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格纳追求的综合艺术是怎样的?
瓦格纳(Richard Wagner, 1813—1883)是 19 世纪下。叶影响最大,引起争议也最大的浪漫主义作曲家。他不仅把德国浪 漫主义歌剧发展至顶峰,同时以综合艺术的理想对传统歌剧进行
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改革。
瓦格纳生于德国莱比锡,童年时,他的继父培养了他对艺术 的兴趣,14岁时在音乐会上第一次听到贝多芬的交响曲,深受启发,决心投身音乐事业。他曾师从圣托马斯教堂唱诗班指挥和作
曲家魏因里希学习了半年和声和复调对位法。 他20岁时放弃莱 比锡大学的学习,先后在一些小歌剧院当合唱队长和指挥,并开 始创作。歌剧《黎恩济》和《漂泊的荷兰人》于40年代初在德
累斯顿上演成功,使他结...全部
瓦格纳(Richard Wagner, 1813—1883)是 19 世纪下。叶影响最大,引起争议也最大的浪漫主义作曲家。他不仅把德国浪 漫主义歌剧发展至顶峰,同时以综合艺术的理想对传统歌剧进行
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改革。
瓦格纳生于德国莱比锡,童年时,他的继父培养了他对艺术 的兴趣,14岁时在音乐会上第一次听到贝多芬的交响曲,深受启发,决心投身音乐事业。他曾师从圣托马斯教堂唱诗班指挥和作
曲家魏因里希学习了半年和声和复调对位法。
他20岁时放弃莱 比锡大学的学习,先后在一些小歌剧院当合唱队长和指挥,并开 始创作。歌剧《黎恩济》和《漂泊的荷兰人》于40年代初在德
累斯顿上演成功,使他结束了动荡的生活,获得萨克森国王宫廷 指挥的任命。
从《漂泊的荷兰人》起,瓦格纳就开始了他歌剧改 革的历程。在德累斯顿期间他又先后创作了《汤豪塞》和《罗恩
格林》,使德国浪漫主义歌剧走向巅峰。1849年他满怀激情参加 德累斯顿的革命运动,革命失败后遭通缉,流亡瑞士的苏黎世。
他总结自己的歌剧创作实践,对歌剧改革进行理论上的深入反
思,撰写了《艺术与革命》、《未来的艺术作品》、《歌剧与戏剧》 等论著,并着手把他的理论付诸实践。50年代后,他受到叔本华 的影响,哲学观念和信仰发生变化。
1862年他获得赦免,重返祖
国,但婚姻、经济、艺术改革都陷入困境。在崇拜瓦格纳音乐的 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的大力资助下,他的歌剧改革的宿愿 才有希望开始得以实现,1874年最终建成了专门上演他的“乐
剧”的拜罗伊特节日剧院。
瓦格纳毕生不屈不挠地进行歌剧改革的努力,他力图创立一 种新型的歌剧,完美地实现浪漫主义综合艺术的理想。他把自己 的歌剧称为“乐剧”(MusiC
drama)。他认为,乐剧是一种戏剧、 诗歌、音乐高度融合的体裁,其中戏剧是最终目的,音乐只是手 段。
乐剧中诗的基础应是民间幻想创造出来的神话、传说,因为 它们表现的是永恒与不朽。音乐形式不应再像传统歌剧那样,采
用割裂戏剧的分曲结构(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而应 成为连续不断的整体。他发展了一种咏叙性的“无终旋律”。
交 响乐队是乐剧音乐统一的重要支柱,在交响性的音乐中,主导动
机象征着人物、情感、思想,而声乐旋律只是音乐织体中的一个 声部。瓦格纳的半音和声不仅为音乐的连续性和炽热情感的表现提供了基础,而且把欧洲大小调体系的和声推到了崩溃的边缘。
充分体现了瓦格纳乐剧观点的作品是《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和 《尼泊龙根的指环》(包括四部剧:《莱茵的黄金》、《女武神》、《齐格 弗里德》和《神界的黄昏》),他的重要作品还有《名歌手》和
《帕西发尔》。
收起