应该当好“老年之家”的“家长”:
1、许多老同志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根本不考虑会有晚年;别人一旦问起,则说:“我老了,有组织!”现在他们老了,组织对他们应倍加关心。
让这些老同志革命、建设一场,最后在心理上有个“归宿”。
2、单位或组织应成立老干科、处之类的管理和服务的机构,并且选举离退休的同志在这机构里义务担任副职,负具体的责任,联系领导和老年群体,传递老年人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实现“自己管理自己”。
3、开办“老年之家”,组织老人开展有意义的、有趣的各项活动;平日注重对老年人的“问卷”;重大节假日,对老人进行集体团拜。
(三)老人应采取积极的心理防御方法,学会做自我调适的“心理保健医生”:
1。
老年人心理健康描述型的参考标准——
⑴感、知觉尚好;
⑵记忆力较好;
⑶逻辑思维健全;
⑷想象力丰富;
⑸情感反映适度;
⑹意志坚强,经得起悲伤的挫折;
⑺态度和蔼可亲;
⑻人际关系和谐;
⑼保持学习的兴趣;
⑽有正当的爱好;
⑾与大多数同龄人的心理活动基本一致;
⑿保持正常行为,能应付变化了的环境;
⒀生活起居坚持自理,不依赖别人,不倚老卖老。
3、在退休之前,最好要有心理准备和退休后的活动计划——
心理准备,是指在退休之前要对退休之事想得通、想得开,应该把退休看作是调换一个更适合自己健康状况的“岗位”。一旦退下来就不至于在心理方面处于被动,就能够尽快用短时间(半年以内)调适过来,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并按计划安排、进行各项活动。
活动尽量维持中年期的心态和内容。计划,除了指退休后参加哪些活动,还包括经济上的收支、生活上的安排以及对保健方面的预先策划,也包括寻求心理咨询师的支持。
4、及时切换“人生角色”——
日前,笔者到保山香料烟基地参观。
一进门,他们的“文明礼貌用语”使我受到启发。其中一段是说的称呼。说在上班、工作和有关的社交场合,称呼“张经理”、“李处长”、“王主任”;而下班了,在非正式社交的场合,则可称呼“老张”、“李兄”、“小王”等。
孙权与周瑜上朝称君臣,退朝呼兄弟。在职在岗的人下班后、私交时本应如此,离退休的人更应如此。离开原来的岗位,退下原来的职务,就说明现在的你,就是地地道道的、赤裸裸的、真实的、本来的你,就是用你的姓名这一符号来区别于他人的你。
没有了什么“长”,也不要在意别人称不称呼你原先的那个“长”。如果现在还有人称呼你是什么“长”,那很可能是一种讥讽或不敬。比如这位“你”姓张。“张”,是由祖上和父母给的、永远属于自己的东西;而“书记”,则是后天在某段时空所占据的“身外之物”。
在位时是“张书记”;退休后,“身外之物”自动解除,现在你就放下架子,以普通老百姓的身份、“张某”或“老张”的面目走出来,到同龄人中去,和大家一起去“老来乐”。对在职时的做人、处事和生活,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反思、总结,以利面对新的人际关系、新的生活方式和内容。
从干工作、事业到寻找新的乐趣或去做一些“利他”、助人的善事,从领导身份到群众、百姓面目,这就是角色切换的一个方面。角色切换过来了,心态也就容易调适了。
5、如何调适心态——
心胸开阔,乐观豁达,热爱生活,善于生活,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坚毅耿直,知足长乐。
6、养生之道,健心第一——
看得穿,想得通,忍得住,放得下。
7、长寿之道——
适当的活动量,调好“生物钟”,坚持有规律的生活,保持乐观的情绪,坚持用脑学习即永远求知,家庭和睦,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多做善事。
8、互相告诫——
⑴三个记住,即“好好地活,好好地乐,养老金才拿得着”、“好好地活,慢慢地磨,年年还有一万多。”
⑵ 三个忘记,即年龄、疾病、忧愁;
⑶要有“四老”,即老伴、老友、老底(经济基础)、老窝;
⑷ “四高”,即高职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
⑸五个要(适度),即跳、笑、唠(叨)、掉(架)、俏;
⑹还有个五忌,即性情懒惰、过于疲劳、饱餐多饮、遇事发怒、过于放纵。
9、北京国家心血管专家洪昭光的《生活方式与健康》一文,值得推介——
它说的是健康长寿之道。四点:一是合理膳食,二是适量运动,三是戒烟(不敢苟同,当少烟)限酒,四是心理平衡。心理平衡部分占了近一半的篇幅。
其中重点讲了情绪、性格和心态。情绪可以影响人的决策和行为,性格能够决定人的命运,人要有良好的心态。提出养心的“八珍汤”:慈爱心一片、“好肚肠”二两、正气三分、宽容四钱、孝顺(应当是“孝敬”)常想、老实适量(当今社会,过于老实,则是“无用”的别名)、奉献不拘、不求回报;提出“一个中心”是身心健康,“两个基本点”是糊涂一点、潇洒一点,“三大作风”是助人为乐、知足长乐、自得其乐,“八项注意”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不敢苟同)限酒、心理平衡、最好的医生是自己(包括人人都要学会做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最好的药物是时间(生活质量与寿命的辩证关系)、最好的心情是宁静、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总结人生:天天三笑容颜俏,七八分饱人不老,相逢莫问“留春术”,淡泊宁静比药好。
2003年10月18日,他来昆明讲座,提出“60以前没有病,80以前不衰老,轻轻松松100岁,高高兴兴一辈子”的观点。
另,北京大学生物医学研究所保健专家齐国力教授在《事关每个人的健康——千万不要死于无知》的演讲中说养生之道有三条:一是“平衡饮食”,二是“有氧运动”,三是“调适心态”。在“调适心态”中说:如果心态不好,那你就白吃白锻炼了。
特别是生气。要是一生气,血流得就慢,血变得紫了,这容易得肿瘤。他说心理学家提出5个避免生气的方法:躲避,转移,释放,控制,升华。又说,诸葛亮三气周瑜,愣是把周瑜给气死了。你说赖周瑜还是赖诸葛亮?结论是赖周瑜。
怪他气量太小。可见,生气对人危害很大。古人说“笑一笑,十年少。”不是指年龄,是指心态。笑口常开,健康常在。只有笑才能锻炼肠胃。笑促进脑下垂体产生脑内胚,是天然的麻醉剂;所以偏头痛、关节炎,哈哈一笑,一会儿就不痛了。
笑使很多病都不得,成了健康的标志。他还主张“男儿有泪要弹”。他说正常人的眼泪是咸的;糖尿病人的眼泪是甜的;悲伤的眼泪是苦的,里面有肽和荷尔蒙。有泪长时间不“弹”出来,会得溃疡、慢性结肠炎、肿瘤、癌症。
还有,笔者推荐《黄帝内经》一读。它主张“养、调、治”的中医医学模式;它论证人的“五情”同“五脏”的关系(怒发冲冠伤肝,大喜过望伤心,思虑过度伤脾,忧伤悲愁伤肺,惊慌恐惧伤肾);它提出上古真人、中古至人以及后来的圣人、贤人的“养生”之道。
10、退休后在家里原则上要“交权”、“不交钱”——
这里指的是劳动权、服务权。不能提倡辛辛苦苦干了三四十年,退休了又当上专职的“炊事员”或“保育员”,不必要还为子女以至是子女的子女有操不完的心。
交钱应该是在生活不能自理或弥留的时候。
11、老伴之间要互相多给对方一些抚摩、温存和肌肤之接触。
只要观念转变了,进去以后,习惯问题很快就会改变,很快就会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和内容。
鉴于中国的国情,目前,特别是一些生活自理开始有些困难的老人比较适合进住“老年公寓”、“老年俱乐部”或“老年康复护理中心”。根据笔者的调查分析,在经济条件许可的前提下,这比在家里由“人到中年”的子女亲自伺候(虽然子女万事不休)、雇请保姆服侍(有的是时间对小保姆进行“鸡蛋里挑骨头”)、社区帮扶(有事按救护铃)、独守“空巢”(向子女示威)或长期住医院(向组织示威)等养老方式,都要好得多。
现在有的地方出现一种新式的护理院——“家社护理院”。老人住在家里,由社区里安排专人护理。是一种介于“社区门铃服务”和雇请小保姆之间的折中式的养老院。
说到由“人到中年”的子女亲自伺候,就引出“久病没孝子”的话题。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中有事业或职业,可谓“万事不休”。特别是事业尚未成功的人,心理非常焦虑。你要他天天守着你端水喂药,这现实么?把子女的时间和精力都耗掉,甚至子女也累、病倒了。他就是有孝心,也尽不到孝力。
另外,近几年,独生子女已开始陆续结婚,就叫做是“双独婚姻”。“双独新家”留下空巢老人。婚后的独生子女难以分身伺候两家4个老人。这是今天是中年、明天是老年的婚后独生子女的父母进老年公寓的原因之一。
当然,在哪里以何种方式度过晚年,这要看各人的具体情况。进“老年公寓”和“老年俱乐部”,这说的是一种趋势。
14、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往生观”——
人,作为一个生物体,有着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衰老和死亡是不可避免的。
“怕死死更速”,只能随着规律发展。连文化大革命后期的张铁生都敢说毛主席要去世,这是规律,无法抵挡。关羽说:“生而何欢,死而何惧?”这是关羽为了社稷大事,把生死置之度外。我们有的老同志说:“不怕死,但也不主动找死。
”还有的说:“即使明天离开人世,今天照样种我的瓜豆。”这说明他们具有较高的人生和“往生”的心理境界。
15、主动参加一些积极、健康、有趣、有益的活动——
不活动,是老年人加快衰老和死亡的催化剂;只要腿能走路,就一定不拄拐棍。
⑴能自理,就不用别人伺候。通过自己动手,注重自己的仪表,搞好个人的卫生,把自己打扮得整洁、精神、端庄、大方。
⑵走出客厅、书房,到离退休职工之家或老干部活动室,从职工之家或活动室走上社会,扩大新的活动项目,寻找老同学、老战友,结交新的朋友,建立新的人际关系。
⑶找回青少年时的爱好或兴趣,圆青少年时的梦。如参加老年文娱(健美舞、京剧等戏曲、声乐、器乐等)、体育、书法、摄影等项目的活动,并积极争取登台表演或参加比赛。兴趣,可防止老年抑郁症的发生。
⑷老年夫妻相依为伴,是老年人良好心情的重要激励因素。如果和老伴一起退休,活动计划可以和老伴“有分有合”。“合”,如同老伴一起学习、旅游、爬山、游泳、购物及参加其它一些社会活动,还可适当“退行”,一起到当年初恋第一次去过的地方,去旧地重游,去“杨柳依依”,去旧梦重温,则别有一番风味;“分”,则是到各自的圈子里参加各自爱好的活动。
⑸“工作”是老年人的“救生圈”。退休后的“工作”,不是在职在岗时的性质,不是为了生计;而是不以赢利为目的的一种“利他”活动,从而充实老年期的精神生活,表现自己的价值,提高个人的社会地位,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最后提出几点注意——
一是不管玩什么,都不要过于认真,不要被“玩”牵着鼻子走,不要把“玩”弄得比上班还累。须知,玩是手段,开心是目的。
二是不管玩什么,都尽量多主动、少被动,注意做到手、脚、脑、眼、耳、嘴全面动员,全身心地进入角色,避免眼高手低。
三是不管玩什么,一定要注意量力、适度、中庸,聊发“少年狂”,但见好就收。
四是对单位组织的集体活动不要挑三拣四、说三道四,一定要服从安排、热情参加。
五是最好有个记事本、备忘录,它可以帮助你“近距离记忆”。
本演讲仅为一家之言,仅供对此课题表示关注和感兴趣者参考,愿与心理学理论界、心理咨询师同行商榷。
社会自由撰稿人演讲人 钱锡安 (13908856911)
2002年11月5日—2003年11月4日 —2004年7月18日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