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一考定终身的受害者!为什么我国教育不能参照别人的学分制教育呢?在国外几乎没有统考一说,学生的年龄不管多大,只要你修完相关学科的学分既可毕业,所以好多人有几个学位,这在我过很难想象。经济上我国曾经成功的开辟过特区,那在教育方面能否也尝试搞区域试点呢?还有,国内的孩子学习压力很重,变成了应试教育的奴隶,没有个性。我哥的孩子在国外上学很轻松,小学到高中只上半天课,小学方面老师除了教会学生少许必要的知识外大多教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身边的一切事物包括它的原理,并经常鼓励学生动手动脑自己制作你想做的一切,不以分数来看待学生的素质高低,注重培养综合能力。高中以上就更适合学生发展了,你只要选择你感兴趣的专业,老师会分门别类辅导,直至上到大学亦如此。另外,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免费的,真正的义务教育,反观我国,学费贵得离谱。别人富有是一回事,可我国非得收那么高的天价学费吗?在高昂的学费面前,有多少聪慧的学子给断送了前途啊。话说是改革非一朝一夕,可我多年来也没见怎么改法啊,教育界的黑、贪以及各种弊端在此我也不想多论了,说句不好听的话,近20年来的改革方案都演变成各学校的创收手段了。到底我国的教育制度何时才能做到合理、公平。谁来回答,我决不吝啬分数的。
不好意思,这是楼上的附件,觉得很有意思就忍不住想公开一下,12pengpeng别生气哦。
学校的问题
现在的教育是有很多问题,很多问题我觉得都是因为上面的问题而不是下面的问题。 最近又有很多新闻:
新华网华盛顿4月7日电中国湖南省一个教育团组7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不幸遭遇车祸,七人死亡、三人重伤。中国驻美使馆领事部张健青参赞说,根据目前初步了解的情况,这个教育团组是应犹他州州立大学之邀对该校进行为期两周访问的。 访问结束后,该团组乘车前往纽约州布法罗市参加活动,在路经宾夕法尼亚州蒙哥马利县境内时由于路滑发生了翻车事故。
然后还有新闻:
中新网4月8日电据香港新城电台报道,一载有...全部
不好意思,这是楼上的附件,觉得很有意思就忍不住想公开一下,12pengpeng别生气哦。
学校的问题
现在的教育是有很多问题,很多问题我觉得都是因为上面的问题而不是下面的问题。
最近又有很多新闻:
新华网华盛顿4月7日电中国湖南省一个教育团组7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不幸遭遇车祸,七人死亡、三人重伤。中国驻美使馆领事部张健青参赞说,根据目前初步了解的情况,这个教育团组是应犹他州州立大学之邀对该校进行为期两周访问的。
访问结束后,该团组乘车前往纽约州布法罗市参加活动,在路经宾夕法尼亚州蒙哥马利县境内时由于路滑发生了翻车事故。
然后还有新闻:
中新网4月8日电据香港新城电台报道,一载有十一名中国人的客货车在美国费城蒙哥马利市失事,七人死亡。
警方表示,事发在当地时间下午两时。由于言语障碍,救援工作受阻。当局正调查意外原因。
上面新闻的意思是说,湖南的一个教育考察团(后来中国媒体上出现的死伤者名单显示车上的人都是湖南省各个高校的校长级别的人物)出事了,然后因为伤者不会英语,救援工作出现了一点困难。
我想,如果这次活动是青海或者山西之类的地方邀请访问,应该不会有这么多人要去,如果是缅甸老挝请同样的人数去帮助教育发展,那去的人应该更少。我很怀疑他们在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考察”以后能给自己学校的学生带来什么,或者对湖南的教育起到什么推动。
假如他们是公款旅游,也算是因公牺牲了,并且直接到达“西方极乐世界”。人死了这么多,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在学校里是这么大的官,不能连英语四级都没有过吧。
不幸的是,我们因为是局外人,所以才能以这样幸灾乐祸的眼光看待问题,当我们自己一步一步爬到学校校长副校长这样的位置的时候,面对两个礼拜的免费赴美旅游,自己是否能够拒绝,或者有我们幸灾乐祸的人想得那么多。
因为什么都有代价,所以没有办法。
我当年进学校的时候是作为体育特招生,但是因为分数始终有一些差距,所以每个学期都要多交几千元的不知名费用。当然,这也是自愿的事情,只是在班级数目固定的情况下,出钱的学生越来越多,公费的学生相对越来越少,肯定导致分数线越来越高,然后出钱的就更加多,以一个班级十五个自费学生来算,每个学生每年平均多交5000元。
当然,人人都愿意出钱进去的学校肯定小不了,所以以每年级十个班级一共三个年级计算,每年额外就是225万收入。
我很想知道这笔钱干什么去了。
但是因为我们谁都不知道这笔钱干什么去了,所以不能瞎说。
真要有人认真地追问起来,答案也是很简单的——发展教育的建设经费。比如像上面文章提到的去美国考察之类,考察万一考重伤了看病也得花钱啊,考察死了还得有抚恤金呢,政府给一点,学校也得出一点吧。或者上面来视察,或者有长达一个礼拜的对学校等级评定的小组过来,别的就不说了,差旅费应该负责一点吧,至少不能和学生一个待遇吃食堂吧?当然这钱是一定要花的,弄不好能让学校从区重点变成市重点,从市重点变成全国重点,这样分数线又可以高一点,自费又可以多一点。
总之,好一点的学校基本上都是良性循环,而且似乎学校比北京的餐饮业还不容易亏钱。
最近还有一个新闻,说辽宁海城学生喝豆奶中毒了3000多人,还死了几个,因为媒体很喜欢用夸张的数字,所以不知道这个数字真实不真实,但有很多人中毒是不争的事实。
这个悲剧完全是当地教育局的责任,你能否相信,他们强制学生订下三块钱五袋的豆奶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加健康地生长,更加好地学习,长大建设祖国?我想豆奶还不至于有这么厉害的功效,明眼人都知道,这只是一个很平常的官商勾结而已。
当然他们也没想到这企业这么不争气,第一天就毒倒了几千人。
我上学的时候也有豆奶订购,而且老师事先还卖力宣传喝豆奶的好处。其实豆奶和任何保健类药品是一样的,基本上完全没用,配制的原则就是不吃死人就行。
而我当时不喜欢豆奶的原因很简单,远没有现在想得那么多,就是因为我不喜欢喝豆奶,我喜欢喝牛奶。
我想,学校的权利还没有大到可以强迫你吃自己不喜欢吃的东西的份上吧。
现在想来,从我的小学到高中,真有不少学校对学生强制性消费。
我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年学校在交学费的时候强行多收取100元,理由是向家长的贷款,以用于教育建设,至于还款,不仅无期,而且无息。到最后反正被借钱的人谁都不知道这钱究竟建设了一个什么。
反正在我的学校生涯里,从来没有见过学校或者高层人物用商量的语气与学生们说过话或解决一个什么问题。
纵然借钱,也是属于没得商量。我觉得,任何以学校名义向学生或者家长借钱的校长都应该开除,因为这不是一个称职的校长应该做的事情,一个称职的校长应该有办法以种种奇怪的名义将本来要借的钱一分不少收上来。
如果数额实在巨大,哪怕收取5000元GUCCI校服校裤,加3000元PRADA校鞋也要上,原因是鉴于现在学生过于喜欢在衣物上攀比,为了杜绝这样的现象,直接升级到国际最顶尖品牌。当时我上学,差点连书包都要统一,说是生产专用书包的厂的书包利于纠正脊椎问题,而且质量比外面的好,当然得稍微贵一点。
幸亏后来取消(估计学校与厂方因为利益分配问题谈崩了),否则依照学校多少钱都敢收的份上,弄不好三四年级就得背LV的包上学。
总之,似乎学校做的任何事情,哪怕是错事,都是有崇高的理由的。并且都是为了学生。
哪怕喝奶中毒。
2\ 印度与中国一样也是一个人口大国又同为发展中国家,我们还可以列举很多数据(不知真假?)来证明我们比印度发达,可是与老百姓生活最相关的医疗与教育方面,却有着天壤之别,看不起病上不起学似乎是属于中国独有的特色,这让人很困惑。
为什么印度能做好的事我们反而做的很糟?
2006年2月28日,《人民日报》刊发的《印度百姓看病不难》的报道:印度推行全民免费医疗制度,建立了一套包括国家级、邦(省)级、地区级、县级和乡级医院在内的政府医疗服务体系。
除此之外还有各级医疗中心。与此同时,政府也鼓励私立医院担负一定的社会责任,为贫穷患者适度减免医疗费用。如此就构成了一个立体的医疗网络。条件不太好的医疗中心,承担着大众的医疗服务;而私立医院,则为那些对医疗有较高要求的人提供服务。
政府对那些不讲医德、只顾私利的医院予以处罚。印度的免费医疗制度,涵盖了最广泛的人群。1996年以后,政府推出了社区医疗中心的规划,每10万名农村居民配备1个社区卫生中心,一个中心约设30张病床和4名医生,并配有化验室和基本检查设备等。
社区卫生中心无法处置的病人一般都送往设施较好、医护人员齐备的地区医院。而中国医院对暴利的追逐是贪得无厌的。每年不知多少人死于无钱治疗。辛勤劳作一辈子也挣不下自己的医疗费是很悲哀的一件事。
印度大学每学期的学费是多少呢?说出来国人不敢相信。
据2006。4。7《环球时报》报道,是200卢比(约合4。65美元)。住宿费是60卢比(约合1。40美元)。教材自己到书店购买。收费最高的信息技术学院每学期学费也不过600卢比(约合13。95美元)。
中国的学费是印度的100~300倍!!!中国的农民种10年地的收入不够大学生一年的费用,报纸刊登的那些儿女拿到录取通知书父母被高额的学费逼得自杀的报道,应该是对现行高收费政策的血泪控诉。
据联合国统计,中国对教育的投人低于其它发展中国家。
1998年一1999年,中国对教育的总投人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2。2%,而对有形资产的投人大约是它的15倍。土耳其对教育的投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9%,印度为3。2%,俄罗斯为3。5%,菲律宾为4。
2%,而美国是 5%。印度政府承诺未来几年内,将教育投入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比例提高到6%。中国的教育投入不足,只好给学校“政策”,学校能不猛宰学生吗?
中国出口服装鞋帽,印度出口软件。
印度每年花大把的钱进口最尖端最先进的武器装备,让世人不再敢小视。我们中国每年把两千亿人民币的公款用于大吃大喝、三千亿人民币用于公车消费、一千亿人民币用于公费旅游考察。(这三项相加就占到了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二十)中国还是世界上外逃贪官最多的国家,中国一位高层领导人一次曾这样回答外国记者的提问:“中国官多,贪官也就自然多”。
这话是没错的。可若变成“中国官多,清正廉洁的官员自然多”才能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啊!可惜事实恰恰相反。
有人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也有人说21世纪是印度的世纪。这样的论争本没有意义。
可若从两国对待医疗和教育的态度来看,看好印度不无道理。这又自然为好大喜功的某些中国人所不能容忍,中国人好争名分却没勇气面对自己的问题,这远比存在的问题更为可怕。再加上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员一方面享受着高薪,另一方面又有各种隐形收入和大权在握办事方便至极,对医疗和学费的现状没有什么不好的感觉,指望他们来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科教兴国”!我们空喊口号,印度人落实在了行动上。你说谁的明天更有希望 (第2部分是转贴新浪网文化专栏之《中国与印度医疗和学费之比较》)。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