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文学 诗歌

李商隐诗歌的审美特征有哪些

全部回答

2018-12-01

0 0

诗意境朦胧,想象丰富,音律柔美,意境凄迷,用字巧慧。

2018-12-01

1 0

    其一,无题诗触及了人性的共面,与审美主体产生普遍共鸣。它是诗人于心灵颤动中挤出来的血和泪的凝聚。如果说“楚雨含情俱有托”,那么这含情凝泪的无题诗正是诗人潦倒人生的写照,其中有他的生活经历的诗化与内心深处灵魂的外化,产生了一种撼人心魄的审美效应。
  如“昨夜星辰”篇,颔联“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彩凤比翼双飞,象征美满的爱情,而这里却用“无”字来暗示爱情的阻隔。  “心有灵犀”说明相爱的双方心灵里有一种相共的奇妙感觉,“一点通”指心灵极易契合与感应,这种感应姑且称它为“恋爱心灵感应”。
  这种感应当然离不开男女双方的内心努力,各自企图与对方接近,由努力而产生心理的相通,外化为行动上的契合。相爱的双方虽因身不能共而苦痛煎熬,但他们的心还是悉悉相通的,这又使双方充满希望和慰藉。  这样的诗,不必说少男少女容易接受,若林黛玉读《西厢记》一样产生强烈共鸣,就是年长者也因为唤起了青春的回忆而感慨万千。
    其二,审美主体与创作主体时代精神的契合。无题诗不仅在国内获得广泛共鸣,而且飘洋过海,在现代西方赢得了读者。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家刘若愚指出,“他成熟的生活态度以及其同样成熟的表现方式与现代人的性情十分协调。
    ”现代西方的离乱与晚唐的哀败是有相通之处的。在西方世界,有许多人是世界大战的目击者、参与者,其心理伤痕是深刻的,难以磨灭的。十九世纪后期的叔本华认为,个人的“生的意志”发生永不休止的冲突,人的痛苦没有止境。
  艾略特则把一次大战前后的西方世界比喻成“荒原”,表现了西方人的精神危机。  文学思潮中的表现主义、荒诞派、绝望的喜剧等流派,正是西方人的心理倾向在文学上的折射。他们认为世界是病态的,不可理喻的,如卡夫卡的中篇小说《变形记》,通过推销员格里高尔变成甲壳虫的感受,表现了小人物的灾难感、陌生感、孤独感,揭示了人性异化的主题。
  再如加缪的《局外人》,小说宣扬了存在的毫无意义,反映了一部分知识分子对西方社会的不安、不满与绝望。  这种绝望的精神状态与晚唐人的心志有着相似之处。审美主体的心理相通,为李商隐的诗在西方的认可提供了契机。
    其三,创作因与社会因的类同之处,从而感振审美主体。社会的不平等性,人与人之间的地位、命运不同,在阶级社会或有阶级斗争的社会里是普遍存在着的。李商隐在无题诗中抒写了自己不得意的人生,心理“郁结”化在他的诗中,审美主体从中发掘出与自己相通的共振点。
    社会的、人为的因素扼杀了许多人才,使许多有识之士郁闷无依。审美主体或有这种感受,或有这种认识,因而对无题诗中表现出来的心理“郁结”产生共鸣。如《无题三首》之一“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既表现了诗人在漂泊流离的状况下仍然执着追求,企盼“好风”,也反映了人才不被重视的冷酷现实。
    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性,胜与败的冲突,是与非的选择,都构成审美主体创作主体间的共振点。由此也可以理解现代西方读者对李商隐诗产生共振的原因。  其四,审美主体与创作主体“期待世界”的契合。
  所谓“期待世界”,是指审美主体在文学接受活动中,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而形成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  不同的审美主体,其“期待世界”也是不同的,均有其独特的意象。
  “期待世界”决定了读者对作品的取舍褒贬和接受程度。“期待世界”的契合,为无题诗带来了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如《无题四首》之一: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香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首句暗示一对情人当初分手时曾有重来之约,结果却成为“空言”而没有回声。
  在读者的“期待世界”里,这朦胧而又充满思情的诗境,将展示人类美好的洁净的心灵世界,读者需要的是直觉的快感和心理上的共鸣。  这首诗没有逾越读者的期待,但又不是每个读者的“期待世界”所能包容得了的,一个读者只能是某个角度的契合而不等同于审美客体的全部。
  抒情主人公在“梦”中啼唤远方的恋人,心语已备但“墨未浓”,这种恋人间常见的现象很容易唤起读者的回忆或体验,与他的“期待世界”不期而遇。“金翡翠”、“绣芙蓉”这些象征昔日美好爱情生活的意象,含蓄而朦胧,与审美主体不大喜欢直露无余的表白相吻合。
    末联用刘郎觅仙侣不遇的故事,点醒爱情间隔的问题,这已在读者的意料之中。男女间微妙的感觉,刹那间的心理震颤,只能是朦胧的,含而不发的,如雾中花,水中月,仿佛可以捉摸,又两手空空,既有片刻幻想的满足,又有不能占有的怅惘。
  这既是创作主体所要表达的美学意蕴,也是审美主体想要得到的审美感觉。    这种产生共鸣的“期待世界”的契合,使无题诗获得了广泛的读者。“他探索生活体验的能力,以及他的戏剧化的和反讽的眼光可能更符合现代西方人的口味。
  他对诡丽奇幻事物的探索也会使那些醉心于非理性及荒诞的读者产生共鸣。”(刘若愚《李商隐的诗》)刘若愚甚至把李商隐的诗所表现的人生称为“九世纪中国的‘La Dalce Vite’(甜美的人生)”。
    不过,我认为李商隐的诗体现的人生应该是“哀美的人生”,作品的绮美与诗人的悲剧人生相贯通,无题诗更是如此。如果仅仅以一部分诗篇表层的“甜美”来断定他的诗表现的是“甜美的人生”,是不符合本意与现实的。
  
  既然李商隐众多的诗中(尤其是无题诗)隐寓了巨大的人生悲痛,那么它所揭示的人生只能是“哀美的人生”。    总之,李商隐的无题诗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而成为文学大观园中的精品。无题诗审美意义上的多元性为它赢得了永久的审美效应,它成功地创造了契合的“期待世界”,即使今天也值得借鉴。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诗歌
地理
器乐/声乐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民俗传统
文学
舞蹈
文学
诗歌
小说
散文
戏剧
诗歌
诗歌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