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样看待鲁迅笔下的孔乙己?
传统书生,走出来一副清高而迂腐模样,似乎不大考虑怎样生财之事。这情况,文学表现甚多,典型如鲁迅笔下孔乙己,如果他把那读书功夫的百分之一用于生财之道,他的境况也就会两样,不至最后在穷困中死去。那时,穷困中死去的人很多,但孔乙己有学问,未为社会所用,不免令人格外惋惜。 这无声息的毁灭中,有值得深长思之的内容,鲁迅拿来做了小说。《儒林外史》里的范进,正好相反,他中举了,一世衣食,也就不愁。才中举,就有人送银子、送房子给他,好比投资,图的是日后有加倍的回报。
传统书生不是不懂人生在世,需要有满足个人生活的财富。 只是他认为如果把精神力气,用于生财,未免不合算。这不合算,倒不是为自己考虑,而是为...全部
传统书生,走出来一副清高而迂腐模样,似乎不大考虑怎样生财之事。这情况,文学表现甚多,典型如鲁迅笔下孔乙己,如果他把那读书功夫的百分之一用于生财之道,他的境况也就会两样,不至最后在穷困中死去。那时,穷困中死去的人很多,但孔乙己有学问,未为社会所用,不免令人格外惋惜。
这无声息的毁灭中,有值得深长思之的内容,鲁迅拿来做了小说。《儒林外史》里的范进,正好相反,他中举了,一世衣食,也就不愁。才中举,就有人送银子、送房子给他,好比投资,图的是日后有加倍的回报。
传统书生不是不懂人生在世,需要有满足个人生活的财富。
只是他认为如果把精神力气,用于生财,未免不合算。这不合算,倒不是为自己考虑,而是为社会考虑的,因为社会不光需要人能为自己生财,更需要人能为社会国家生财,这就是做一个好官,从而保障着社会国家的稳定、促进着社会国家的和谐与发展。
但并非每个书生都能得遂大志,或因为学问才能不过关,不堪为国家用,或因为那个仕途,他总是挤不上去。既然如此,转而从事某种产业就是了。但书生往往不肯这样,宁可穷饿,也还是做个书生,渐渐就被称为穷秀才。
看来,某种积极的出发点,后果却会这样消极。
是什么,这样影响了书生?曰:儒学。经过查阅,发觉,儒学并不反对“生财”,不言而喻认为社会国家个人都需要财富。但它并不指导个人如何生财,它着重探讨社会国家的“生财大道”,这就是:一,务本节用。
生产财富的人要多,消耗财富的人要少,要来得快,去得合理。朱熹引吕氏解释此意:国无游民,则生财者众;朝无幸位,则消耗者寡;不夺农时,财来得快;量入为出,财去得合理。二,贯彻仁义。上好仁,则下好义,有仁有义,则有始有终。
“不仁者以身发财”,上面这样不仁,下面就会不义,府库之财就会非法流失。
这就是儒家“平天下”的一番为国理财的道理。
书生从小读这样的书,随时准备带着这些道理去为国家服务。
这原是好事,怎会害了书生呢?一是因为儒家没有教书生在不能为国家所用的情况下,如何为自己谋生;二是它还有另外的一种教导让书生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这教导就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只指引了做官这条路,认了这个死心眼。
其实,做官也有两面,一是可能做个好官,为国为民,鞠躬尽瘁;二是可能做个坏官,贪污腐败,卖国求荣。为此,儒家以正心、修身要求书生,但并不能百分之百有效,没有办法,只好斥之为“小人”,孔子还骂道:鸟儿都知道飞到哪里就应当停下来,“可以人而不如鸟乎”,怎么连鸟雀的智慧也不如呢?又教导说,“为人臣,止于敬”,要敬业啊。
几千年历史证明,这些话虽对,却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遵行到底。这大约是后来“心学”兴起的原因吧?但“心学”也不曾有用,封建社会还是以腐败告终。
孔乙己太可怜了,他根本就不曾有机会飞翔一次。
破长衫跟官袍能发生联系,能让他虽死也不失荣华富贵、高人一等的幻想。如果他短衫而死,就可能死不瞑目,带走的遗恨更大,结果,他确实是短衫而死的,因为最后连破长衫也没保住,大约也是换了吃的吧。
鲁迅写孔乙己,是上承《儒林外史》,写儒学吃人。
孔乙己活生生被吃掉了,而在这之前,还不知被吃掉了多少。但这些,孔子是不知道的。
二
咸亨酒店小伙计看到的最后的孔乙己,穿的是一件“破夹袄”,而不是长衫。可以推见,孔乙己死的时候,身上至多也就是这件破夹袄。
执着地穿着破长衫的孔乙己,终于是穿着短衣离开人世。临终的孔乙己的遗恨,该是格外添加了一层。鲁迅这一笔何其“残酷”,虽然他只是客观描写了真实,而没有“瞒”和“骗”,读者的心也就于格外一疼之中,而深味到儒学的末世的悲凉。
但小说中的孔乙己,却是欢乐出场的:“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我们打开儒学经典《论语》,会看到儒家的先行者们,虽也屡遭挫折,虽也难遂大志,却是生气蓬勃、信心百倍,这就难怪他们的主张后来还是影响历史几千年,尊为统治的思想,而孔子也成了中国第一文化名人永远享受人间的纪念。
毫无疑问,儒学里面一定有关于社会国家人生的真理。理论的有用,在于它对实践的有用。所以直到现在,人们还在研究儒学,意欲给予理解,加以继承。
孔乙己之成为孔乙己,难道因为他只是得了某些糟粕,而未获真谛,才弄得如此不济的吗?诚然,在孔子当时,就有这种屎蜣螂一样的人,被称为“小人儒”。
但我们要公正地说,孔乙己不是这样的。且不说他是那样喜欢小孩,起码还有这样四个方面能说明他:
一,他善良。你看,他一到小酒店,所有的人都拿他取笑,而他从不反唇相讥,甚至连为自己辩护都不会,他只是不理人,对柜台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实在被无聊的酒客们逼急了,也只会说“窃书不能算偷”,还有什么“者乎”之类,徒然更引得众人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快活的空气”。
二,他讲道德。虽然他有个可笑的、也不好的名声,即受雇给人家抄书时,最后往往“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似乎太随便,也太不可信,“但他在我们店里,品行比别人都好”,欠了钱,不出一月,定然还清。
这矛盾的现象说明,孔乙己认为,因为急要钱用,而卷走有钱人家那点书籍纸张笔砚,算不得大事,可视为小节而不拘,但小酒店的钱却不能拖欠,要放在心上。这一品行,他保持到他那最后的悲惨的一天。所以,人们对孔乙己的态度也是两样,雇他抄书的穿长衫的人,会把他打个半死,而那些穿短衣的人们却并不看他是贼,最多只是拿他取笑一番。
三,他乐于助人。他出口之乎者也,出手一笔好字,但他确实连半个秀才也不曾捞到,这很尴尬,成了人们永不枯竭的取笑的由头。尽管这样,他却执著要教小伙计写茴香豆的“茴”字,这是为小伙计将来记账着想,他用手指蘸了碗中酒,要把回字的四样写法教给小伙计,偏偏小伙计不感兴趣,他只好叹口气,极为惋惜。
四,他要面子。大家笑他偷书,他辩解说是“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是偷么”。最后,他被丁举人打了半夜,打折了腿,在外面却说是自己“跌断”的,眼色里恳求别人不要取笑。他不是一个不要尊严的人,他在社会上已经几乎失去了所有的尊严,除了短衣的人们还记得他是一个读书人,最后,他不得不开口恳求人们“不要取笑”,但人们却不肯放弃这一乐趣,他就在人们的说笑声中用手撑着地“走”去,并且永远地消失了。
从孔夫子到孔乙己,是一条怎样的路?
三
鲁迅笔下咸亨酒店的人们,是怎么看待孔乙己的呢?可以说,他既是寻开心的对象,又是怜悯的对象;既是讥笑的对象,又是同情的对象;但不是厌恶的对象,或痛恨的对象;不是畏惧的对象,或提防的对象。
孔乙己是个好人,是个善良的人。要从儒家君子与小人这一特殊的区分来看,他尽管穷,穷得大约连吃的也没有了,但他仍是一个君子,他的特点就在这里。
孔乙己并不是盲目地自然地就成了君子人,他的君子意识是有来源的。
这来源,就是孔夫子。过去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我们现在就仅以半部《论语》来观照孔乙己。结果,我们发现,孔乙己至少有五大优点,这五大优点都来自圣人教诲。
1,无聊的人们故意问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人们接着又问,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嘴里说些话全是之乎者也,人们听不懂了,哄笑起来。
这就是《论语》开篇的“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现实生活中,如果有人自称什么来头,或总是显示与精英名人熟得很,那你就得提防了,要不然或会上当;如今市场经济,他们十有八九是来诈骗钱财,至少是想吸引你的眼球,电视上常有此类报道。
这种人距离君子的标准,何止十万八千里。但君子也就往往吃亏。
2,孔乙己在咸亨酒店吃酒,有钱时,必给钱,“排出九文大钱”,很潇洒;没有钱时,“暂时记在粉版上,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
穷困的孔乙己一向给人的印象,是“品行比别人都好”。但到最后,彻底没落时,也就没有办法,有十九文欠账长久写在粉版上,人也不见了。当孔乙己完全像一个讨饭一样的人重新出现时,他也没有赖账,说,十九文“下回还清罢。
这一回是现钱”,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钱付了一碗黄酒的酒账。可见他一直记得自己所欠的账,只是暂无偿还能力。《论语》里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这些,说明着君子的一种基本品德,限于条件,孔乙己没有做到最好,但他是尽力而为了,我们无可责怪于他。
3,孔乙己虽然那样贫穷,但没有降低自己的人格,他那件坚持穿在身上的破长衫,所要坚持的是高人一等的读书人的身份,并且,他没有因为贫穷而另谋生活出路,宁可就这样一直走到人生的末路。
如何评价这一表现,是一个多面性的问题。当孔子说“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这体现的是一种优秀的政治品格。当孔子说“君子不器”,以至于在行为上发展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问题就较复杂了。
孔乙己除了读书、抄书、认字识文,别无所长,也从未改变自己,这就是孔夫子的影响。但在孔乙己,并不是作为不好的影响,而是作为“君子”的信条去遵照的,这就误了他一生。但当时“邦无道”的时代社会,对此要负一份责任,所以孔乙己并不可耻,而只是可悲可怜。
如果他早生若干年,比如生在唐宋年代,以一个如此的读书人而进入仕途,那就可以有所作为;或者如果他活在我们如今,也可能以其一技之长而有用,比如忽然荣受政府之邀请,写一篇完全合格而不骗人的碑文之类,当今散文大师余秋雨心中是暗暗只会有当小学生的感觉的。
可惜孔乙己正好处在那样一个不济的时段,又僵化了自己,鲁迅很为他悲哀。
4,孔己己要教酒店小伙计写“茴”字,还要教他“回”的四样写法,为的是替小伙计着想,将来写账时要用,但小伙计不感兴趣,很令他惋惜。
这个情节也很感人。那么感人在何处呢?根源也在孔夫子。孔子说,“君子成人之美”,还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诲人不倦”。孔乙己要教小伙计识字写字,事情虽小,真诚体现的就是这种精神。如今有的教师不但在学校辛苦,还在家里开家教,看来是超过了孔夫子,很难得的。
难怪有定在九月十日的教师节以之慰籍,还有人建议干脆就以孔子诞辰的九月二十八日为教师节吧,想得就更周到了,不过,此事尚未一定,国人正在网上大议。
5,孔乙己是这样贫穷,却是一个快乐的人:见到小伙计,就要教他识字;吃到茴香豆,就给旁边的小孩子吃,一人一颗,见到豆子不多了,还说什么“多乎哉,不多也”。
他的快乐也影响了酒店内外的人,“使人快活”。这也有渊源,是《论语》最赞扬的贫而快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贫而乐,不是盲目的,而是因为胸有大志。可惜到了孔乙己身上,只是惹人取笑。
以上略说了孔乙己的某些表现其实是优秀品德的反映,所以他才给读者以一个穷困君子人的大体印象。另一面,我们要说到孔乙己身上不好的表现,就是有人请他抄书,他好喝赖做,最后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都失踪。
那请他抄书的,自然也是读书人,并且是在那时有了出息的读书人,自然很生气,而且因为自己是精英的缘故而要抓他回来。他最后“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大约也是起于请他抄书,后来故态复萌,这丁举人就饶他不得,打断了他的腿。
这方面,对照一下圣人教诲,孔乙己是不及格的。孔子说过,“非礼勿动”,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过“为人谋而不忠乎”。当然,人们都理解,孔乙己是出于不得己,值得同情和原谅,而他所犯错误,也还是一个读书人所犯的,与盗劫抢掠图财害人毕竟不同。
如果鲁迅写孔乙己最后竟成了这样的大盗,那孔乙己这个人物形像就全然不同,能否引起读者喜爱和同情,就难说了,但引起敬佩却是可能的。孔乙己此类不好表现,虽有违孔门教诲,在老根儿上,却与孔门仍有点联系,就是那个“君子不器”,诸如不愿做杂事、小事,做这些事无恒心,再进一步,什么好喝懒做,散漫慵懒,乱发脾气爱骂人之类,也都会由此而生,终于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话题还是回到《论语》,前人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如今我们从孔乙己身上看到的正反两面,可都与《论语》有关,这样“治”出来的人,也许有过辉煌,但到孔乙己这时,看来是大有问题了。
以后是否还要照着《论语》来培养人,就打了问号。但这个问号不能打得绝对了,《论语》里的好东西仍是不少,这在孔乙己身上也有,就是所有导向于做君子人的那些东西,但在一定争斗和竞争环境下,单靠那个不行,还需要其它的东西。
自古以来,人们好像就知道这一点,并不想单单依靠儒家,所以才产生了其他各家,以至于百家争鸣。这里面法家确实重要,它主张“争于气力”,要靠实力解决问题,要比别人强。孔乙己之类,缺的就是这个,那就只有穷困并且挨打。
孔乙己如果生在以法家为理论基础的秦国,他就可能是秦兵马俑里的一个战士或将军,立下不小的功劳。中国人本来就认为人是女娲用泥做的,就看你把这泥怎么调、怎么捏、怎么“治”。我们的媒体、我们的教育,其实每天都在做这事。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