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内镜技术有何进展?
今再将法国里昂大学中心医院的普雄(Ponchon) 教授所介绍的诊断内镜技术革新(详见《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3年9月26日,D3版)摘介于下,以供参考。
普雄教授指出,诊断内镜技术革新主要表现在发现病变组织 (如息肉)、病变组织定性(病变的良恶性)和病变组织分期(范 围及深度)等三个方面。 对于诊断内镜技术来说,发现病变组织是最主要的目的,病鸾组织定性主要依靠活检。靶向活检也是诊 断内镜的次要目的之一。病变组织分期主要依靠超声内镜 (EUS)及手术等。
诊断内镜进展主要体现在提高患者的耐受性与依从性。 目前 的诊断内镜主要有鼻胃镜、食管胶躲内镜(存在不能活检和敏感 性不高)、磁...全部
今再将法国里昂大学中心医院的普雄(Ponchon) 教授所介绍的诊断内镜技术革新(详见《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3年9月26日,D3版)摘介于下,以供参考。
普雄教授指出,诊断内镜技术革新主要表现在发现病变组织 (如息肉)、病变组织定性(病变的良恶性)和病变组织分期(范 围及深度)等三个方面。
对于诊断内镜技术来说,发现病变组织是最主要的目的,病鸾组织定性主要依靠活检。靶向活检也是诊 断内镜的次要目的之一。病变组织分期主要依靠超声内镜 (EUS)及手术等。
诊断内镜进展主要体现在提高患者的耐受性与依从性。
目前 的诊断内镜主要有鼻胃镜、食管胶躲内镜(存在不能活检和敏感 性不高)、磁力导向胶璣内镜、自我推进的一次结肠镜以及第79 问中所介绍的诊断内镜等。研究显示,第二代胶囊结肠镜的诊断 率已与普通肠镜类似,主要用于不能麻醉或普通结肠镜失败的患 者。
除结肠胶獎内镜外,大多数所谓的结肠镜新技术已被废弃。
提高患者耐性进展,上消化道内镜新技术主要以鼻胃镜(长 度65厘米,直径5。1毫米包含有操作通道)为代表,在结肠内 镜技术中只有胶癍内镜在临床应用中得到肯定。
诊断内镜发现病 变组织的另一个主要进展是图像质量提高。其代表技术包括虚拟 色彩内镜、自发荧光、视野扩大和分子显像等。
虚拟色素内镜中的内镜窄带成像术(NBI)可以更好地区分 肠化黏膜、上皮内瘤变及早癌,可更好地指导活检。
研究表明, NBI在诊断胃黏膜肠化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89%和93%, 诊断癌性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在90%以上,显著高于普通白 光内镜的40% ~ 60%。
以自发荧光技术为基础的自发荧光内镜系统,可提供消化道 黏膜直观的自发荧光图像,使普通内镜无法显示的病灶,能更精 确的引导活检,提高异型增生和癌变组织的检出率,但目前临床 应用并不理想。
广角内镜已从140度增至210度,还有360度的系统。三只 眼逆行性内镜(TER)与标准结肠镜相比,仅需增加1分钟检查 时间,就可以使腺瘤发现率提高23。2%。透明帽辅助内镜可以在 压平肠道皱襞的同时,防止视野丢失,便于观察隐藏于黏膜皱襞 处的病变,目前又出现了一些改进的“帽子”,如球囊等。
分子显像,主要有荧光光谱、拉曼光谱、荧光共振显像、荧 光分子断层显像、生物发光技术等。
在提高内镜图像质量方面,虚拟色素内镜和视野扩大技术取 得了一定的进步。虚拟活检可以在第一时间确定治疗方案,明确 病变部位,而不会发生活检部位错误。
节约时间,节省医疗费 用,降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阳性检出率,但要 避免切除所有的病变组织。
虚拟色素内镜、共聚焦显微内镜和光学相干断层显像技术 等,已用于临床。NBI已经拥有多种分型标准,能够帮助临床医 生有效区分病变的良性恶性,共聚焦显微镜内镜对某些胃肠道常 见疾病,尤其是较小病灶,以及早期胃肠道肿瘤的诊断具有快 速、准确的优点。
光学相干断层显像技术应用于临床的效果尚需 进一步评估。从目前证据判断,虚拟色素内镜在病变组织定性方 面临床价值最高,而其他几项技术尚无明确结论。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