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生活 美食/烹饪

意大利有名的“比萨饼”是什么样子的?跟中国的烧饼有什么不同?

好象意大利还有面条,叫做通心粉。是不是哪个叫“马克菠萝”的家伙从中国把中国的面食技术偷回去的?

全部回答

2004-12-17

0 0

    比萨饼 饼上铺上原汁番茄酱(里面用蒜汁,辣椒汁搅匀),上面再铺上maotzarella 比萨奶酪,要盖满,那样奶酪多了好吃。奶酪上面就可以尽情发挥了,鲜蘑菇,西红柿,salami香肠,橄榄,enchove小鱼等,还可以放上鲜辣椒,最后上面再撒上一层chedder 奶酪粉。
     厚厚的一大落,比买的丰富多了。放进烤箱里,不用刷油,就放在屉上,用200度的火,15分钟就得。出锅的时候,奶酪能拉成丝,香味扑鼻。这是我们家比萨的做法。特别好吃,绝对比买的棒。
   通心粉与炸酱面   年逾八旬的帕尔米里先生是意大利的马戏元老,他说:“从意大利到北京,再到石家庄,千里迢迢,很不容易。  是为了来交流。”   所有国际文化活动都是一种交流,但交流是手段,并不是目的。
   无论办什么活动,最后,就是为了利益。“无利不起早”,赔本赚吆喝的事,谁干?所以,为什么交流、怎样交流就显得尤为紧要。   帕尔米里先生说:“西方人都以为马戏就是找几个孩子,弄些动 物,一耍;殊不知,还有以吴桥为代表的东方杂技。
    我明显感到,现在的中国杂技变了,比如服装、音乐、舞蹈等等,都非常现代化,差不多完全与世界接轨了。”老先生这句话在笔者听来不知是赞美还是揶揄。   文化与艺术的魅力源于自身的独特个性,正如芭蕾舞不同于二人 转、交响乐不同于唢呐独奏。
  杂技也一样,你有你的玩法,我有我的绝活儿。  文化生态的多元性正是艺术生命力强大的直接原因。马戏是西方的长项,杂技是我们中国的土产———进一步说,是河北、是吴桥的看家本事,西方人来我们这里,也是因为我们民间艺人传统的绝活让他们倾倒。
  假如说,我们的杂技和世界上的其他什么艺术品种完全一样了,那么,杂技艺术的危机也就来了。     交流是为了借鉴,是为了取长补短,而不是丢失自己。意大利人 喜欢通心粉,中国人得意炸酱面,这是由文化的多元性决定的。
  
  笔者问帕尔米里先生,假如让先生在中国呆上三年五载,口味会变吗?老人摇摇头,说:“口味永远不能互相取代。我以为,在文化交流中丢了自己的东西,属于舍本逐末。  ” 。

2004-12-18

127 0

    “比萨”饼的讲究与起源 “比萨”饼的起源   “比萨”是一种由特殊的饼底、乳酪、酱汁和馅料做成的具有意大利风味的食品,但其实这种食品已经超越语言与文化的壁障,成为全球通行的名吃,受到各国消费者的喜爱。
  这种美食究竟源于何时何地,现在却无从考究。  如今,面对每天由遍及全球的“比萨专家”——必胜客餐厅里烤制的几百万个比萨,大家都自然地认为这是400年前意大利那不勒斯的面包师傅首创的。
     那么到底是谁发明了比萨呢﹖有人认为,比萨来源于中国:当年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中国旅行时最喜欢吃一种北方流行的葱油馅饼。  回到意大利后他一直想能够再次品尝,但却不会烤制。
  一个星期天,他同朋友们在家中聚会,其中一位是来自那不勒斯的厨师,马可·波罗灵机一动,把那位厨师叫到身边,“如此这般”地描绘起中国北方的香葱馅饼来。那位厨师也兴致勃勃地按马可·波罗所描绘的方法制作起来。
  但忙了半天,仍无法将馅料放入面团中。  此时已快下午两点,大家已饥肠辘辘。于是马可·波罗提议就将馅料放在面饼上吃。大家吃后,都叫“好”。这位厨师回到那不勒斯后又做了几次,并配上了那不勒斯的乳酪和作料,不料大受食客们的欢迎,从此“比萨”就流传开了。
     据统计,意大利总共有两万多家比萨店,其中那不勒斯地区就有1200家。  大多数那不勒斯人每周至少吃一个比萨,有些人几乎每天午餐和晚餐都吃。食客不论贫富,都习惯是将比萨折起来,拿在手上吃。
  这便成为现在鉴定比萨手工优劣的依据之一。比萨必须软硬适中,即使将其如“皮夹似的”折叠起来,外层也不会破裂。   目前,全球最为著名的比萨专卖连锁企业是1958年创办于美国堪萨斯州的必胜客。
    “红屋顶”是必胜客外观的显著标志。在遍布世界各地90多个国家和地区,必胜客拥有12300多个分店,包括在中国的近40家分店,每天接待超过400万顾客,烤制170多万个比萨。
   “比萨”饼的讲究   据了解,上等的比萨必须具备四个特质:新鲜饼皮、上等芝士、顶级比萨酱和新鲜的馅料。  饼底一定要每天现做,面粉一般用春冬两季的甲级小麦研磨而成,这样做成的饼底才会外层香脆、内层松软。
  纯正乳酪是比萨的灵魂,正宗的比萨一般都选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钙质及低卡路里的莫扎里拉(Mozzarella)芝士。   制作过程:先将秤好的面粉加上自家绝密的配料和匀,在底盆上油,铺上一层由鲜美番茄混合纯天然香料密制成的风味浓郁的比萨酱料,再撒上柔软的l00%甲级莫扎里拉乳酪,放上海鲜、意式香肠、加拿大腌肉、火腿、五香肉粒、蘑菇、青椒、菠萝等经过精心挑选的新鲜馅料,最后放进烤炉在260℃下烘烤5至7分钟。
    好了,一个美味的比萨出炉了,值得注意的一条是:出炉即食、风味最佳。比萨按大小一般分为三种尺寸:6寸(切成4块)、9寸(切成6块)、12寸(切成8块),按厚度分为厚薄两种。
     比萨之所以被人们喜欢,除了它本身美味可口以外,还配有其他小食点缀。例如“必胜客”的比萨就配有奶香浓郁的鸡蓉蘑菇汤、风情香鸡翼、各式烤馅饺、油炸小薯格、自助沙拉吧等等。   面条和通心粉   面条起源于中国,汉代以前就已出现“汤饼”。
  “汤饼”实际是一种“片儿汤”,制作时一手托面团,一手往汤锅里撕片。   到北魏时(公元486—534年),汤饼不再用手托,而是用案板、杖、刀等工具,将面团擀薄后再切成细条,这就是最早的面条。
       到唐代(公元618—907年),人们又把切好的面条挂起来晾干,便于保存和随时食用。于是最早的挂面便诞生了。唐代时,中国和日本的往来很频繁,面条和挂面的制作技术很快就传入了日本。
     欧洲最早的面条类食品传说是由旅行家马可·波罗于1295年由中国带回意大利的。  但此种说法似乎并不可靠。有的历史学家认为,面条是在富裕的意大利人家当厨师的亚洲奴隶传入欧洲的。
     通心粉是欧洲人所喜爱的与面条类似的面食品,它在西文和俄文中都发音为“马卡罗尼”。   通心粉源于意大利。传说在18世纪,那不勒斯城附近的一家经营面条和面片的店主叫马卡·罗尼。
    一天,罗尼的小女儿在玩耍时把面片卷成空心条并晾于衣绳上。罗尼将空心面条煮熟后拌以番茄酱,结果大受顾客欢迎。此后,罗尼兴建了世界上第一家通心粉加工厂,并以自己的名字为通心粉命名。
  于是这种“马卡罗尼”面食便渐渐传到了欧洲和世界许多地方。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生活
美食/烹饪
起名
服装/首饰
美容/塑身
购物
购车养车
生活常识
家电
礼节礼仪
家居装修
保健养生
交通出行
婚嫁
购房置业
育儿
美食/烹饪
美食/烹饪
酒类/饮品
烹饪方法
厨具
餐厅/酒店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