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里如果关羽,张飞没死,是否蜀可得天下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觉得有必要先说说关羽张飞有没有“真本事”的问题。
不错,《三国演义》对关羽、张飞的描写的确有些夸张。可没有夸张还叫小说吗?但是夸张也是有一定依据的。那我们就来看看正史《三国志》里对关羽、张飞的评价,看看他们是不是“没什么大本事”:
“刘备,人杰也,。 。。诸葛亮明於治而为相,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则不可犯矣。”——《三国志*魏书十四*刘晔传》;
“(刘)备诣京见权,(周)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 ’”——《三国志*周瑜传》;
“初,刘备袭蜀,丞相掾赵戬曰:‘刘备其不济乎?拙於用兵,每战则败,奔亡不暇,何以图人...全部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觉得有必要先说说关羽张飞有没有“真本事”的问题。
不错,《三国演义》对关羽、张飞的描写的确有些夸张。可没有夸张还叫小说吗?但是夸张也是有一定依据的。那我们就来看看正史《三国志》里对关羽、张飞的评价,看看他们是不是“没什么大本事”:
“刘备,人杰也,。
。。诸葛亮明於治而为相,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则不可犯矣。”——《三国志*魏书十四*刘晔传》;
“(刘)备诣京见权,(周)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
’”——《三国志*周瑜传》;
“初,刘备袭蜀,丞相掾赵戬曰:‘刘备其不济乎?拙於用兵,每战则败,奔亡不暇,何以图人?。。。’徵士傅?衷唬骸醣缚砣视卸龋?。。诸葛亮。。。正而有谋,。。。张飞、关羽勇而有义,皆万人之敌,。
。。此三人者,皆人杰也。以备之略,三杰佐之,何为不济也?’”——《裴松之注*三国志*刘备传》;
“魏谋臣程昱等咸称羽、飞万人之敌也。”、“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
在正史《三国志》中,被如此频繁的被称为“勇冠三军”、“熊虎之将”、“万人之敌”的,除了关、张二人外,再没有第三人。“他们没什么大本事”之说可以休矣!
接下来就楼主的问题我试着回答一下:
古人云: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
所以,即使关羽张飞不死,也未必就能对刘备的统一大业起关键性的作用。更何况,关羽死时五十八岁、张飞死时也已五十五岁,靠勇力吃饭的人到了这把年纪恐怕只能问一句“尚能饭否?”了。
在正史《三国志》里,确有几次写道如果“**人不死,就会如何如何”云云。
如,有网友提到的曹操在赤壁失利后说“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还有刘备彝陵之战大败后,诸葛亮叹道:“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必不倾危矣”等等。但在我看来:
曹操的话有为自己的失利开脱的嫌疑;即便是真心话,那也是出于对郭嘉的偏爱。
自家人夸自家人的话,没有多少说服力吧。
诸葛亮叹法正,是出于自己没能劝阻住刘备伐吴的懊恼,仅仅是一种宣泄而已。
有一位与曹魏、刘蜀无关的第三方人士——孙吴张俨的议论其实很好的回答了楼主的问题——《裴松之注*三国志*诸葛亮传》:“吴大鸿胪张俨作默记,‘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
。。。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如果不是诸葛亮在征伐曹魏途中去世,最后的胜利必将属于他!——这才是真正有说服力的结论!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