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小学语文课前预习开题报告
1、课题界定与理论依据课题界定:预习是指学生预先自学将要听讲的功课。预习能力是指学生自主学习语文具备的素质条件,包括良好的预习态度、科学的预习方法。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研究将着力探究从学生的预习兴趣、预习方法措施、预习效果等方面去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预习习惯,并从实践中反思小学生语文自主预习习惯培养中的策略、效果、科学性等。 理论依据:(1)叶圣陶在《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一文中说:“指导预习的办法实施了,上课的情形就将和现在完全两样。上课做什么呢?在学生是报告和讨论,不再是一味听讲,在教师是指导和订正,不再是一味讲解。 ”课堂教学的整个进程,就成了由教师指导预习方法、提示预习项目、订正...全部
1、课题界定与理论依据课题界定:预习是指学生预先自学将要听讲的功课。预习能力是指学生自主学习语文具备的素质条件,包括良好的预习态度、科学的预习方法。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研究将着力探究从学生的预习兴趣、预习方法措施、预习效果等方面去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预习习惯,并从实践中反思小学生语文自主预习习惯培养中的策略、效果、科学性等。
理论依据:(1)叶圣陶在《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一文中说:“指导预习的办法实施了,上课的情形就将和现在完全两样。上课做什么呢?在学生是报告和讨论,不再是一味听讲,在教师是指导和订正,不再是一味讲解。
”课堂教学的整个进程,就成了由教师指导预习方法、提示预习项目、订正或补充学生的预习成绩,学生们报告各自的预习成绩、讨论彼此的预习成绩这两方面的工作有次序、有组织地进行的过程,成了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
在这里面,教师是预习的指导者,又是讨论预习报告的主持者;学生是预习的实行者,又是讨论预习报告的参与者。整个教学过程围绕着“预习”展开。叶氏认为,“惟有如此,学生在预习的阶段既练习了自己读书,在讨论的阶段又得到切磋琢磨的实益,他们阅读书籍的良好习惯才会渐渐养成”。
叶圣陶将发挥学生主动性与预习的关系阐述出来,提出“预习前”和“预习后”学生不同的学习状态,实际就是有效预习能够为有效课堂打下基础。(2)《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上几点都和预习有关。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说明学习就是发现,谁来发现?是学生去发现,教学的过程不是把现成的结论提供给学生,而是从学生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在教师的引导下,依靠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让学生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
课堂教学前的预习就是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引导去发现、去思考,提前进入课堂,提前进入课文2、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研究的背景:《新课标》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目标提出,而学生的有效预习则是落实这一目标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它对学生学会掌握新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长久以来我发现课前预习虽然每天都在进行着,但是收效甚微,究其原因(1)教师方面的原因:很多教师平时对于留预习作业方式缺乏研究,也缺乏相应检查。由于学生长期以来对“课前预习”的消极态度,使教师对课前预习要求上大打折扣,在繁忙的教学中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一种“干脆上课时把该讲的都讲了省心、省事”的想法。
(2)学生方面的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轻视预习,他们在思想上对“课前预习”缺乏足够的认识,大多数学生认为“课前预习”与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成绩没有直接的关系,反正教师上课时也要讲到这些内容,只要上课时能做到认真听讲,课下完成作业就足够了,认为“课前预习”多此一举,劳而无功;加上没有家长的督促,身边没有可查资料,和多年来养成的不管什么事都等现成的习惯,于是放学后放羊式的玩、看电视,就成了我班学生的主要“乐趣”。
部分学生放学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看动画片,很多学生基本上就不完成预习作业,有的也是“伪预习”(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预习时,只是草草地把课文读一读,为完成预习作业,照搬参考书中的内容,敷衍了事。
)以至于老师第二天上课时才发现他们的课文读得不熟练,生字词掌握不好,甚至根本不认识,听课效率差,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师难以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没有达到预习的真正目的研究的意义:⑴使学生树立预习意识,提高对预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⑵使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预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其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⑶使学生学会预习、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3、课题研究的内容(1)调查学生预习的现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预习到底处于何种状态?考虑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最真实的感受者,因此,必须调查学生的预习现状,通过观察、调查、统计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找出学生预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从学生着手以此反映对预习的看法,以寻找出可行的指导策略。
(2)指导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一个人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如同掌握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就能独立地向新认识领域进军,也才有可能攀上知识的顶峰。所以,要想让学生具有自学的本领,作为教师就要重视方法的指导,改变以往预习随意性强、无明确要求、无层次、无检查的不足,探索出一套适合小学生的行之有效的课前预习的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开展科学预习,利用各种学习条件和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学习新知识,在日积月累中的长期实践中得到“自求得知”的锻炼,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预习能力。
研究方法:1。谈话法2。问卷调查法3。理论探索法4。案例研究法5。行动研究法(1)调查学生预习的现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预习到底处于何种状态?考虑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最真实的感受者,因此,必须调查学生的预习现状,通过观察、调查、统计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找出学生预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从学生着手以此反映对预习的看法,以寻找出可行的指导策略。
(2)指导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一个人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如同掌握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就能独立地向新认识领域进军,也才有可能攀上知识的顶峰。所以,要想让学生具有自学的本领,作为教师就要重视方法的指导,改变以往预习随意性强、无明确要求、无层次、无检查的不足,探索出一套适合小学生的行之有效的课前预习的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开展科学预习,利用各种学习条件和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学习新知识,在日积月累中的长期实践中得到“自求得知”的锻炼,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预习能力。
4、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课题研究的步骤(1)前期准备阶段:2017年X月—2017年X月,课题提出阶段,完成申报。进行文献研究,收集国内外有关预习指导及其策略的理论文献和实践经验材料,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做准备。
撰写课题研究方案。确定课题,收集相关预习的资料,开展理论的学习。对学生的预习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和记录,调查了解教师目前对学生预习指导的情况。研究制定课题方案,填写申报书。(2)中期实施阶段:2017年X月—2017年X月,根据方案,启动课题研究。
制定阶段达成目标;注重课题研究的动态管理及过程性资料的积累;通过观察、调查、统计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找出学生预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撰写研究过程中个案分析。(3)后期总结阶段:2017年X月—2017年X月,系统地整理资料,分析与归纳,形成结题报告。
整理汇编课题研究教学案例,展示课题研究的成果,撰写论文等研究方法:1。谈话法2。问卷调查法3。理论探索法4。案例研究法5。行动研究法5、课题研究的条件及预期成果课题研究的措施:1.实施调查围绕小学中高年段学生语文课前有效自主预习现状设置调查细目;根据“简便易行“的要求,按照具体内容,选定最佳调查方法。
在分类分析的基础上写出调查分析报告,力求报告的现状既全面又突出研究方向法,成因分析透彻明晰,对策建议切实有效。2.理论学习以新课程理念来引领课题研究,阅读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书籍、小学语文杂志、网络搜索等渠道,以电子稿的形式摘录与课题相关的内容,并将资料整理,每学期做好了一份“课题理论学习资料卡”。
3.反思研究结合自己的教学与语文学科工作组听课所思,积极撰写教学的随笔,记录下自己课题研究中、课堂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针对教学现状及时思考改进的策略。预期成果:针对课题的特点,以结题报告形式呈现。
同时附以论文、案例分析、教学设计课例、随笔、叙事、课件、研究报告等。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