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宝宝的“口 轻”习惯呢?那么,如何培养宝宝的“口 轻”习惯呢?
由于人的味觉发育关 键期在周岁之内,尤其是生后6个 月到1岁的半年内,所以自宝宝“呱 呱,,坠地之日繊要醜合理用盐。 以下10招值得向年轻父母推荐: 1。 出生后3个月内不要额外 喂盐。道理很简单,食盐中的钠离 子要靠肾脏来代谢,而3个月内的 小宝宝肾脏功能尚差,肾小球滤过 率、肾血流量都不及成人,肾小管 排泄与再吸收功能也未发育完善, 多吃咸食必然增加肾脏负担,影响 其正常发育。 3个月后,随着宝宝 的生长和肾功能的健全,对盐的需 要量越来越大,便应增加摄盐量 了。故3个月后可适当吃点咸的,6 个月后可将食盐量限制在每天1克 以下,1岁以后逐渐增多,但也不 宜超过每天2克。 如果夏季...全部
由于人的味觉发育关 键期在周岁之内,尤其是生后6个 月到1岁的半年内,所以自宝宝“呱 呱,,坠地之日繊要醜合理用盐。 以下10招值得向年轻父母推荐: 1。 出生后3个月内不要额外 喂盐。道理很简单,食盐中的钠离 子要靠肾脏来代谢,而3个月内的 小宝宝肾脏功能尚差,肾小球滤过 率、肾血流量都不及成人,肾小管 排泄与再吸收功能也未发育完善, 多吃咸食必然增加肾脏负担,影响 其正常发育。
3个月后,随着宝宝 的生长和肾功能的健全,对盐的需 要量越来越大,便应增加摄盐量 了。故3个月后可适当吃点咸的,6 个月后可将食盐量限制在每天1克 以下,1岁以后逐渐增多,但也不 宜超过每天2克。
如果夏季出汗较 多或腹泻、呕吐时,食盐量可酌情 增加。 将食物中的天然盐分计入 每天的摄盐总量内。3个月内不喂 盐,并不是说这个阶段的宝宝不需 要盐,而是说母乳或牛奶中含有天 然盐分,吃入这些天然盐分即已足 够了。
依此类推,做辅食时莫要忘 记将这部分天然盐分计算在内。 2。 用低钠盐取代普通盐。普 通盐的成分全是钠,而低钠盐中钠 只含65%,添加了钾(约占25% ) 和镁(约占10% )。换言之,吃同 等量盐,低钠盐的含钠量大幅减 少,却增加了钾和镁,而钾与镁能 “排挤”体内多余的钠,且具有降 低血压的积极作用。
3。 提防看不见的“盐”。有 的妈妈也懂得高盐的害处,比较注 意把关,给宝宝烹制食品时较少放 盐,却疏忽了那些无形的盐,结果 还是造成宝宝体内盐分过多。 4。 不要以大人口味为标准。 妈妈给宝宝备餐时,往往都要先尝 尝味道,这种做法的动机无可指 责,但要注意,切莫以自己的口味 作为判断咸淡的标准。
5。 多安排点富含钾的食品。 刚才说过,钠与钾两种矿物元素之 间有擷抗作用,钠吃多了可排挤 钾。我们不妨反其道而行之,有意 识地多为宝宝安排一点含钾多的食 物,来抑制机体对钠的吸收。 6。 补足锌。
舌头上的味蕾是 味道的感受器,其生长离不开味觉 素,而味觉素是一种含锌的蛋白 质。换言之,如果宝宝缺锌,“味 觉素”就会减少,味蕾便可萎缩, 造成味觉迟純,对盐量要求增高。 因此,给宝宝供足含锌丰富的食 物,有助于味觉灵敏,增强他对咸 味的敏感性。
7。 进餐时加盐。为了减少放 盐量,又不影响口味,父母不妨 改变加盐的时机,即烹调时或起 锅时不加盐,等菜肴烹调好端到 餐桌上再放盐。因为烹调好后放 的盐主要附着于食物和菜肴表面, 来不及渗入内部,而人的口感主 要来自菜肴表面,故吃起来咸味 已够,但盐量却减少了,乐于为 宝宝所接受。
8。 合理挑选零食。宝宝摄盐过 量还有一个渠道,那就是零食。不少 情况下,主食的摄盐量可能不算多, 却从某些零食中吃进了不少盐。 果脯与同种新鲜水果相比较, 前者就咸得多。苹果脯含钠量为苹 果的8倍,桃脯为桃的40倍,西瓜脯 为西瓜的200倍。
嗑瓜子也会陸进不 少盐,炒瓜子的含钠量尤其高。如 每100克炒葵瓜子含钠量超过1000毫 克;炒花生仁也达到近500毫克。 因此,多选择新鲜水果为零 食,让宝宝少接触果脯与炒货,也 有减少盐分摄入的作用。
尽量少用或不用调味品。 味精、酱油、虾米等含钠量极高, 烹制儿童食品过程中要尽量少用。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