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商业/理财 贸易

小规模企业出口怎样退税?

没有进出口权,委托进出口代理公司办理。出口退税是怎么规定的?怎样帐务处理?

全部回答

2006-05-05

0 0
没有进出口权,找别人代理出口的,自己本身是不能直接退税的.但是在代理公司把美元结成人民币给你的时候,你可以的把他退税的钱给你,当然就是指货价+退税额-代理费就是你拿到的款项了.这个有具体公式的. 如果你需要,你可以把数据给我, 我可以帮你算一下加上退税钱,你所能拿到的最多货款是多少. 好多代理公司欺负企业不是很懂,往往会让企业忽略退税额.

2019-09-19

0 0
    小规模纳税人出口退税小规模纳税人不能退税只免税。。 小规模纳税人可以出口退税小规模纳税人是不能享受退税的,只有一般纳税人才能享受退税,外贸公司可以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货物后出口,然后申请退税,但是有个前提是小规模纳税人必须到税务局开具; 小规模纳税人只要不是出口国家取消出口退税的商品,一律都是只免税,不退税,所以,是不能获得出口退税的,只能出口免税,但出口免税也需要到税务局的退税部门申报,请明确您问的是增值税退税还是消费税退税。
    现假定是增值税退税。小规模纳税人没有出口退税的说法。退税是对于生产性企业。

2006-04-26

350 0
退税要一般纳税人,记不清了,好象是注册100万以上的, 开增殖税发票。 小规模只能开普通商品发票,退不了的。

2006-04-22

363 0
    一)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增值税的计算   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增值税的计算应依据购进出口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所注明的进项金额和退税率计算。实行出口退(免)税电子化管理后,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应退增值税的计算,具体有两种方法:   1、单票对应法   所谓“单票对应法”,是指在出口与进货的关联号内进货数据和出口数据配齐申报,对进货数据实行加权平均,合理分配各出口占用的数量,计算出每笔出口的实际退税额。
    它是出口退税二期网络版审核系统中设置的一种退税基本方法。在一次申报的同关联号的同一商品代码下应保持进货数量和出口数量完全一致,进货、出口均不结余。对一笔进货分批出口的,应到主管税务机关开具进货分批申报单。
  其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应退税额=外贸收购不含增值税购进金额×退税率   或 =出口货物数量×加权平均单价×退税率   现行的出口与进货的对应方式主要有以下4种,一是出口一票进货一票,二是出口多票进货一票,三是出口一票进货多票,四是出口多票进货多票。
       对于第一、二种方式,退税计算公式为:   应退税额=出口货物数量×进货单价×退税率   例1:某进出口公司2000年3月申报出口退税情况如下:   ①关联号:AAA   退税申报:商品名称 商品代码 出口数量   平纹布 52081200 2000米   退税进货:商品名称 商品代码 数量 单价 计税金额 退税率 可退税额   平纹布 52081200 2000米  20  40000  15%  6000   ②关联号:BBB   退税申报:商品名称 商品代码 出口数量        ①色平绒 58012500 1000米        ②色平绒 58012500 1000米        ③色平绒 58012500 3000米   退税进货:商品名称 商品代码 数量 单价 计税金额 退税率 可退税额   色平绒 58012500 5000米  30  150000  15% 22500   试计算该司3月份出口应退税额如下:   关联号AAA应退税额=2000×20×15%=6000(元)   关联号BBB应退税额=(1000+1000+3000)×30×15%            =22500(元)   3月份应退税额合计为6000+22500=28500(元)   (2)对于第三种方式,即出口一票进货多票,计算公式为:   应退税额     =出口数量×关联号内加权平均单价×退税率   关联号内加权平均单价     =∑关联号内各笔进货计税金额/∑各笔进货数量     例2:某进出口公司2000年2月申报出口退税情况如下:   关联号:HHH   退税申报:商品名称 商品代码 出口数量        女式全麻裙 62045990 6000件   退税进货:商品名称 商品代码  数量  单价 计税金额 退税率 可退税额   ①女式全麻裙 62045990 1000件  80  80000  17% 13600   ②女式全麻裙 62045990 2000件  50  100000  17% 17000   ③女式全麻裙 62045990 3000件  120 360000  17% 61200   试计算该司2月份应退税额如下:   关联号加权平均单价    =(80000+100000+360000)/(1000+2000+3000)    =90(元)     2月份应退税额=6000×90×17%=91800(元)     (3)对于第四种方式,即出口多票进货多票,计算公式如下:     应退税额   =出口有效数量合计数×关联号内加权平均单价    ×退税率   出口有效数量合计数   =∑关联号内各笔有效出口数量(≤∑关联号内进货数量)   关联号内加权平均单价   =∑关联号内各笔进货计税金额/∑各笔进货数量   例3:某进出口公司2000年4月申报出口退税情况如下:   ①关联号:SSS   退税申报:商品名称 商品代码 出口数量       ①弹簧床垫 94041000  1000个       ②弹簧床垫 94041000  2000个       ③弹簧床垫 94041000  3060个   退税进货:商品名称 商品代码  数量 单价 计税金额 退税率 可退税额   ①弹簧床垫 94041000 3000个 800 2400000  13% 312000   ②弹簧床垫 94041000 3000个 1000 3000000  13% 390000   ②关联号:GGG   退税申报:商品名称 商品代码 出口数量        ①升降器 87082930 1000套        ②升降器 87082930 1500套   退税进货:商品名称 商品代码  数量  单价 计税金额 退税率 可退税额   ①升降器 87082930 1000套  80  80000  17% 13600   ②升降器 87082930 1000套 100  100000  17% 17000   ③升降器 87082930 1000套  60  60000  17% 10200   试计算该司4月份应退税额如下:   关联号SSS应退税额       =(1000+2000+3000)×(2400000+3000000)        /(3000+3000)×13%       =6000×900×13%       =702000(元)   该关联号项下出口记录剩余出口数量60个,因无进项对应不能退税而被忽略,不再结转下期待退。
       关联号GGG应退税额       =(1000+1500)×(80000+100000+60000)         /(1000+1000+1000)×17%       =2500×80×17%       =34000(元)   该关联号项下出口数量为2500套,进货数量为3000套,进货结余500套,剩余计税金额40000元,剩余可退税额6800元将被忽略,不再结转下期参与退税计算。
       因此:该司4月份应退税额=702000+34000=736000(元)。   2、加权平均法     采用“加权平均法”是指出口企业进货按“企业代码+部门代码+商品代码”汇总,加权平均计算每种商品代码下的加权平均单价和平均退税率;出口申报按同样的关键字计算本次实际进货占用,即用上述加权平均单价乘以实际退税数量乘以平均退税率计算每种商品代码下的应退税额。
    审核数据按月(按期)保存,进货结余自动保留(注:二期网络版保留进货结余而忽略出口结余;一期网络版自动保留进货及出口结余),可供下期退税时继续使用。具体来讲:   进货凭证审核后   进货本次可用金额       =上期结余金额+本期发生金额+释放出口金额        (指调整出口数据后返回进货已占用金额)   进货本次可用数量       =上期结余数量+本期发生数量+释放出口数量        (指调整出口数据后返回进货已占用数量)   进货本次可退税额       =上期结余可退税额+本期发生可退税额        +释放出口退税额(指调整出口数据后返回进                 货已占用的可退税额)   平均单价=进货本次可用金额/进货本次可用数量   平均退税率=进货本次可退税额/进货本次可用金额   2、出口申报基本审核后   出口进货金额=出口数量×平均单价   应退税额=出口进货金额×平均退税率   3、出口申报综合审核后,根据增值税进货凭证累计中(剩余)可用数量及出口数量对比确认实际退税数量,计算实退税额。
       出口进货金额=实退数量×平均单价   应退税额=出口进货金额×平均退税率   例4:某进出口公司2000年2月和3月申报出口退税情况如下:   1、2000年2月申报进货情况:   部门 商品名称 商品代码  数量 单价 计税金额 退税率 可退税额    01  木家具 94035099 5000件 800 4000000  13%  520000    01  木家具 94035099 1000件 500  500000  13%  65000    02  木家具 94035099 1000件 1200 1200000  13%  156000    02  木家具 94035099 1000件 800  800000  13%  104000   2000年2月申报出口情况:   01部出口木家具(商品代码94035099)4000件;   02部出口木家具(商品代码94035099)3000件;   2、2000年3月申报进货情况:   部门 商品名称 商品代码  数量 单价 计税金额 退税率 可退税额    01  木家具 94035099 1000件 900  900000  13%  117000    02  木家具 94035099 1000件 1000 1000000  13%  130000    02  木家具 94035099 3000件 1200 3600000  13%  468000   2000年3月出口申报情况:   01部出口木家具(商品代码94035099)3000件;   02部出口木家具(商品代码94035099)2000件;   经审核,上述实际购进出口单证均合法有效。
       用加权平均法经计算机审核各月退税情况如下:   2000年2月   01部门   平均单价     =(4000000+500000)/(5000+1000)=750(元)   平均退税率=13%   应退税额=4000×750×13%=390,000(元)   剩余进货数量=(5000+1000)-4000=2000(件)   剩余进货金额=(4000000+500000)-4000×750         =1500000(元)   剩余可退税额=(520000+65000)-390000         =195000(元)   02部门   平均单价     =(1200000+800000)/(1000+1000)=1000(元)   平均退税率=13%   应退税额=2000×1000×13%=260,000(元)   因02部门木家具本期出口数量>进货可用数量,即进货不足,则本期按实际可退税额审核退税。
       出口结余1000件被忽略(二期网络版设置)   出口记录分离出1000件结转下期待退(一期网络版)   因此,该司200002应退税合计为(390,000+260,000)   =650,000元。
     2000年3月   01部门   平均单价     =(1500000+900000)/(2000+1000)=800(元)   平均退税率=13%   应退税额=3000×800×13%=312,000(元)   经综合审核后,将上期进货剩余可用金额、税额直接计入,自然消除因平均单价计算造成应退税额的差异。
       (2)02部门   ①二期网络版计算方法:   平均单价     =(1000000+3600,000)/(1000+3000)=1150(元)   平均退税率=13%   应退税额=2000×1150×13%=299,000(元)   剩余数量=(1000+3000)-2000=2000(件)   剩余金额=(1000000+3600000)-2000×1150       =2300000(元)   剩余可退税额=(130000+468000)-299000         =299000(元)   因此,该司3月份应退税额=312000+299000   =611000(元)。
       ②一期网络版计算方法   平均单价     =(1000000+3600000)/(1000+3000)=1150(元)   平均退税率=13%   应退税额=1000×1150×13%+2000×1150×13%       =149500+299000       =448500(元)   剩余数量=(1000+3000)-1000-2000=1000(件)   剩余金额   =(1000000+3600000)-1000×1150-2000×1150       =1150000(元)   剩余可退税额=(130000+468000)-149500-299000         =149500(元)   因此,该司3月份应退税额=312000+448500   =760500(元)。
       (二)外贸企业收购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货物增值税的计算   1、凡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持普通发票特准退税的抽纱、工艺品等12类出口货物,同样实行销售出口货物的收入免税,并退还出口货物进项税额的办法,由于小规模纳税人使用的是普通发票,其销售额和应纳税额没有单独计价,但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的增值税也是价外计征的,这样,必须将合并定价的销售额先换算成不含税价格,然后据以计算出口货物退税,其计算公式为:   应退税额     =[普通发票所列(含增值税)销售金额]/(1+征收率)×6%或5%   例5:某一外贸企业1997年5月份出口从某一小规模纳税人购进的特准退税木制工艺品6000件,普通发票列名的单价为159元,金额为954000元,试计算该企业出口工艺品的应退税额。
       工艺品不含税进价     =普通发票金额/(1+征收率6%)     =954000/(1+6%)=900000(元)   应退增值税额     =购进价格×退税率     =900000×6%=54000(元)   2、凡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出口货物,按以下公式计算退税:   应退税额=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金额×6%或5%   (三)外贸企业委托生产企业加工出口货物的退税   外贸企业委托生产企业加工收回后报关出口的货物,按购进国内原辅材料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进项金额,依原辅材料的退税率计算原辅材料应退税额。
    支付的加工费,凭受托方开具货物的退税率,计算加工费的应退税额。   (四)外贸企业出口应税消费品应退税的计算   1、外贸企业收购应税消费品出口,除退还其已纳的增值税外,还应退还其已纳的消费税。
  消费税的退税办法分别依据该消费税的征税办法确定,即退还该消费品在生产环节实际缴纳的消费税。  计算公式分别为:   ①实行从价定率征收办法   应退税款=购进出口货物的进货金额×消费税税率   ②实行从量定额征收办法   应退税款=出口数量×单位税额   2、外贸企业采用委托加工收回的应税消费品出口,其应退消费税按上述公式计算确定。
       例6:某一外贸出口企业从某化工厂购进一批化妆品并全部出口,购进单价为50元,数量为2000支,税额17000元,退税凭证齐全。该化妆品的消费税税率为30%,试计算该批化妆品的应退消费税税额。
     应退消费税额     =购进出口货物的进货金额×消费税的税率     =2000×50×30%=30000(元) 。  。

2006-04-21

354 0
没有进出口权,出口退税只能是有进出口权的代理公司拿到。在核算时是不能把退税算到你们自己帐上的。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商业/理财
贸易
经济研究
股票
银行业务
外汇
创业投资
财务税务
基金
商务文书
保险
个人理财
企业管理
产业信息
经济
证券
金融
银行
黄金
期货
商业
财政
房地产
贸易
贸易
进口食品
商品贸易
经营贸易
设备贸易
出口贸易
进口贸易
商务贸易
金银贸易
小额贸易
咨询贸易
经销贸易
自助贸易
采购贸易
东西贸易
汽车贸易
电器贸易
圆通
海运
原料贸易
商品交易
玩具贸易
针织贸易
鞋材贸易
海外贸易
广告贸易
汽配贸易
欧洲贸易
鞋业贸易
纸业贸易
滞期费
中华贸易
工业贸易
产品贸易
钢铁贸易
物流信息
农村贸易
众才贸易
国际贸易
多元贸易
文具贸易
跳蚤市场
电气贸易
促进贸易
铝业贸易
市场调节
产业贸易
建材市场
物资贸易
网购
酒业贸易
五金贸易
生产贸易
报关
机械贸易
购物
进口
制作厂
顺丰
工厂
垄断市场
市场规律
消费市场
文化贸易
林业贸易
物流平台
数码贸易
货物
进出口额
德邦
出口商品
批发商品
运输贸易
粮油贸易
市场营销部
进货价格
收购价格
钢铁市场
国际商贸
北美贸易
加盟网
盈利模式
批货
货运
走私车
贸易逆差
服装市场
批发市场
粮食价格
通和贸易
总收入
中间价
中外贸易
货场
制造厂
输出贸易
市场策划
销售策略
总支出
进口商品
出口
国外市场
制药厂
医药贸易
货源
销售费用
公缴费
世界贸易组织
同城快递
买卖
电池贸易
农贸市场
美国市场
转让费
区域代理
货价
小买卖
市场份额
利润
国际小包
市场占有率
制衣厂
石化贸易
进货
医疗贸易
外贸贸易
外语外贸
商品价格
商业合同
能源贸易
汽车出口
中通
绿色贸易
食品市场
个人贸易
对内贸易
销售价格
欧美贸易
厂商
金马贸易
买件
供货渠道
实物贸易
代理贸易
小本生意
亚洲贸易
皮具贸易
dhl
花卉市场
国际物流
鞋服贸易
买方
药品贸易
国际贸易中心
汇通
厂货
钢材市场
合同
外贸
境外贸易
厂方
贸易顺差
包装贸易
原油价格
农商
对美贸易
企业贸易
装运期
外贸公司
外汇市场
家电市场
速遣费
保税区
贸易中心
市场潜力
百货贸易
韵达
全球贸易
收购
外贸知识
电子市场
俄国贸易
中间商
外贸生意
厂价
航运贸易
销量
批发进出口
商贩
进口产品
经营方式
电子贸易
交易平台
市场贸易
总费用
国内贸易
物质贸易
国际快递
自动售货机
铁路贸易
服装贸易
世贸中心
交易价格
装船费
外贸软件
批发价格
服饰贸易
销售市场
生产厂家
货件
贸易壁垒
市场走势
软件贸易
外国贸易
经营规模
交易成本
市场行情
买家
开厂
市场
商贸贸易
运输成本
制品厂
外贸服装
外贸代理
航空贸易
市场营销
集贸市场
亚欧贸易
其他贸易
市场前景
走私货
货量
经贸公司
电商
交易
年销售额
交易中心
外贸企业
外贸出口
货船
市场机制
交易市场
货物贸易
营业费用
自由贸易区
贸易条件
服装出口
海关
二手市场
供方
卖方
零售总额
卖货
尾货
经营策略
货物运输
营销中心
库存商品
塑料市场
营业项目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