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娱乐休闲 度假旅游 高原反应后头疼怎么办

如何预防高原反应

我打算去趟西藏,但是又担心发生高原反应,所以请大家告诉我如何预防高原反应,多谢了。

全部回答

2011-04-01

0 0

    如何预防高原反应  *高原上动作要缓,尤其是刚刚到达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不要暴饮暴食,但要多喝水。  *旅程不要安排太紧,留一些时间作身体适应;如果要去户外活动或登山等,每天的上升高度通常不要超过1000米。
    *准备一些常用药:景天红花胶囊、乙酰唑胺、速尿地、塞米松等,最好在进藏前三、四天就服用,或遵医嘱,进藏后可大大缓解高原反应,这些药价钱便宜,普通药店都有销售。    *千万别带着感冒进藏,进藏后两天内尽量不洗澡,以免着凉和消耗体力。
   *藏区天气多变,一天内可以经历四季。要带足保暖的衣服,一层一层的穿,方便适应迅速变化的气温,严防感冒及其引起的并发症。 药品 藏诺景天红花胶囊:预防、缓解、高原反应,提高缺氧耐受力,缓解体力疲劳   红景天及其制剂:藏民传统的保健食品,有助于增强体质,缓解高原反应,进入高原前7天服用。
       百服宁:有助于控制高原反应引起的头痛。   西洋参:有助于缓解疲劳,增强体质,减轻高原反应。   速效救心丸:高原反应紧急发作时服用,有助于缓解高原反应。
     丹参丸:治疗心血管。有助于缓解高原反应。 对于高原适应力强的人,一般高原反应症状在1-2天内可以消除,适应力弱的需3-7天。  如果能适应,可以多喝一些酥油茶,对缓解高原反应也有一定的作用。
   预防措施   如何避免或减轻高原反应? 大部分人初到高原,都有或轻或重的高原反应,一般什么样的人会有高原反应没有规律可循,避免或减轻高原反应的最好方法是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它,许多的反应症状都是心理作用或有心理作用而引起的,比如:对高原有恐惧心理,缺乏思想准备和战胜高原决心的人,出现高原反应的机会就多。
    建议初到高原地区,不可疾速行走,更不能跑步或奔跑,也不能做体力劳动,不可暴饮暴食,以免加重消化器官负担,不要饮酒和吸烟,多食蔬菜和水果等富有维生素的食品,适量饮水,注意保暖,少洗澡以避免受凉感冒和耗体力。
  不要一开始就吸氧,尽量要自身适应它,否则,你可能在高原永远都离不开吸氧了(依赖性非常强)。     高原反应的轻重程度因人而异,一般而言,年轻人要好过中老年人和儿童、青少年。
  对于长期生活在低海拔地区(诸如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员而言,初次上高原,海拔2000米以上就会有轻微的高原反应前兆比如易饿、头痛、失眠等等,此时就需要注意尽量不要让自己感冒。当海拔超过3000米时,很多人会出现明显的高原反应,比如喘气、嘴唇发紫等等。
    长期从事身体锻炼、体质较好的人可以坚持到4400米左右。不过为保险起见,初上高原,目的地在3000米以上的,建议事先做好一定的准备工作。如果时间充裕,建议海拔上得不要太急,在3500米左右休息一至三天,适应之后再进入更高海拔的地区,这样可以大大降低高原反应的强度。
    [2]   可服用一些高原反应药和缓解高原反应的保健食品:   藏诺景天红花胶囊:预防、缓解高原反应,提高缺氧耐受力,缓解体力疲劳   红景天及其制剂:藏民传统的保健食品,有助于增强体质,缓解高原反应,进入高原前7天服用。
     百服宁(注意是加合,跟芬必得酚咖片一样都是酚咖片):有助于控制高原反应引起的头痛,芬必得酚咖片也是驴友常备。     西洋参:有助于缓解疲劳,增强体质,减轻高原反应。
     速效救心丸:高原反应紧急发作时服用,有助于缓解高原反应。   丹参丸:治疗心血管。有助于缓解高原反应。   对于高原适应力强的人,一般高原反应症状在1-2天内可以消除,适应力弱的需3-7天。
    如果能适应,可以多喝一些酥油茶,对缓解高原反应也有一定的作用。[1]   初入高原旅游,有一部分人可能出现高原反应,症状包括头痛、胸闷、气短、心悸、恶心呕吐,口唇紫绀,失眠,多梦,血压亦可能升高。
  这些症状第一、二天明显,以后就 会逐渐减轻或消失;但也有极少数人因劳累、受寒和上呼吸道感染等原因,症状可能逐渐加重,发展成为高原肺水肿或高原脑水肿。  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地区,称为高原地区。
  其特点为气压低,空气中氧的浓度也低,易导致人体缺氧,引起高原病包括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等。短时间内进入3000米以上高原均可产生头痛、头昏、心悸、气短等反应。重者还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失眠、疲乏、腹胀和胸闷。
    检查有口唇轻度发绀及面部浮肿等。称为急性高原反应。人们常常提倡用吸氧来缓解不适。当然,吸氧能暂时解除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但停止吸氧后,症状又会重新出现。这样,便延缓了适应高原的时间。
  我们主张,如果你上述症状不很严重,特别是在静息时较轻微,最好不要吸氧。这样可以使你更快适应高原环境。  刚进入高原,不可暴饮暴食,以免加重消化器官的负担,使其能很好地适应此环境。
  最好不要饮酒和吸烟。要多食蔬菜、水果等富含维他命的食物。但也必须注意,如果进入高原后,上述症状愈来愈重,特别是静息时也十分明显,应该立即吸氧,并到医院就诊。以防因“急性高原肺水肿”而造成不良后果。
     预防高原反应的偏方:出发前两个星期或一个月开始每天坚持吃丹参片,每天三次,每次三颗。此外最好随身带上西洋参切片。有高原反应时含服,可缓解不适。 另外,健康标准体在久居的环境内氧化作用与抗氧化作用大致是相当的,(有疾病的人氧化作用已经远远高于抗氧化的能力)但进入高原以后,维持正常代谢的氧化分解作用总量未变,而吸氧总量减少,抗氧化作用能力减弱所以会出现程度不同的高原反应。
    所以除了服用上述药物预防高原反应以外,最好还要备用含抗氧化作用的维他命及维他命的食物,如维生素E、 维生素C、ASTA(Astaxanthin的简称)、β-胡萝卜素等,吃葡萄(含葡萄籽)、萝卜(含β-胡萝卜素)、虾仁炒萝卜丝(高原地区常用的家常菜,虾仁含有最强的抗氧化剂虾青素,萝卜含β-胡萝卜素)等。
    特别是自驾游的“驴友”长时间驾车易疲劳,更要加强备用高原反应药物和抗氧化食物的补充。    克服高原反应的关键是克服自我内心的恐惧。切忌依赖氧气。 预防要点   对于高原旅游者来说,预防高原反应是生命攸关的重要问题。
  预防要点和简单的急救知识,要事先做到心中有数。     做好体检为预防高原反应,高原旅游前应该去的医院认真做好体检。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间质性肺病、各种呼吸功能不全、器质性心脏病、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胃肠道疾病、神经与精神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等的病人不适合高原旅游。
  无法确定安全性时,应该接受低氧试验。   身心准备   ⑴心理准备:消除恐惧心理,可从书本和向有经验的旅游者了解有关高原环境、特点和医疗保健知识,增强自信心。     ⑵做好适应性锻炼。
  如登山、长跑、负荷行走等,以增加肺活量和增强适应能力。⑶了解当地气候特点,带足衣物,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适应训练为预防高原反应,进入高原后应注意:   ⑴保持良好的心态,消除对高原不必要的恐惧心理,避免精神过度紧张,让机体充分休息。
       ⑵避免受凉。高原气候寒冷,日夜温差大,机体受凉后易患呼吸道感染,并易诱发急性高原病。   ⑶头两天避免剧烈活动及重体力劳动,登高需缓慢进行,有利于机体逐渐适应。
     ⑷饮食宜多吃高糖、优质蛋白食物,有利于克服低氧的不良作用。   ⑸禁烟,不饮或少饮酒,以减轻对氧的消耗。   ⑹进高原后最好服3-5天抗高原反应保健品。 [1] 高原反应,即高原病,指未经适应的人迅速进入3000米以上高原地区,由于大气压中氧分压降低,机体对低氧环境耐受性降低,难以适应而造成缺氧,由此引发一系列的高原不适应症。
  当然,除了高原缺氧的因素之外,还有恶劣天气如风、雨、雪、寒冷和强烈的紫外线照射等等,都可以加剧高原不适应并引发不同的高原适应不全症。     机体在适应一段时间后可以发生一系列的适应性变化,如通气量增加,以便使组织利用氧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加快心脏速率、加大心脏泵血能力,以使每分钟心脏搏出血量增加,改善缺氧状况;增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以增加携氧能力来保证肌体的氧气供应等。
  但是,一部分人对空气中氧分压低比较敏感,适应能力较差,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和机能代谢变化的高原适应不全症,也称为急性高原反应。  国外将此分成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高原视网膜出血和慢性高山病,我国分成急、慢性高原病。
  对于个体来说,发病常常是混合性的难以分清,整个发病过程中,在某个阶段中以一种表现比较突出。 症状判断   部分初次进入高原的人,在海拔3000米的高度,24小时内出现头疼、头晕、眼花、耳鸣、全身乏力、行走困难、难以入睡等症状,严重者出现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心慌、气短、胸闷、面色及口唇发紫或面部水肿等症状。
    出现这些症状,应在原高度处停留休息3~5天,或立即下降数百米高度,一般就可恢复正常。   有报道说,3500米以下的发病率占37%~51%,3600米-5000米的发病率达50%。
  这说明高度越高,高原反应的发病率越高。   严重的高原反应对人体的伤害是比较严重的,因此,在进入高原后,如果出现了下列症状,应考虑已经发生高原反应:   1。   头部剧烈疼痛、心慌、气短、胸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唇指甲紫绀。
     2。 意识恍惚,认知能力骤降。主要表现为计算困难,在未进入高原之前做一道简单的加法题,记录所用时间,在出现症状时,重复做同样的计算题,如果所用时间比原先延长,说明已经发生高原反应。   3。
     出现幻觉,感到温暖,常常无目标地跟随在他人后面行走。 症状分析   高原反应,包括急性和慢性高原反应。由平原进入高原或由高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后,机体在短时期发生的一系列缺氧表现称为急性高原反应。
  慢性高原反应为有些人通过长期不断的调节过程仍不能适应,以致形成一种高原机能失调的现象,呈现一系列临床症状。  慢性高原反应又称为“机体机能失调”。一般认为凡进入高原三个月后,仍有部分或全部高原反应症状,可视为慢性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的症状一般表现为:痛、心慌、气促、食欲减退、倦怠、乏力、头晕、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胸闷痛、失眠、眼花、嗜睡、眩晕、手足麻木、抽搐等。  体征为心率加快、呼吸加深、血压轻度异常、颜面或四肢水肿,口唇紫绀等。
  慢性高原反应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症状可以是上述表现的部分,也可以是其大部分或全部,症状时隐时现,返回平低海拔地区后一般可消失,与急性高原反应的临床表现有较多的相似之处。[1] 主要病理   高山适应问题主要是由于高海拔地区气压下降,氧分压减少引起肺泡氧分压减 高原反应 少,低血氧。
    氧分压下降引起肺泡气氧分压随之下降,输送到血液中的氧量减少。因此立即引起身体几方面的反应。呼吸频率增加,将更多的空气吸入肺;心搏率和心输出量增加以加大经过肺和身体的动脉血流量;身体逐步增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生成,改善血液输送氧的能力。
  即使进行了这些调整,也不能使新近达到高原的人发挥他正常的生理效能。  曾经测定,在海拔5500米的高度,一个人完成运动的能力只有海平面的53%。 急救治疗   高原反应严重威胁人们生命的健康,我们怎样才能发现并及时就地进行自救互救呢? 高原肺水肿   高原肺水肿是常见的重性高原病,发病率在3%左右。
  一般在4000米以上发生,常在登山后3-48小时急速发病,迟者在3-10天发病。  重要的诱因是寒冷、劳累、抵抗力下降造成呼吸道感染。当出现头疼、胸闷、不同程度地咳嗽(初起干咳,以后有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重者咯粉红色泡末样痰,抢 高原反应 救者将耳朵贴近患者胸壁可听到肺部水泡样呼吸声(医学称湿罗音)。
  此时病人惊恐不安、心慌、口唇面部紫绀,严重者血尿或逐渐神志不清。  严重的肺水肿病情可迅速恶化,数小时内病人昏迷、死亡。   肺水肿的现场急救措施是绝对半卧位休息,两腿下垂,立即充分吸氧,最好是含有50%~70%酒精的氧气,流量6~8升/分;立刻口服呋塞米(速尿)40毫克/日。
  使用速尿可能会出现轻微恶心、腹泻、药疹、视力模糊、直立性眩晕、肌肉痉挛、口渴等,注意开始用量不要过大,根据情况可加至80毫克,2次/日。  硝苯地平减少肺水肿。防治上呼吸道感染可用抗生素加地塞米松4毫克(仅口服一次)。
  烦躁不安时,可用少量镇静剂。注意保暖,严禁大量饮水。经初步急救,病情稳定后,迅速转移至海拔较低处。一旦呼吸、心跳骤停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避免感冒   需要注意的是,在高原地区应尽量避免感冒。
    高原感冒时发烧温度有假象,测体温的温度常会低于实际温度1度,所以易被忽视。呼吸道感染即使很轻微,也可增加发生高原肺水肿的危险性。因此,要加强保暖预防。进入高原后,减少洗澡次数或不洗。
  发现感冒初起症状,立即服用抗感冒药。若两天以后再服抗感冒药,一般已无效。   反复发作高原肺水肿的人为易感者,男性发病比女性多5倍。  如果已经以前发生过肺水肿,我们建议不要再登3000米以上的高山。
   高原脑水肿   是另一种重性高原病,发病急,常在夜间发病;发病率低,但死亡率高。其症状:除早期高原反应外,还有剧烈头疼、呕吐甚至喷射性呕吐;逐渐神志恍惚、定向力差、个别人出现抽搐、大小便失禁,最后嗜睡至昏迷。
    少数人可出现视网膜出血。   以往山友按经验来判断是否发生脑水肿,常采用的方法是让可疑脑水肿的人走直线,来判定其定向力差否。从科学的角度说,此法不可取!发生脑水肿的患者,脑组织已严重缺氧,此时让神志恍惚的人行走,很可能立即摔倒在地昏迷。
  这种加重损伤的检查方法,是要冒风险的。  正确的判断方法是让病人半卧位,嘱其按指令用手指指自己的鼻、耳朵、眼睛等,看其动作能否准确。一旦不能,说明可能发生了脑水肿。   发现脑水肿和昏迷者,要迅速、连续给含5%二氧化碳的氧气直至清醒,清醒后仍间断给氧。
  有条件的应用高渗葡萄糖、甘露醇、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色素C等治疗以减轻脑水肿,促进恢复。  可酌情使用中枢神经兴奋剂如盐酸山梗菜碱(洛贝林)、尼可刹米(可拉明)等。注意水、盐和电解质平衡以及必要的抗感染措施。
  病情稳定后,立即下山,急送医院。 呼吸性硷中毒   在缺氧的环境中,人们会利用加快、加深呼吸来改善缺氧状况,这样就使二氧化碳呼出量增加,导致呼吸性硷中毒。  呼吸性硷中毒不仅使脑血管收缩,还可因此造成意识丧失,引发高原脑水肿。
  预防呼吸性硷中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报纸卷成圆锥状,在锥尖处撕开一个直径1-2厘米的小孔,将圆锥状的报纸紧贴面部,使呼出的气体再度吸回来,也就是将呼出的二氧化碳再次吸回来,改善体内的酸碱度,纠正呼吸性硷中毒。
       面对高原无须勉强   并不是每一个登上高原的人都会出现高原反应,高原反应的发生率、恢复的快慢与个体代偿适应能力有关,个体差异很大,这次没有高原反应的人也未必在下一次登上高原时就没有反应。
  有一些人会每次都发生高原反应,这些人就是高原反应敏感者或高度易发者。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高原反应并不是可以通过反复锻炼就可以克服的。所以,为了保证身体健康,建议高原反应易发者不要继续登达这么高的地区,在低海拔地区健身登山一样能陶冶情操和锻炼身体。
   。

2011-04-07

35 0

提前服用红景天,坚持锻炼,不要剧烈运动,路程远,如果自驾建议备上氧气袋,我也准备去呢。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热点搜索 换一换

娱乐休闲
度假旅游
明星
音乐
电影
动漫
宠物
谜语
花鸟鱼虫
摄影摄像
脑筋急转弯
收藏
其它
电视
星座/运势
幽默滑稽
度假旅游
度假旅游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