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是什么?MD与MP3有什么区
关注MD与MP3之争
出处:51DIGI 作者:陈静仇
RAMBUS与DDR,各位电脑迷与DIYER们一定是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RAMBUS和DDR作为内存界的两种标准,在奔腾三与奔腾四改朝换代的新世纪之初闹的沸沸扬扬,可是,大家是否知道,在与电脑密不可分的数码产品当中,一场规模不亚于RAMBUS和DDR之战的另外一场大战也鏖战正酣。 这就是著名的MD与MP3之争。
MD与MP3之争由来已久。自从1979年索尼推出了它的第一台磁带式随身听时,今天的这种格式之争就已经命中注定了。我们不能不承认的是,磁带式随身听确实经历了一个辉煌的成功,直到今天它还以低廉的价格,方便的音源在我国绝大多...全部
关注MD与MP3之争
出处:51DIGI 作者:陈静仇
RAMBUS与DDR,各位电脑迷与DIYER们一定是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RAMBUS和DDR作为内存界的两种标准,在奔腾三与奔腾四改朝换代的新世纪之初闹的沸沸扬扬,可是,大家是否知道,在与电脑密不可分的数码产品当中,一场规模不亚于RAMBUS和DDR之战的另外一场大战也鏖战正酣。
这就是著名的MD与MP3之争。
MD与MP3之争由来已久。自从1979年索尼推出了它的第一台磁带式随身听时,今天的这种格式之争就已经命中注定了。我们不能不承认的是,磁带式随身听确实经历了一个辉煌的成功,直到今天它还以低廉的价格,方便的音源在我国绝大多数的地方占据了主流的位置,但是,毕竟廉颇老矣,在数码产品席卷神州大地的今天,磁带式随身听音质差,可靠性低等缺点在新出现的CD随身听,MD随身听,MP3随身听面前暴露无遗。
索尼当年与飞利普一起制定了CD格式就是为了取代磁带式随身听和音响而做出的举动,遗憾的是CD盘片比磁带还要大,而且还有不能录音等一系列弊病,虽然十数年来CD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它终究没有达到索尼取代磁带的目的。
于是1992年,索尼又单独开发出了专门用于取代磁带式随身听的MD随身听MZ-R1,于是MD就诞生了。不过,早期的MD因为存在价格高昂,技术不成熟,音源困难等缺点,虽然勉强把老对头飞利普的DCC扼杀在了摇篮里,但是MD自身也一直默默无闻。
直到最近才随着MP3音乐的走红和电脑的迅速普及才走出低谷,以其优秀的音质征服了无数的FANS。
说起MP3随身听,它的出现比MD随身听要晚得多。随着电脑的发展和多媒体技术的成熟,加上INTERNET上的广阔天空,于是人们自然萌生了把电脑上和INTERNET上的音乐般到自己的随身听当中的想法,于是就有了今天的MP3。
采用MP3格式的音乐出现在90年代的中期,第一台MP3随身听则是1998年由帝盟公司推出的。与老对头MD起初时的默默无闻不同,MP3一出生就红遍了全球,依靠电脑作为音源的MP3随身听,不仅向世界各地展示了自己的风采,还使MD摆脱了困境,重出江湖。
刚才我们简单回顾了一下MD和MP3的历史,现在就让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MD,什么是MP3吧。MD是Mini Disc的缩写,其实说到底MD是目前我们常见的MO移动存储器的亲戚,大家只要仔细比较一下MD碟片和MO碟片就会发现它们在外观上几乎是一样的,所不同的只是MD碟片的直径只有6。
4mm,比目前的MO要小许多,容量也只有大约140M。在一张140M大小的MD碟片当中采用索尼专门为MD实行的编码ATRAC技术可以容纳与一张CD碟片时间相同——74到80分钟的音乐。与一张容量为650M的CD相比,大家不难发现,ATRAC算法是对音质的有损压缩,压缩比率大约为5:1。
不过由于ATRAC算法压缩掉的都是人耳听阈以外的声音,人耳听阈之内的声音不会遭到损失,所以我们不会感到MD的音质与采用非压缩算法的CD音质有什么区别。
反观MP3,目前大家知道最多的是储存在电脑里的MP3音乐文件。
不少人为一张CD盘片能够储存大约200余首MP3歌曲而津津乐道,其实我们仔细比较一下CD音轨上的音乐与MP3格式的音乐就可以发现,采用目前最常用的128Kbps采样的MP3格式的音乐所占用的体积大约是CD音轨音乐所占用记忆体体积的1/10,也就是说MP3压缩格式是对CD音乐进行了1:10的有损压缩。
而且与标准ATRAC算法所不同的是,MP3算法省略了很多人耳能听到的高频声音,因此MP3的音质总是略显干涩,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常说MD的音质好于MP3的由来。但是,若不是追求极端音质,这种格式上的音质差别将是微乎其微的。
但是音质好坏不能决定一切,衡量一个产品的成功于否是多方面的。作为便携式产品,重要的似乎不是音质而是其便携性究竟如何。而这个就要靠MD随身听和MP3随身听的综合性能上的全面较量。作为便携产品,采用半导体FLASH闪存卡,没有碟片大小限制的MP3随身听自然可以做的比MD随身听更小,更轻,更花样繁多,但是采用金属外壳的MD随身听在抗震,抗压,抗摔等方面又比采用塑料外壳的MP3随身听更胜一筹,虽然说理论上说没有机械结构的MP3随身听的抗跳音能力比MD随身听更强,但是实际上如果震动剧烈到让MD随身听的抗震系统吃不住而产生跳音的程度,那塑料外壳的MP3随身听早就已经粉身碎骨了。
加上目前主流MD随身听的电池连续播放时间一般都在主流MP3随身听的10倍以上,MD随身听和MP3随身听在便携性上打平并不出乎人们意料。在录音方法上,MP3随身听采用从电脑上下载文件的方式似乎比即放既录同步录音的MD随身听更快,但是同样MP3随身听受到闪存卡容量太小和价格昂贵(目前32M大约300元)的缺点,只能做到即时录放,把资料保存在电脑硬盘里,不象MD随身听一次录上足够的碟片就可以一劳永逸,两者再次不分胜负。
如果考虑到市场价格,MD在整机方面确实比MP3贵,但是这些差价可以在使用的时候依靠MD碟片的价格低廉和本身带有充电电池的优势在日后的使用中将差价悉数追回,第三回合双方还是平手。
从上面一段话我们可以看出MD和MP3确实是势均力敌。
目前支持MD的有索尼,夏普,爱华,松下,JVC等日本大音响公司,而支持MP3的主要是三星,创新,帝盟,JNC等生产电脑配件的公司在兼做MP3生产。虽然目前生产MP3的厂家远多于MD,但是生产MP3的厂家大都不是技术不成熟就是难成规模,而索尼松下等是随身听业界的王者,双方实力相当,从这里你也可以想象这场竞争的激烈残酷程度。
目前有关电脑和数码产品的各大网站上,“MD帮”和“MP3会”的争论空前激烈,支持MD随身听的人针对现在MP3产品的幼稚,翻修率高,闪存价格高容量小,电池连续播放能力太低,即时录放的麻烦,尤其是有些小厂做出来的MP3随身听音质连主流磁带随身听都不如大做文章,把MP3贬的简直象一堆垃圾;而MP3随身听的人则针对MD随身听的体积大重量沉,录音速度慢,外型呆板,音源困难,不能当作活动硬盘使用等缺点予以回击,又把MD说的一无是处。
那么到底MD和MP3孰优孰劣呢?看我刚才的表述,大家也一定知道两者彼此彼此。选谁主要看个人的爱好。如果你追求更高的音质,更长的播放时间,你应当选择MD随身听作为自己的伴侣,如果你喜爱小巧多样的外型,重量上的轻盈,甚至是活动硬盘的附加功能,那MP3随身听将是你最佳的选择。
当然,作为MD与MP3的选择,我认为个人爱好固然重要,但是有几个选择上的误区必须做出澄清。
1、 MP3随身听可以当作活动硬盘使用,而MD播放器不能:
面对这种说法,我应当说明的是,我们买的是听音乐的随身听,而不是存文件的活动硬盘。
因此,MP3能够当活动硬盘使用仅仅是一个附加的功能,而不是你购买MP3随身听的主要选择。有些人攻击MD随身听不能当活动硬盘使用实在是一败笔,其实随身听本来就不需要什么活动硬盘功能的。不能不说的是目前有不少人买回MP3随身听以后,很少拿它听音乐,在大多数时间里使用的仅仅是它的活动硬盘功能,那未免是太可惜了——还不如当初去买个CD-RW刻录机呢!
2、 MD只能翻录手头上有限的CD碟片:
现在不少人都是听了这句话就下定决心去买MP3的,其实这句话是错误的。
索尼开发MD随身听的本意是让它去取代目前在市场上占据绝大多数分额的磁带随身听,但是在目前原版MD的普及率连MD随身听都不如的时候,想用MD听听点什么就只有自己去录了,目前的可录型MD随身听都支持光纤输入,想听一点点高水平的MD音乐就只有自己去录了。
现在不少CD随身听上都具备光纤输出接口,不少人也只从CD随身听上翻录歌曲。但是不光是CD随身听,各种音频设备,只要支持光纤输出就可以当作MD随身听的音源,只要在你在你的电脑上加装一个带有光纤输出的声卡,那你的MD随身听也可以像MP3随身听一样从电脑上随心所欲地录制心爱的MP3音乐。
其实,如果不追求效果,用普通音频线和麦克风就可以解决MD的音源问题。
3、 关于版权问题的法案一旦实施,对于依靠下载网上自由音乐的MP3随身听将是个毁灭性的打击:
MP3格式从诞生之日起,由于其目的是作为网上自由音乐供大家免费欣赏,所以就一直存在着纠缠不清的版权问题。
MP3随身听的音源主要是下载互连网上的自由音乐,对网上的音乐进行版权限制,确实对MP3随身听会带来负面影响。至于影响多少,到底会不会真是毁灭性的打击,我看恐怕未必。一是由于版权问题十分复杂,能给MP3带来多少打击还是个未知数,二是现在宽带网络尚未普及,用MODEM从网络上下载MP3音乐所需要的电话费开销已经超过了购买正版MP3碟片的价格,据我的调查现在大家电脑里的MP3音乐大部分是来自于正版MP3碟片和从CD碟片上翻录的MP3音乐,即使互连网这条路真的完全不通MP3随身听也不是死路一条,三是现在某些地方盗版光盘还论斤卖的情况下,先查杀互连网上的自由音乐似乎还有点舍本逐末,助长盗版JS的气焰的味道。
所以MP3随身听大家放心买就是。
最后,谈一下我的个人观点。虽然我更看好采用半导体做存储器的MP3的无限发展前景,但是在目前我的天平却偏向MD一边。MD到现在已经有9年的历史,技术成熟,索尼最近又在MD随身听当中加入了延长MD播放时间的“MDLP”技术和提高音质的TYPE-R技术,使得一张十五元左右的MD碟片能够连续播放大约5小时左右,音质也更加逼近CD音质。
更何况支持MD随身听从电脑上进行录音的USB-PCLINK也开始大量上市,使得MD随身听的音源困难问题不治自除。即将上市的“NET MD”甚至像现在的MP3随身听一样可以从电脑里下载MP3音乐,从而以比MP3随身听优越的产品质量兼容了目前除活动硬盘外MP3随身听的所有功能。
现在一些MD随身听上还带有为学习英语而准备的语音复读功能,加上麦克风就又变成录音笔,录一段教授的精彩讲演也很不错。反观MP3随身听,随着目前内存价格的崩盘,一直困扰MP3随身听的闪存价格问题虽然已经有所松动,但是就目前的MD随身听在LP4模式下用一张15元的74分钟MD碟片可以存储296分钟的音乐,直逼256M闪存的容量来说,那一点降价简直是杯水车薪。
加上MP3的电池容量和连续播放能力极差,往往连一闪存的音乐都播放不完就显示“LOW BATT”。此外LAME编码技术的出现刚刚给MP3一针强心剂,就又被微软的一句“今后的WINDOWS将不再专门用MEDIA PLAYER去支持MP3” 一句话给浇了个透心凉。
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现在我们应当选择更成熟的MD随身听,而把具有更多先进性的MP3随身听列入未来的计划。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看法,仅供各位参考而已,如果不同意我的意见可不要扔石头呀!:P
文章似乎应当结束了,不过似乎还遗漏了一点,刚才我提到MP3随身听似乎更有发展前景,那在将来MP3随身听是否可以凭借着动辄成GB的闪存容量突破即时录放的限制,加上技术的完善,凭借没有机械震动和摩擦的优势来战胜MD随身听呢?我看很有可能,但也不是必然。
因为MD随身听出现的本意是取代目前的磁带随身听,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在不远的将来,大街小巷里的音像店里都像现在摆满了张学友周华健的磁带专辑一样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张学友和周华健的原版MD专辑的话,那我们的MP3随身听会尴尬成什么样子?当然,索尼要实现这一步还需要几年的时日,MP3随身听和MD随身听谁能笑到最后,就看谁能抓紧这几年的时间了。
各位电脑迷在关注RAMBUS和DDR之战的同时,也别忘记为我们的MD与MP3之战加油助威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