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症状,有些家长误认为是小孩皮肤白。没有在意,当贫血加重时就来医院检查,化验血常规,已是中重度贫血,此时才引起家长重视。 贫血的标准 看孩子贫不贫血,惟一的金标准就是查血常规。
WHO(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是6个月~6岁的孩子如果血红蛋白低于11克,就属于贫血,6岁~14岁孩子的血红蛋白如果低于12克就属于贫血,新生儿如果血红蛋白低于14。 5克就属于贫血。
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孩子贫血时间久了,会影响生长发育,还是要重视;另外,贫血不代表就是白血病。 贫血的病因诊断: 贫血不是病,而是一种症候群,必须查明原因,做出病因诊断。才能正确治疗和判断予后。
1、贫血起病,发展和特征性表现,急性白血病。 急性再障起病较急,贫血是进行性发展;慢性再障。慢性溶血性贫血,起病缓慢,病程长。 2、家族史:有无遗传因素,小儿时期与遗传的贫血较多;如血红蛋白病,地中海贫血,先天性红细胞酶缺陷。
范可尼贫血等疾病。家族(或近亲)中常有同样患者 3、病人居住地区在血吸虫,钩虫,疟疾流行区因考虑寄生虫感染的贫血,并做相应检查,明确诊断。 4、年龄和营养史:新生儿出生一到两天内发生的黄疸,贫血则新生儿溶血症可能性大。
六月到三岁婴幼儿和青春发育期少年是缺铁性贫血发病高峰年龄。长期单纯母乳喂养,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可能性大。人工喂养食物中缺铁或长期腹泻,有缺铁性贫血的可能,年长儿有消化性溃疡史,因注意失血性贫血。
5、季节、药物史。以及有无致病因素存在:蚕豆病常发生在蚕豆收获季节,并有食蚕豆史,药物性溶血常有服药史。再障发病与氯霉素细胞毒类药物有关 6、贫血发生的程度与速度:贫血在数小时或数天内出现,并迅速加重者,多因急性溶血和失血有关。
贫血程度重者因考虑溶血,钩虫病,失血和再障所致。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常为轻度 7、贫血伴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出血倾向,和恶液质者有白血病的可能;有贫血,发热,出血,而肝脾淋巴结不肿大,同时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可能是再生障碍性贫血;贫血伴有一组或几组淋巴结肿大者,提示恶性淋巴瘤。
8、贫血伴智力障碍。 且四肢震颤,是有巨幼红细胞贫血的可能,贫血肝脾肿大,反复呼吸道感染者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有可能;贫血黄疸脾大血红蛋白尿者多为急性溶血性贫血。
9、是否有引起贫血的慢性疾病:慢性感染(结核、寄生虫、细菌)恶性肿瘤,肾和肝过内分泌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消化道畸形,息肉,风湿病都可引起贫血。 10、对常用抗贫血类药物治疗反应,铁剂,维生素B12,叶酸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贫血治疗良好;对恶性肿瘤、再障、地中海贫血无效。
儿童贫血的最主要原因是偏食 儿童贫血主要的原因是父母喂养不当,特别是“偏食的太多”,以致造血原料不够引发贫血。 丁主任举了两个例子: 一、孩子1岁半才断奶,断奶前没有加什么辅食,结果检查血红蛋白只有7克多。
分析:通常孩子10个月就应开始断奶,一岁的时候就应该完全断掉,再喂没有什么营养。另外,宝宝4个月的时候,从母体带来的铁都快用光了,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含铁量都不够,应及时添加辅食。
对策:从4个月的时候就添加辅食,对于4~6个月的宝宝来说,蛋黄是特别能增加铁质的食物,以后再逐步的增加一些植物蔬菜、水果、杂粮,和动物性食物(猪肝、鱼肉等)。
二、孩子2岁多,脸色很白,家长以为是肤色白,但孩子老是感冒,一查血红蛋白只有7克,原来孩子7个多月的时候断奶后,一直不好好吃菜,经常是喝喝牛奶、吃吃零食,即使吃饭也只吃白米饭加腌菜。
分析:现在不少家长十分溺爱孩子,老是糖、巧克力等零食不断,容易养成孩子偏食的不良习惯,含有铁的物质当然摄入不多。 对策:家长应多做一些好吃的、合口味的食品,也就是把饭菜做得和零食一样好吃,来增加孩子的食欲,增加含铁食物的摄入。
另外,应多用铁锅烹调。[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