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均力敌”与“旗鼓相当”同义吗
二语有相同的方面又有不同的方面。“势均力敌”的“势均”是势力 均等,“力敌”是实力相当。全语是双方势力实力相当,不分高低。如《宋 史。苏辙传》:“吕惠卿始谄事王安石,倡行虐政以害天下。及势均力敌,则 倾陷安石,甚于仇雠。 ”这说的是吕惠卿(福建人,宋仁宗时,举进士,任真 州推官。任满入京,在王安石手下为官)为了向上爬,他处处迎合王安石,就 连变法过程中出现的缺点错误,吕也一概说好。因此在王安石看来,吕无疑是 跟自己最紧的亲密战友。 所以王对吕极力提拔举荐,使吕“骤至执政”,几乎 成了仅次于自己的第二号人物。变法受挫折,王安石罢相。对王安石失势最 高兴的倒不是“始终以为新法不可用的司马光...全部
二语有相同的方面又有不同的方面。“势均力敌”的“势均”是势力 均等,“力敌”是实力相当。全语是双方势力实力相当,不分高低。如《宋 史。苏辙传》:“吕惠卿始谄事王安石,倡行虐政以害天下。及势均力敌,则 倾陷安石,甚于仇雠。
”这说的是吕惠卿(福建人,宋仁宗时,举进士,任真 州推官。任满入京,在王安石手下为官)为了向上爬,他处处迎合王安石,就 连变法过程中出现的缺点错误,吕也一概说好。因此在王安石看来,吕无疑是 跟自己最紧的亲密战友。
所以王对吕极力提拔举荐,使吕“骤至执政”,几乎 成了仅次于自己的第二号人物。变法受挫折,王安石罢相。对王安石失势最 高兴的倒不是“始终以为新法不可用的司马光”,却是“处处迎合安石建立新 法”的吕惠卿。
如王安石首次罢相之后,“惠卿既得志,忌安石复用,遂欲迎 闭其途。凡可以害安石者无所不用其智”。这时候的吕惠卿,想做的一切就是 千方百计地封杀王安石,不让王安石有出头之日。但吕未能如愿。在王安石复 出之后,吕惠卿又告王安石背弃了正统之儒学而且说王安石欺骗、架空以至抗 拒、要挟皇上。
上述的史实就说明了王安石罢相与吕惠卿势均力敌时,吕陷害 王甚于仇雠的情况。再如明。袁宏道《斗蛛》:“亦有怯懦中道败走者,有势 均力敌数交即罢者。”由此中的“势均力敌”可知:“势均力敌”不一定专指 人的实力、权势相等,如蜘蛛的实力相等亦可用。
“旗鼓相当”的“旗鼓”是古时军队中用以发号令的标帜和战鼓。“旗 鼓相当”则指两军对阵,竞争取胜,也比喻才力不相上下。此语出自《后 汉书。隗嚣公孙述传》:“如令子阳到汉中、三辅,愿因将军兵马,旗鼓相 当。
”这是皇帝给隗嚣的手书,意思是说,如果让公孙述到了汉中、三辅之 地,希望借助隗嚣你的兵马与公孙述竞争取胜。再如清。赵翼《缻北诗话》卷 三:“ 昌黎作《双鸟诗》,喻己与东野一鸣,而万物皆不敢出声。
东野诗亦 云:‘诗骨耸东野,诗涛涌退之。’居然旗鼓相当,不复谦让。”此中的“旗 鼓相当”则指韩愈(退之)与孟郊(东野)才力不相上下。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