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注意发病季节与地区,病前一个月内有无野外作业史,有无蜱叮咬史;有无森林脑炎疫苗接种史
潜伏期一般为10~15天,也有长达1个月者。普通型患者急起发病,1~2日内达高峰,并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颈和肢体瘫痪和脑膜刺激症。
轻型患者起病多缓慢,有发热,头痛,全身酸痛,耳鸣,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经3~4天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重型患者起病急骤,突发高热或过高热,并有头痛,恶心,呕吐,感觉过敏,意识障碍等,迅速出现脑膜刺激症,数小时内进入昏迷,抽搐,延髓麻痹而死亡。
发热一般在38℃以上,大多数持续5~10天,以稽留热为最常见,也有呈双峰热或弛张热者。偶有出血性皮疹,部分病例出现心肌炎症状。
神经系统症状以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和瘫痪为主。
半数以上病例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由嗜睡,谵妄,昏睡,以至深度昏迷状态。亦有表现为狂躁不安,惊厥和神经错乱等。意识障碍随体温下降而逐渐恢复。
脑膜刺激征是本病最早出现和最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开始为剧烈头痛,部位不定,其次为恶心,呕吐。
脑膜刺激征一般可持续5~10天,意识清楚后仍可存在。
瘫痪以发生于颈部,肩胛肌和上肢肌肉为主,其次为偏瘫和下肢瘫痪,颅神经瘫痪不多见。本病的瘫痪和乙脑不同,呈弛缓型,常发生于第2~5病日,发生在颈部或肩胛肌时出现本病特有的头部下垂症状。
瘫痪一般经2~3周后逐渐恢复,约半数出现肌肉萎缩。 病理性反射常见,部分病例出现锥体外束征,如震颤,不自主运动等,偶有语言障碍,吞咽困难等延髓受累症状。
本病病程长短不一,一般约1周左右,体温恢复正常后症状逐渐消失,但瘫痪仍可继续存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