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暨广州市性病防治监测中心,是隶属于广州市卫生局的市级皮肤病、性病专科防治机构,同时担负广州地区65个性病监测点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工作。
建所五十年来,通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几经变迁,发展成为集预防、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防治机构。内设:皮肤病防治科、性病防治科、理疗科等8个医疗科室。现有职工202余名,高级技术职称27人,博士、硕士学位专科医生28人,为广东医学院临床及研究生教学基地,有硕士导师4人。近年门诊人次不断增加,社会防治能力不断提高,以较高的医疗质量和专科特色吸引了全国各地、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部分国家的病人前来就诊,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打造广州市皮肤性病重点专科的格局初步形成。2009年我所新业务大楼竣工并投入使用,花园式的现代化皮肤病专科机构为广大患者提供了良好的就诊环境和优质的医疗服务。
特色及专长:临床各科室均有经验丰富的皮肤性病专家及皮肤专科医师主诊,在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罕见病的诊治方面有独到之处。并且在门诊5楼设立了VIP特诊中心,均由主任医师出诊。我所对难治性皮肤病采用穴位药物注射、皮下局封、脱敏治疗、冷冻及紫外线等多种治疗手段,临床疗效满意。对淋病、尖锐湿疣、梅毒等性病的诊断及治疗均有较深的研究。门诊量逐年增加,平均每年增长5.77%,2011年门诊量预计达到近50万,在整个华南地区处于第一位,在国内皮防系统位列前三名。病种由原来较单一的常见病、多发病为主,到目前疑难病、少见病增多;病源由原来单纯的广州市病人,到目前全国各地、港澳台同胞、东南亚甚至中东、欧洲及美洲国家的患者都慕名而来,影响力逐年提高。中央电视台(CCTV-10)《走进科学》栏目于2004年10月30日和2007年3月12-13日以科学发现为题对我所报道的KID综合征及Proteus’综合征的研究过程进行了追踪报告;2006年4月17-18日福建电视台《发现档案》以及广东新闻台、浙江电视台、四川新闻台及新浪网等数十家媒体相继以科学发现的形式对这些病例的发现及研究过程进行了专题报告。2010年英国BBC 、美国ABC(Discovery)频道对我所的研究成果进行过专访及播放。新闻媒体的报道极大的提升了我所在全国皮肤病学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诊疗技术先进,设备齐全:十一五期间我所新购进了高效液相色谱仪、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全自动酶标仪、基因测序仪、流式细胞仪等先进的科研设备,为我所开展高精尖课题研究,提供了广阔平台。临床科室购进了308准分子激光机、彩色B超、Profile超级激光治疗平台TM、激光光子皮肤治疗工作站、光动力治疗仪、过敏原检测仪、超脉冲激光机、LED-彩色触摸屏专业屏光动力治疗仪、白癜风表皮移植机等先进仪器设备,丰富了治疗手段。使我所在性病实验诊断、皮肤病免疫检测、遗传基因测序、变态反应性疾病、色素性皮肤病等领域均处于全省同行领先地位,在国内产生一定影响力。性病检测项目齐全,为广东省三级性病实验室,其室间质控连续五年获得优秀。
我所投入大量科研力量和经费,配备符合GPP标准设备的生产车间,开发研制皮肤外用制剂和中药制剂58种,每种制剂价格合理,临床效果好,深受广大患者的信赖。其中维生素E乳(霜)、珍珠霜等制剂,已成为我所的拳头产品,深受广大患者的喜爱,被患者带到全国各地,特别是西北、华北冬季气候干燥地区,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严密组织领导,建立并完善麻风、性病防治网络:1997年广州市所有县、区实现基本消灭麻风病的宏伟目标,现阶段,作为广东省麻风愈后三个康复医疗试点之一,重点加强对麻风愈后患者进行心理和肢体康复。随着80年代性病的流行,性病防治工作成为重点的防治任务之一,在全市开始进行性病登记工作,自1986年设立性病监测中心后,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性病监测网络。十余年来,每年组织性病检验技术、临床医师培训班、麻风培训班及性病学术研讨会。在全市对性病诊疗进行规范,提高全市业内人员的专业技能。加强网络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宣教,对高危人群实施行为干预措施等,使广州市性病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防治效果显著。
实施人才战略,科教兴所:十一五以来我所共获科研项目61项,立项级别逐年提高。共获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7项,平均每年获得1项; 2010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项,实现了国家自然基金零的突破。5年来获各级科技奖励10项,其中获得省级科学技术三等奖5项;获市科学技术奖5项,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第二完成单位获市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到2011底年全所共发表论文300余篇,SCI收录的论文有12篇;中华系列文章45篇。2006年8月获广州市医疗卫生机构重点专科,并于2009年以优异成绩进入下一周期管理,为皮防所又好又快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全所正在以科学发展、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进一步解放思想,科技创新,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努力为广州人民的健康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