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制度及核算软件备案报告书,税局那边说要一份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那么制度要怎么写啊?
刘***
2017-09-05
w***
2006-12-11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新发展 ―新会计准则提出的机遇和挑战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在北京举行会计、审计准则发布会,共颁布了39项会计准则和48项审计准则,并规定于2007年1月1日在境内上市公司实行。 随后会逐步推广到所有公司。随着新准则的实施,将会给实施企业的会计核算体系带来较大影响,国内的企事业单位不同程度地使用了会计电算化系统,因此企业原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也要面临着新的调整或升级乃至更换。 而且新会计准则的落实也很大程度上依靠会计电算化系统软件,软件能否适应新准则将是的软件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方向。 一、 新准则所带来的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新挑战 自中国2001年加入...全部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新发展 ―新会计准则提出的机遇和挑战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在北京举行会计、审计准则发布会,共颁布了39项会计准则和48项审计准则,并规定于2007年1月1日在境内上市公司实行。 随后会逐步推广到所有公司。随着新准则的实施,将会给实施企业的会计核算体系带来较大影响,国内的企事业单位不同程度地使用了会计电算化系统,因此企业原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也要面临着新的调整或升级乃至更换。 而且新会计准则的落实也很大程度上依靠会计电算化系统软件,软件能否适应新准则将是的软件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方向。 一、 新准则所带来的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新挑战 自中国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在国际上并没有得到当初想象的那样,使中国的产品可以自由地畅销全球。 而面对着一系列的反倾销诉讼。不论是打火机还是皮鞋案例,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国内会计制度不够完善,提供的会计信息难以令外界信服所造成的。国外投资者和社会公众读不懂国内的会计信息,不理解国内的会计制度,难以令国际信服这是必然的。 新会计准则不仅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而且它的报告体系相对完善,同时也体现了国际趋同的。这将使我们的会计信息更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而这样就可以从容面对对方的反倾销调查了! 会计电算化系统主要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反映企业的资金、成本、利润及供、销、存的有关信息,会计电算化系统可分为账务处理、工资管理、固定资产、应收应付款管理、购销存,成本核算子系统等。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发展经历了: 第一阶段:模拟手工的会计电算化系统 这一阶段特点:将传统的手工会模式利用计算机的计算优势结合起来。第二阶段:向管理型的发展会计电算化系统 这一阶段特点:主要将预测,计划,控制和决策等管理方法应用到软件上去,使会计电算化系统等软件拥有了这些功能。 第三阶段:集成于ERP的会计电算化系统 这一阶段特点:会计电算化系统成为了ERP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达到信息集成,提高会计信息处理效率,提高会计作息的及时性,即时性。 随着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不断完善,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大的变动变得不可能了。 而且不停的变动的话会给企业增加成本,而且造成数据的不稳定性!不符合企业实际应用的要求。根据客户的需求和现在新准则的实施等需要对系统进行一些小的修改和完善,这会给会计电算化系统带来一些新的挑战! 国内会计体制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将来可能还会有一些变化和改进。 新准则只是这个里程中的一部分。这就要求会计电算化系统对各种会计核算处理的变化能够有很强的适应性,由于国内的准则正在向国际准则趋同。软件在开发阶段应该研究不同准则之间的差异,尽可能地将一些问题都考虑到,这也是走向国际化的必经这路,是否使软件功能扩大到由客户自由化定制呢?这有可能将是未来的方向。 二、 新准则实施使会计电算化系统面临的问题 新准则中>第38号,第四条-首次执行会计准则,在首次执行日,企业应当对所有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重新分类,确认和计量并编制期初资产负债表,因此企业需要做科目调整,年初余额调整,编制期初资产负债表的工作。 而这些工作主要是由于现行制度与新准则的差异所引起的,以下总结了它们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的差异,以及面临的一些问题。 (一) 科目差异问题 会计科目是填制会计凭证和设置账户的依据,是分类核算和编制报表的基础,它在会计核算中起着绝对重要的桥梁作用。 会计电算化系统中的账务数据一切都是围绕着会计科目进行的,不管是凭证还是账表还是报表,它们之间的系统中关联和标识就是会计科目代码,相应的科目代码与科目名称是对应的,财政部在颁布新企业会计准则同时,也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指南,而指南中已经将会计科目体系进行了一级科目重编码和分类,使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企业,必须按照准则指南中指定的科目编码和名称来定义企业的科目,在此基础上根据企业需要进行增加下级科目或删除不需用的科目(之前应该做调查并做科目的准备工作)。 在实行新准则前就已经使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企业必须将旧的科目体系先转换成新科目。转换后才能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根据新准则的核算要求做后续的凭证和编制报表的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重新给会计科目编号和名称进行了分类和命名,与企业会计制度的区别差异总结如表一。 产生的问题就是如何将新年度的会计科目转换成新准则要求的核算科目,快速不影响正常工作而且核算内容要准确。 科目差异归类总结表 表一 大类 企业会计制度科目 新准则科目 差异解释 编号 科目名称 编号 科目名称 一 1001 现金 1001 现金 科目名称与编号均未变化 1002 银行存款 1002 银行存款 二 1911 待处理财产损溢 1901 待处理财产损溢 科目名称与核算内容未变,仅科目编号改变 三 1221 包装物 1412 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 科目核算内容进行了合并 1231 低值易耗品 四 1501 固定资产 1601 固定资产 科目核算内容进行了拆分 1526 投资性房地产 五 1815 未确认融资费用 2802 未确认融资费用 科目性质类别转变 六 1241 自制半成品 科目取消 七 5301 研发支出 科目新增 1702 累计摊销 八 1605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科目降级 1101 短期投资 1101 交易性金融资产 由于金融工具重分类,科目核算内容交叉 九 1402 长期债权投资 1521 持有至到期投资 1523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注:不管企业之前实施的是<小企业会计制度>还是<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涉及到的科目变化均分为以上九类。 在会计信息软件系统中的处理方法必定相同,此处以企业会计制度科目到新准则的科目为例来说明,科目变化只是例举了一两个代表。 (二)报表差异问题 报表项目的调整: 例如:⑴资产负债表中由于短期投资的重分类,增加了相应的列报项目。 还有如应付工资与应付福利费由于科目合并而在报表中也合二为一为应付职工薪酬。递延税款借项与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税款贷项与递延所得税负债变化。⑵利润表中的层次发生改变,进行了重排列。增加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等项目。 ⑶现金流量表中投资活动增加了两个项目: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 报表取数公式的调整: 报表取数公式随科目编码和科目核算内容的变化而改变,计算公式也项目调整而变化。 现有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公式:取数公式<科目><方向><期间><账套><年度> 例如: 旧制度科目体系下的资产负债表中:应收票据取数公式为 QM(1111,‘借’,月,001,2007)表示取001账套2007某月期末的1111应收票据科目借方余额。 新准则下由于会计科目体系变更,取数公式则应为 QM(1121,‘借’,月,001,2007)表示取001账套2007某月期末的1121应收票据科目借方余额。(注:公式来源于用友软件,期中某月以该报表的关键字来定义) 为了能够符合新准则的列报要求,必须要对报表进行重新制作。 (三)快速凭证变更问题 针对每个月类似的工作,如税金及附加的计提凭证,待摊费用的分摊凭证等,一般软件都有快速凭证这样的功能,运用此功能可以提高凭证的录入速度和效率,而且还省略掉了手工记账中计算结转的繁琐,一切由软件来完成,但随着科目编码的更替,必须重新设定。 (四)后进先出取消使用问题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中,第十四条,企业应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由于新准则只是在原来基础上去消了后进先出法。现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中均包含此三种计价法,差异之处在于企业原先存货是采用后进先出法,执行新准则后就必须进行更改。 (五)固定资产业务的处理问题 根据新准则要求,从原固定资产分离出的投资性房地产,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中规定投资性房地产分两种模式计量,即采用成本模式计量、公允价值模式计量,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视同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处理,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不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会计期末价值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差额计入损益。 且规定成本模式可转为公允价值模式,但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后,不得转为成本模式,且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 第十七条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另:原有固产资产系统有这么一条约束:“当月新增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当月减少,当月仍计提折旧,下月开始不提折旧”。 新准则中已经没有此项的限制,当月新增固定资产当月即可计提折旧, (六)年金与无形资产问题 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所年金基金 中规定企业年金基金应当作为独立的会计主体进行确认计量和列报,而且应当分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和净资产进行确认和计量,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账务模块的报表必须支持此部分核算。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研发支出的合理化规定,资本化还是费用化以及摊销等进行了规定。 (七)相关从业人员适应问题 财务人员面临具大挑战,随着新准则会计知识的更新,需要会计人员重新学习,极大考验着会计人员的执业能力。 不仅是财务处理发生了变化,而且会计信息也会根据新准则进行一系列的改进或升级。如何将两种变化中的新知识迅速掌握,如何让二者之间相互结合? 不仅是企业财务人员,还有系统开发商从业人员、会计师事务所及会计咨询机构等,必然会掀起一股学习浪潮。 新准则的实施,会计人员首先要做的科目转换,转换需要使用软件提供商提供的转换工具,首先会计人员必要要掌握转换工具的使用,再是按新准则要求的财务核算在新的系统或改进的系统中如何处理。总的来说会计人员首先必须读懂新准则,再一个要熟悉软件功能与操作, 对于软件开发商来说,就是读懂新准则,提出新需求,改进程序,或者开发新版软件。 三、 新准则实施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解决方法 (一)科目差异问题解决方法 科目差异就必需开发科目转换工具来进行转换。这样就不会花费很多的时间,利用软件工具,几分钟就能搞定。不过此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比如新准则的科目哪些是企业需要的哪些是不需要的,哪些需增加下级科目哪些与旧科目核算口径不一致的,都要进行与现在核算科目进行对比调查,做预备性工作。 做好准备工作后可在新年度账套中将原来的科目和科目名称使用工具将其替换掉。(涉及调整的可先在上年末旧账中进行调整) 根据科目差异分析,科目转换工具设计要求如下: ① 必须提示进行数据备份,提示其它工作站退出操作并进行约束控制。 ② 必须是会计主管权限指令的人控制。 ③ 科目应允许一对多(可选择两个同样新科目对应两个不同旧科目) ④ 科目对应表中新准则科目可以进行编辑,即可以增加下级科目。 ⑤ 必须有转换进度显示。 ⑥ 转换完毕必须出提示报告,注明需要检查的注意点。 对于软件企业来说就是尽快编写出此工具程序,帮助用户将科目转换解问题决掉,这不仅是客户的要求,也是软件能否立足市场的保证。软件开发企业对于将来新出版本软件,必须要进行科目表预置到软件中去,对于新会计主体新建账套来说直接就可以调用。 (二)报表差异问题解决方法 报表差异问题相对于科目差异变更的问题要简单的多,对于熟练使用报表系统的会计人员来说根本就没有影响,通常报表系统会提供自己定义报表模板的功能,在科目体系更新之后,用户只要花时间和精力根据新准则所要求的列报项目和新的会计科目体系来自定义的报表,并且将其设为模板即可,之后就可以随时调用。 对于不会使用报表系统进行设定的会计人员来说,则会要求软件中预置新准则的会计报表模板,以便其随时调取。这种情况下可以请软件的维护人员上门将预先设定的好的报表保存到用户的报表模板中去即可,但这种解决办法有个缺点就是用户由于各种原因自行重装软件,新准则的报表模板就会丢失!要么自行将已根据新准则模板生成的报再增加到模板中去,否则又要去请软件的维护人员,增加了企业的费用,当然作为软件使用企业是不愿意的出现的。 这就要求软件提供商在以后开发出的版本将其预置进去。 然而对于新准则中要求首次执行新准则首份年度财务报表至少包括上年度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列报的比较信息,这就要求需要对上年度比较数据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列报要求进行调整。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境外上市的公司或企业,需要对报表进行调整来符合上市地的列报要求。软件企业应该尽快开发出报表调整系统,减少企业因调整报表花费的大量费用。 (三)快速凭证变更差异解决方法 对于快速凭证设置的变更,则在科目转换之后,根据新科目及核算要求进行重新设置,对系统不会有什么影响,只是增加会计人员第一个月的工作量。 重新设定的第一个月可进行与手工处理凭证与系统自动生成凭证进行一一对照,检查其生成凭证的正确性,以保证财务数据的没有错误。 (四)后进先出取消使用问题解决方法 货核算的企业,在新年度对存货计价方式进行更改即可,注意的是会计电算化系统中存货属性中有计价方法设置,仓库属性中也有计价方法设置,在存货核算初始设置中有按仓库进行成本核算和按存货核算两种之分,若采用按仓库进行成本核算,则将仓库的计价方法将原来的后进先出法更改成其它计价方法,若采用按存货核算,则将存货属性设置中的计价方法将原来的后进先出法修改为其它计价方法。 (五)固定资产业务的处理问题解决方法 对固定资产的差异问题,总体上就必须修改会计电算化系统了。对于投资性房地产差异问题可以在现有系统中变通处理,即投资性房地产在现固定资产系统中进行管理,若采用成本模式计量,视同其它固定资产处理,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可设不提折旧,每月即不计折旧,公允价值变动可做原值变动单。 对于与账务系统科目对账则要更改一下软件了!允许固定资产原值与账务系统中的固定资产科目与投资性房地产科目同时进行累计对账。对于“当月新增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当月减少,当月仍计提折旧,下月开始不提折旧”以及能否转回减值准备,均可将他设为可选择项(考虑到未实施新准则企业,所以不将其去除),软件企业应开发相应的修改程序的补丁和数据库补丁。 (六)年金与无形资产问题解决方法 对于年金账务处理应该在账务系统中预置相应科目,在报表系统中预置相应报表。处理方法同科目差异和报表差异,满足企业年金管理需求。对于无形资产管理软件企业应该开发出无形资产管理系统,作为一个子系统来对无形资产进行管理。 (七)对相关从业人员开展培训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发展,离不开各种培训,大专院校和各社会培训机构对会计知识的培训,对计算机的培训,能及软件企业给用户做的培训。各种培训推动着其前进,应用推广。 新准则实施要求企业财务人员在电算系统中按照新准则去处理相关业务。从现行制度到新准则,不仅要改变相关的会计处理流程处理方法,还要改变旧的操作习惯,这样才能确保财务信息处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必要时参与培训或自我学习。 新准则必然要求提供信息处理软件的软件企业对产品进行升级研发或制作相关补丁去完善和修改会计电算化系统。要求软件企业开展内部培训,包括新准则培训以及根据新准则系统的改进点培训。 而新准则实施所涉及到的不仅是软件的升级和修改。 主要涉及到的是会计数据的衔接转换问题和后续使用问题。这就要求软件企业提供数据转换升级服务以及相关培训和财务咨询和软件应用咨询服务。数据转换必须要开发适合新准则的转换工具,提高效率!提供相关培训和咨询服务来解决用户的困惑。 四、 会计电算化系统发展总结和展望 新准则变化带来的问题是有限的,曾经2001年已经有过一次到企业会计制度的转变,不管是会计电算化系统使用企业还是软件提供商都已经积累了解决这方面问题的经验。 不管是科目转换还是报表重编制,应该从容面对。软件提供商和上市公司及其它企事业单位应该积极合作共同推动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推动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和软件应用的发展,保证经济快速发展,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更为主要的是在未来开发的软件系统的功能,提供可以自由选择性的定制各业务控制与业务流程,使之适用不同国家准则和国内会计制度不断完善更替的要求,尽量减少制度的不同对电算化系统的影响。举个例子来说:各种存货计价方法,可以将其设在系统初始化设置当中进行多项选择的设置,将所有可能的计价方法排成一列表,在用户使用新账套之初可进行选择自己所要使用的计价方法。 选择后,在存货管理子系统中的存货属性和才可进行对已选的计价方法进行参照设置,这样不论是增加还是去消均方便自如。这样新准则中要求后进先出法不再使用问题,或者将来制度又可以再使用都不会影响业务了。 我的论文----作者:吴金凯。收起
这是怎么回事做爱过后第二天发现白带有点血丝?
2301人阅读
贵阳利美康整形医院去眼袋哪家医院好?
0人阅读
后来听说这病容易复发是真的吗?
51人阅读
胎心监护异常不一定就是缺氧 给宝妈们提个醒?
12095人阅读
做爱后阴道出血是怎么回事?
41人阅读
能瞒得住吗?。。。
39人阅读
2012-01-12
2019-12-25
2018-03-31
2018-10-15
2013-12-14
2016-11-12
2018-04-22
2018-04-29
2019-03-27
2019-12-18
2019-06-13
2019-06-05
广告或垃圾信息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色情淫秽
诈骗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