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收复”香港的南越王赵佗与
赵佗(?〜公元前137年),河北真定(今石家庄市东古
城)人,是秦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杰出的爱国将领,是中国 历史上最早在香港、澳门以及广大岭南地区确立政权的秦朝主将
之一。
公元前218年,赵佗奉秦始皇命令征岭南,略定南越后,任
南海郡(治所在今广州市)龙川(今广东龙川县)令。 秦二世 时,赵佗受南海尉任嚣托,行南海尉事。秦亡后,出兵击并桂林 郡
(治所在今广西桂平县西南古城)、象郡(治所在今广西崇左 县),自立为南越王,实行“和揖百越”的民族平等政策,采取
一系列措施发展当地经济文化。 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下
诏赞誉赵佗的政绩,封其为南越王,并派大夫陆贾出使招抚。赵 佗接受...全部
赵佗(?〜公元前137年),河北真定(今石家庄市东古
城)人,是秦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杰出的爱国将领,是中国 历史上最早在香港、澳门以及广大岭南地区确立政权的秦朝主将
之一。
公元前218年,赵佗奉秦始皇命令征岭南,略定南越后,任
南海郡(治所在今广州市)龙川(今广东龙川县)令。
秦二世 时,赵佗受南海尉任嚣托,行南海尉事。秦亡后,出兵击并桂林 郡
(治所在今广西桂平县西南古城)、象郡(治所在今广西崇左 县),自立为南越王,实行“和揖百越”的民族平等政策,采取
一系列措施发展当地经济文化。
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下
诏赞誉赵佗的政绩,封其为南越王,并派大夫陆贾出使招抚。赵 佗接受诏封,奉汉称臣。吕后当朝,对南越实行货物禁运,赵佗
三次上书无效,遂于高后五年(前183年)愤然独立,自号
“南越武帝”。
汉文帝前元元年(前179年),文帝下诏修葺赵佗先人墓 (在石家庄市东古城村),置守邑,岁时奉祀,并召见赵佗故乡 亲属,封官厚赐,还亲书《赐尉佗书》,派陆贾持书赴南越。赵 佗遂
取消帝号,写了《上文帝书》,表示臣服汉室、治理南越的 心迹。
赵佗卒于汉武帝建元四年(前137年),治越近80年,为 开发岭南、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做出了贡献。
石家庄市东古城村因为有赵佗先人墓,因此更名为赵陵铺村。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