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人文学科 历史学

如果没有外国的侵略,清朝是否会突破封建王朝的天年大限300年?

如果没有外国的侵略,清朝是否会突破封建王朝的天年大限300年?偶个人以为清朝皇帝们的总体水平在封建王朝里是数一数二的,有清一朝,既无汉,唐,明那样严重的宦官和外戚专权(不过慈禧和孝庄倒是),也无晋,元出的那种白痴皇帝,且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王朝的对立,这个困扰中原王朝千年的问题也基本解决。如果不是遇到了别的朝代没有遇到的西方强国的侵略,清朝有可能超越300年的天年大限。不知各位仁兄意见如何?

全部回答

2005-08-01

0 0

    我认为完全有可能。在中国的封建王朝中,清朝可以说是集历代优点的大成了。首先,它完美地解决了历代都十分头疼的权臣功高盖主的问题,用军机处把军国大事之权全收归皇帝一人之手,使六部和各省督抚都直接听命于皇帝,中央集权发展至顶峰。
  这种情况对于封建国家而言,是长治久安的一个极重要的条件。  以前的历代之所以频频发生政变,都是集权未能彻底之故。第二,就是清朝皇帝自身的素质很高。正如楼主所说,清朝皇帝们的总体水平在封建王朝里是数一数二的,以比例而论,明君占三分之一,余下的也属中等的才智,非常勤勉小心地治理这个庞大的帝国。
  第三点,就是楼主所说的民族关系的空前稳定。  清朝皇帝做到了几千年来中原王朝都望尘莫及的空前的民族大团结,他们用通婚、册封等一系列巧妙的手段使得边疆各族一致地衷心拥护中央政府,这种长期的稳定就是当年强盛的唐朝也没做到。
  正式由于民族团结,清朝才开辟了广阔的疆域,这就大大增加了中国大战略回旋余地。第四,清朝又具有创造性地解决了宗室藩王与中央的矛盾。  在清朝。皇子的爵位被分为三六九等,非有大功于朝就不能受封亲王。
  而且,即使是亲王也只是个虚衔,并没有实际的封地和军权,这就避免了像西晋那样因为封王过滥、藩镇权重而引起的动乱。尽管清朝有文字狱的残酷和“万马齐??”的悲哀,而且1840年之前的农民起义也不少,显示了阶级矛盾的激化。
    但就鸦片战争之前的局势来说,清朝的统治似乎还空前地稳定,假如在没有西方列强入侵的情况下有不出什么意外,清王朝的国祚理应是封建王朝里最绵长的。 那么,在理想状况下,清王朝何时会灭亡呢?我认为这应该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情况而定。
  由于鸦片战争之前,中国仍是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那么就必须等到资产阶级有了足够的力量的时候,才会发生重大的社会变革——前提是没有任何外力的推动。  清朝的封建专制十分之强,而又不会像路易十四时期的法国提出重商主义,因而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资本主义的发展就要靠民间力量,故变革的到来理应比西欧的一些国家慢得多。
  我估计,这个发展过程至少要300年,中国的资产阶级才会真正发展壮大。至于由这股新力量来发动革命,那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了。  所以,在理想状况下,清朝的国祚至少应有500年。
  

2005-08-02

116 0

有可能,但会很晚的.

2005-08-01

146 0

    不一定。 乾隆末年席卷近半个中国的白莲教大起义,正式拉开了清朝衰亡的序幕。 乾隆死后,嘉庆即位。结果在天子脚下京城之内,竟发生了天理教袭击皇宫的事件。当时就连嘉庆(在外地)听闻此事都慨叹不已--从来未有事,竟出大清国! 乾隆后期,清朝衰象已显;嘉庆年间,国势进一步颓丧;到了道光主政时期,乾隆朝本已稳定的新疆局势再度恶化…… 假如我们不考虑西方入侵的因素,那么上述这些国家肌体的烂疮,依靠日渐腐朽的清王朝还能够继续延续下去吗? 纵使没有洪秀全借着西方宗教的由头建立拜上帝会,发起太平天国运动,也照样会有别的什么王秀全、张秀全来举起反清的大旗。
     官逼民反的历史规律,贯穿了中国2000年封建社会的始终。 下面,就让我们逐项分析一下清朝为什么不大可能享国300年(当然,我们的大前提是“没有西方入侵”) --------------------------------- 1、从清朝中后期的军力来看----乾隆嘉庆年间,为镇压白莲教起义,清廷征调了全国16个省的驻军,用兵长达九年,耗银近2亿两(相当于清政府5年的财政收入)!同时,清军还损失了一、二品的高级将领20多人,副将、参将以下军官400余人。
    面对着生龙活虎般的起义军,清朝正规军已毫无战斗力,当时有人戏称“贼至兵无影,兵来贼没踪,可怜兵与贼,何日得相逢”,讽刺的便是清朝官军畏敌如虎的丑态。 2、从清朝中后期的国民经济来看----康乾盛世业已成为往日烟云,大清疆域之内民不聊生,烽火四起。
  再加上天灾人祸层出不穷,苛捐杂税多如牛毛,贪官污吏鱼肉百姓,地主恶霸横行乡里……社会生产力已遭到严重破坏。   当时的大清王朝国库空虚,封建生产力已发展到了极限,剧增的人口同封建土地所有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清朝耕地最多时有10。
  5亿亩,年产粮食2000亿斤,应该说解决当时的3亿多人吃饭是没有问题的。然而,由于大量土地和粮食被少数地主所占有,结果到处都是濒死的饥民,到处都是流浪的难民。   至于清朝曾经发达一时的工商业,在国家整体经济不景气的年代,也开始无可避免的走向衰落。
  为什么明清时期,苏州园林得到了很大发展呢?那是因为修建这些园林的富商大贾们空有雄厚的资本,却限于封建制度的束缚,无法将手里的钱投入到扩大再生产中去,于是只好寄情山水了! 3、从清朝中后期的官场来看----“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说法,想必大家早耳熟能详了;而那个古今第一大贪官和珅的暴富经历,更是很能说明些问题。
     和珅得宠误国,乾隆皇帝难辞其咎。这位乾隆爷在御国三四十年后,志得意满,骄奢之气开始浮生。他一方面多次南巡纵情山水,一方面又花费巨资修建圆明三园。而官场的腐败、自然灾害的频发和军费开支的浩大,更使得富庶的国库很快便出现了财政危机。
  善于敛财的和珅于是自然而然的变成了乾隆的“活财神”--议罪银制度应运而生,大清卖官鬻爵的歪风邪气从此愈演愈烈!和珅弄权不过二三十年,却聚敛下富可敌国的庞大财富--折合白银达8亿两之多!这可相当于清朝20年的财政收入呀! 清朝官场的腐败堕落,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整体性的塌方”。
    曾经英姿勃发的大清帝国到了这个地步,它的气数也真就不长了。 4、从清朝中后期的宗教民族关系来看----宗教会社性质的人民反抗运动此起彼伏,比如乾隆朝的林爽文“天地会”起义,乾嘉两朝的白莲教起义,以及嘉庆朝的天理教起义等; 满清贵族与各被统治民族的关系,开始紧张。
    西南、西北民族地区局势动荡,苗族、回民的反清斗争如火如荼。 5、从清朝中后期封建地主阶级内部的分化来看----清朝之所以能够将轰轰烈烈的白莲教起义镇压下去,主要是靠了地主编练的民团。
  这些民团无论从战斗力还是士气上讲,都要高于八旗军和绿营兵。这就让我们想起了后来的湘军和淮军,正是这两支私人编练军又支撑了大清王朝30多年--那么,是否依靠私人武装,衰败的清朝就能够转危为安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
     在没有西方国家介入的情况下,处于封建忠君思想和对人民的仇视,这些地主民团、编练乡勇,确实可以帮助清朝延续其反动统治。但封建社会的至尊皇权思想,却无时无刻不在催发着那些拥兵自重的地方军阀,滋生出“改朝换代”的野心。
   这样的例子在一个王朝的末期,可谓史不绝书。  衰微的中央政权已无力解决地方割据,而在动乱年代拥有了自己私人武装的地方实力派们,也正同中央越来越离心离德……最终,大清帝国必将变成野心家们争夺皇权的战场,在它的废墟将会矗立起一个新的王朝。
   6、从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来看,他们在清朝中后期虽有一定发展,却仍没能形成一个足以推翻封建制度的新兴阶级。  虽然在没有西方入侵的情况下,中国仍可寄希望于民族资产阶级的最终崛起,但在当时,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也就是说,如果改朝换代的话,中国还将会在封建社会体制下继续摸索相当长一段时间。 -------------------------------- 综上所述,嘉道时期的大清帝国,可谓已经坐到了火山口上。
    一旦人民反抗的烈焰开始猛烈喷发,满清的统治就将在很短的时间内灰飞烟灭,不复存在。 我个人的估计,如果没有西方的入侵,清朝的统治从道光开始(1821年),大约再持续50-60年,就会结束。
  这个时间对于一个王朝的暮年而言,已经不算短了。
     ------------------------------ 楼主明鉴,你的问题我是这么考虑的--清朝从乾隆后期(大约是1780年前后),开始走下坡路;到了嘉庆即位时,国内便爆发了空前的白莲教起义;而到了道光时期(1821年即位),清朝的统治已相当腐朽--据此我估计清朝最多再支撑60年左右(19世纪80年代) 这样算下来--从1780年到1880年,清朝的衰落期长达百年呀--所以,我觉得自己的推算还是有些道理的 另外,我所提及的“地方割据势力抗拒中央”,也是确有其事的,象曾国藩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后,清政府在江南的军政大权完全握于曾之手,当时他的幕僚和部将都有人劝其自立为王--当然这就属于真实历史了,不过根据中国封建社会的规律来看,每个王朝的末期,经常会有所谓谋上篡政“乱臣贼子”出现,就是清朝也一样呀--比如袁世凯。

2005-08-01

118 0

军机处的设立代表着什么代表着封建王权达到顶峰

2005-08-01

113 0

如果没有外国的侵略的话,恐怕到现在还是清朝.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历史学
出国/留学
院校信息
人文学科
职业教育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人文学科
历史学
考古学
传播学
伦理学
管理学
哲学
语言学
历史学
历史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