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
2014-06-12 17:58:08
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是一种亚急性征群,真正急性者比较少见。上腔静脉系统血流回到右心房之前,因腔静脉部分或全部管腔狭窄或闭塞,使血流受阻而出现的综合征称之为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
摘要
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的症状和体征与受压时间、受压程度、受压部位有关。时间短、受阻程度重,病情也常常严重。 反之,病情较缓和。临床症状有咳嗽、头痛、头...[展开]
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是一种亚急性征群,真正急性者比较少见。上腔静脉系统血流回到右心房之前,因腔静脉部分或全部管腔狭窄或闭塞,使血流受阻而出现的综合征称之为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
摘要
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的症状和体征与受压时间、受压程度、受压部位有关。时间短、受阻程度重,病情也常常严重。 反之,病情较缓和。临床症状有咳嗽、头痛、头胀、恶心、视力改变、声嘶、下咽困难、抽搐等。
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简述
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
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是一种亚急性征群,真正急性者比较少见。上腔静脉系统血流回到右心房之前,因腔静脉部分或全部管腔狭窄或闭塞,使血流受阻而出现的综合征称之为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
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症状体征
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的症状和体征与受压时间、受压程度、受压部位有关。时间短、受阻程度重,病情也常常严重。反之,病情较缓和。临床症状有咳嗽、头痛、头胀、恶心、视力改变、声嘶、下咽困难、抽搐等。
体检时发现颜面水肿,颈部粗,多血质,颈部以及胸部血管怒张。 当阻塞奇静脉时,胸壁和上腹壁可见扩张的静脉,若阻塞在上腔静脉末端和奇静脉连接处时,则上胸部可见扩张的静脉支。上腔静脉受阻严重时,可出现气道受阻的体征(为喘鸣),或颅压升高的表现,这种情况应迅速明确诊断并加以处理。
恶性淋巴瘤、小细胞肺癌并发这种严重情况,经化疗后常能获得很好的效果。 在1 组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371 例的临床表现分析报道中,颜面肿胀占63%,头胀占50%,咳嗽占24%,上肢肿胀占18%,胸痛占15%,下咽困难占9%,颈静脉充盈占60%,胸壁血管充盈占54%,面部水肿占46%,多血质占19%,青紫占20%,上肢水肿占19%。
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疾病病因
病因分类:
1、上腔静脉外因素: 胸腔手术后纵隔局部血肿或升主动脉瘤等压迫上腔静脉。
2、心包填塞: 大量心包积液或胸腔手术后,心包出血心肌梗死后,假性室壁瘤压迫右心房,引起上腔静脉回流不畅。
3、纵隔炎症: 慢性纵隔炎或慢性纵隔淋巴结炎,纵隔脓肿,特发性纵隔纤维化等。
4、胸腔肿瘤: 支气管肺癌最常见,其他有上纵隔的肿瘤,胸腺癌,胸内甲状腺肿,畸胎瘤,食管癌,恶性淋巴瘤,纵隔原发性恶性肿瘤,有胚芽细胞瘤转移性,纵隔恶性肿瘤如转移性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性肿瘤。
本综合征病因病因很多,但以支气管肺癌最常见,其次为慢性纤维性纵隔炎 。
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病理生理
上腔静脉位于上纵隔内,其壁很薄且柔软,血管壁受压易引起血管腔变窄而血流受阻。
上腔静脉周围被较硬的器官组织包绕,有胸腺、主气管、右支气管、主动脉、头臂动脉、肺门及气管旁淋巴结。 这些结构的任何一部分膨胀均可压迫上腔静脉。上腔静脉是头、颈、上肢、上胸部血流回流的主干。
当该血管受压可导致这些区域静脉压升高和淤血,继而发生上肢水肿,胸腔和心包渗出,甚至气管水肿,脑水肿,以及心搏出量减小,伴有意识改变、视力下降、头痛等症状。若上腔静脉受压过久,则可导致局部血栓形成,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在缓慢的受阻过程中,可发生乳房内侧、脊柱、奇静脉、胸廓的侧支循环形成,表现出特征性胸壁浅静脉怒张。
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诊断检查
胸腔积液
诊断:出现典型的体征和症状时,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是很易诊断的。
当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表现不典型时,应借助于血管造影、核素静脉造影确定阻塞部位及病因。 CT 增强扫描是常选用的方法,MRI 也可选用,可显示肿块、血栓和侧支循环。X 线检查最常用,Parish 等报道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80 例的胸部X 线表现:上纵隔增宽占64%,胸腔积液占26%,右肺门肿块占12%,肺炎性浸润占7%,气管旁淋巴结占5%,纵隔肿物占3%,胸部X 线表现正常占16%。
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常常发生在肿瘤进展期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病因诊断比较容易,但少部分病人病因诊断是比较困难的。在临床工作中,首先应作出病因学诊断,在病因诊断困难的情况下,也应有充分的临床证据,然后再处理,否则,不宜进行抗肿瘤治疗。
实验室检查:恶性肿瘤合并感染时,白细胞升高。
其他辅助检查:X 线检查最常见:纵隔增宽,右肺门肿块,少数肺炎性浸润影。
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鉴别诊断
临床须区别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
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治疗方案
恶性淋巴瘤
有一些学者认为,小细胞肺癌和恶性淋巴瘤致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较为多见,迅速进行放疗或化疗可缓解症状,甚至疗效极佳,对这些肿瘤行放疗或化疗72h 之后,肿瘤坏死明显,治疗后再活检常难做出正确诊断。
因此,对这些敏感的肿瘤还是争取明确诊断之后再施行治疗。
对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可采用化疗、放疗以及抗凝和外科治疗,前两种方法最常用。首先用姑息措施,卧床时头抬高,应用激素和利尿剂有一定效果。
对小细胞肺癌和恶性淋巴瘤引起的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可采用化疗,用氮芥或某些联合化疗大剂量突击方案多可收效。 其他对化疗不敏感的肿瘤所致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放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放疗总量30~50Gy,几乎90%的病人经3 周放疗后自觉症状改善,甚至完全缓解,但缓解时间短,易复发。
放疗后上腔静脉可水肿、穿孔以及纵隔纤维化,但少见。放疗失败可能提示存在血栓形成阻塞。对良性疾病引起的(包括良性肿瘤)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可考虑外科治疗或支架治疗(stent therapy)。 总之,恶性肿瘤合并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要根据病因选择治疗手段。
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并发症
上腔静脉受压严重时可并发颅压升高、吞咽困难等。
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预后及预防
预后:90%的病人经3 周放疗后,自觉症状改善等,甚至完全缓解,但易复发。
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预防并发症。
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流行病学
20 世纪60 年代以前,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40%为梅毒性主动脉炎、纵隔结核所引起。而现在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是肿瘤,且常是晚期肿瘤的表现。
有一报道总结Bell、Schraufnagel 和Parish 的3 篇文献,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共352 例,其中肺癌占68%,淋巴瘤占6%,其他肿瘤占9%,非恶性疾病占16%。 另有一资料总结肺癌340 例发生的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其中小细胞肺癌占41%,鳞癌占27%,腺癌占14%,大细胞癌占13%,未定型癌占6%。
[2]
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保健贴士
早发现,早治疗,预防并发症。[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